项羽英雄传:不求天长地久,因为曾经拥有!

图片发自App


项羽,一个标准的高富帅,项家世世代代都是楚国高级将领,他爷爷项燕曾经作为楚军统帅,领兵与秦国王翦带领的60万秦军对峙,兵败后死于乱军之中。

随之楚国也被灭国,他的叔叔项梁带着他流落到吴越一带。

高富帅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不爱学习,项羽也不例外。

项梁教项羽读书写字,他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就不学了。

项梁教项羽练剑,他学了三招儿就不学了。

项梁怒了,斥责他说:这也不学,那也不学,我看你都忘了亡国之恨了吧!

项羽不以为然地笑笑说:读书,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练剑,只能打过一个人。这些都太小儿科了,要学我就学万人敌的本领!

自古英雄出少年,可见项羽从小就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舞文弄墨的酸腐文人和有勇无谋的赳赳武夫,都入不了他项大公子的法眼。

项羽要学的是兵法,他要指挥千军万马攻城略地,重现自己祖先的王者荣耀。

项梁作为将门子弟,当然满腹韬略,他就开始教项羽排兵布阵、行军打仗之法,项羽学了之后非常高兴,整天废寝忘食、夜不能寐,比孙猴子学七十二般变化还兴奋。

可惜他当时年幼,再加上平日叔父的惯纵,心高气傲的项羽学了一段时间兵法,觉得够用了,就不肯再努力了。

中国兵法博大精深,不下硬功夫是不能学到精髓的,项羽只学到了统领军马打江山,却忽视了纵横捭阖守江山,他的军事素养是不圆满的,是残缺的。

平时多流汗多流泪,战时才能少流血。项羽的偷懒,为他日后乌江自刎埋下了祸根,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的话,他真应该好好学学韩信苦读兵书的精神。

当然,一个没落的贵族子弟,一个饭都吃不饱的贫寒学子,要求他们做到同样的努力拼搏,那也是很难的。

也许他们的出身,已经决定了日后楚汉相争的胜败。

但悲情更能打动人心,相比于韩信,项羽成为后世更多人眼中的英雄。

人生起伏得失,谁又能料得到呢?


项羽在成名之前有三奇,奇志,奇力,奇才。

先说奇志,立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只有确定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有动力和信心。

项羽就是胸怀大志的好男儿,他的目标不是苟且偷生,而是星辰大海。

秦始皇巡视会稽郡过浙江时,项羽和项梁作为吃瓜群众前去围观,项羽竟然指着秦始皇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

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巴,你别乱说,要被灭族的。此后他对项羽刮目相看。

再说奇力,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

当时一尺大概相当于现在24厘米,八尺也就是1米9多,放到现在也是鹤立鸡群的大高个,去参加NBA比赛都没问题。

力能扛鼎,起码有200多斤的臂力,分明是个大力士,参加举重比赛或许可以拿冠军。

最后说奇才,才气不像志向,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幼儿园小朋友说我长大了要吃遍全世界的巧克力;也不像力气,有具体的衡量标准,能举碗的力气小,能举鼎的自然力大无穷。

才气的判断标准带走较强的主观性,比如每个母亲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全世界最聪明的孩子,但实际上不可能每个人都是才子。

但项羽确实是有奇才,证据就是当时吴中地区的年轻人都很惧怕他。爱上一个人有很多理由,怕一个人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他比你厉害,项羽比其他年轻人厉害,他们才会惧怕他。对于才气来说,这应该是最客观的评判标准了。

世界上的英雄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英雄造时势,像陈胜吴广之类的,他们敢为天下先,善于造势;第二种是时势造英雄,项羽就属于此类,上天赐予他奇志、奇力、奇才,就等着乘势而上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你善于等待,总会找到自己闪光的契机。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后,各地掀起了一场风起云涌的反秦大起义,一直潜龙在渊的项羽终于等来了他飞龙在天的时机。

项梁带着项羽杀了意图起义的会稽郡守殷通,占领了会稽郡,收罗了八千江东精英子弟,成为滚滚狼烟中的一路诸侯。

项氏叔侄起兵后,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为笼络人心,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的楚王,也称之为楚怀王,扛起了复楚灭秦的大旗。

这样他们不但师出有名,而且也得到了故楚百姓的拥护,其他起义军也都甘愿由他们节制,包括当时的沛公刘邦,可以称得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对阵秦军打了几次胜仗后,楚君统帅项梁开始变得骄傲轻敌,结果被秦军名将章邯领兵攻破定陶,项梁战死,项羽和刘邦被派出去攻打陈留,才侥幸躲过一难。

项梁之死打乱了反秦起义军的力量格局,从此之后,楚怀王成为名义上的楚军统帅,但实际上处于群龙无首的态势,为日后项羽和刘邦的各自崛起埋下了战略伏笔。

这当然也是项羽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他开始真正独挡一面,成为八千江东子弟的实际头领,悄然完成了从普通将领到统帅的身份转变。

不过事有利弊,项羽从此也失去了一位绝佳的人生导师,他这时二十多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敢闯敢拼会打,但人生经验匮乏,没有经历过人生苦难的捶打,打下的江山守不住,最终败给了社会老油条刘邦。

这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必然,一直很顺的人自然会骄傲自大,刚愎自用、目中无人,早晚会栽跟头,只不过项羽跟头栽得有点儿大,他自刎了,就算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也没有翻盘的机会。

所以人生不怕失败,怕的是失败之后却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项梁死后,原来他手下的谋士宋义因为成功预测了项梁骄兵必败,而得到楚怀王的赏识,被任命为上将军,项羽为裨将封鲁公,归宋义节制。

叔父尸骨未寒,他的位置就被原来的小参谋宋义给取代了,等于把自己叔侄二人合力打下的地盘拱手相让,项羽这时候一定特别恨两个人。

第一个是楚怀王,他忘记了项氏家族的推举之恩,将本来属于自己的位置当礼物送给别人。

第二个是宋义,他忘记了项氏家族的收留之恩,对于楚怀王的赏识顺水推舟,反客为主吞并了项家军。

这里就为他们二人日后被杀埋下了祸根,可以说他们是项梁的陪葬品。

此时秦将章邯以为楚地已经平定,就帅40万秦军主力将赵王歇围困在巨鹿。可见这时章邯犯了轻敌的毛病,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继续追击楚军余部,从而给了楚军卷土重来的机会,导致自己最终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轻敌是为将者的最大祸患,项梁死于此,章邯败于此,后世还将有无数的人牺牲于此。

赵王被围后向各路起义军发出求救信,楚怀王就派宋义、项羽、范增领兵数万前去救援。


楚军走到安阳后连续四十六天止步不前,项羽向宋义请求出兵,想和赵军里应外合击溃秦军。


宋义却动起了军阀典型的保存实力的小九九,反对进攻秦军,而是希望赵秦两败俱伤后获取渔翁之利,还下令谁再主张出兵就杀无赦。


项羽认为赵弱秦强,没有援兵的话赵军必败,到时候再以区区数万楚军进攻新胜的四十万秦军,想获胜的话必将势必登天还难。


况且这时候楚军远征而来,军需粮草供应不上,难以与秦军长期对峙,要想获胜必须速战速决。


此外,宋义虽然有点儿小谋略,但个人品质低劣,在楚军缺衣少食的情况下,还假公济私摆酒宴,送自己的儿子宋襄前去齐国担任宰相,可谓典型的“有才无德”。


项羽向自己的将士分析了当时的战争格局,痛斥了宋义的不仁不义,得到了将士们的一致拥护,做好了兵变前的思想动员工作。


随后,项羽借早上参见宋义的机会杀死了他,向将领们宣称宋义勾结齐国背叛楚国,自己奉楚怀王的命令杀死宋义。


众将领本来就对宋义怨言颇多,又被项羽的神威震慑,都说诛灭宋义是正义之举,还一致推选项羽为代上将军。


楚怀王知道这件事后也就顺水推舟,正式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其他两只楚军也归他统制。


项羽诛杀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显示出了他卓越的战略分析能力和军事动员能力,这说明他不是有勇无谋的一介武夫,而是富有文韬武略的优秀军事将领。


他开始真正站到群星逐鹿的舞台中心,成为秦末农民战争中的荣耀王者,用自己的胆略上演一出可歌可泣的宏伟史诗,像一颗流星,在历史的天空留下一段横贯苍穹的轨迹。



项羽夺取兵权后,立即派英布和蒲将军带两万楚军渡河援助巨鹿的赵军,借以试探秦军的虚实,为楚军主力进击秦军打前站。


英布和蒲将军同秦军接触后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证明秦军并非不可战胜。这才使项羽下了与秦军主力决战的决心,他帅楚军主力过河,然后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干粮急攻巨鹿,以示拼死决战的信心。


楚军先切断秦军的粮道,然后包围了王离带领的秦军,九战九胜,最后大破秦军,俘虏了王离。


当时其他援赵诸侯不敢与秦军交战,都在营垒上观战,等项羽获胜后召见他们,各诸侯进入项羽的辕门后都跪着爬进大帐,不敢朝上仰视,可见楚军军威之盛,项羽威望之高。


此后各路诸侯都归项羽节制,他成为事实上的反秦义军总司令。


随后项羽领兵多次进攻章邯率领的秦军并取得胜利,用巨大的战略优势迫使章邯投降,彻底瓦解了秦王朝的主要军事力量,敲响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的丧钟。


在项羽领兵与秦军激战的同时,另一只由刘邦率领的楚军攻破武关,先期进入关中,屯军霸上。


项羽本想击溃刘邦的军队,却在鸿门宴上阴差阳错地放了刘邦,之后他自封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诸侯,将易守难攻、物产丰饶的巴蜀封于刘邦,将天下金汤的关中地区分封给三个秦朝降将,自己去回到故乡定都彭城。


至此,项羽在战略上犯了根本性的大错误,与刘邦相比,已经失去了抢夺天下的先机,后面楚汉相争的胜负只是战术意义上的,项羽在分封诸侯时就已经定下败局了。


第一失策,将刘邦分封到巴蜀作汉王。在灭秦战争中,刘邦是仅次于项羽的第二大功臣,可谓项羽争夺天下的最有力竞争对手,因此项羽应该尽一切力量削弱刘邦的势力。


他却将刘邦分封到巴蜀这一战略要地,那里地势易守难攻,同时物产丰饶,人口众多,实际上可算作是小一号的关中平原。


这为日后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取关中平埋下了伏笔。


第二失策,放弃关中平原,定都彭城。秦汉时期,关中平原的生产力在全国处于顶尖水平,彭城虽然地处中原地区,但综合经济实力与关中平原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特别是关中有地势之利,易守难攻,秦汉之后的历代大一统王朝,如隋唐都定都长安,是有其内在必要性的。


反观彭城,虽然也是战略要地,但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四战之地,四周无险可守,敌人可以从四面八方攻击它,只适合重兵把守以震慑四方,根本不适合当做国之根本的国都,项羽之后,鲜有王朝将彭城做为国都。


此后项羽在彭城常常腹背受敌,顾此失彼,将士都疲于奔命,不能不说这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刘邦有了巴蜀和关中做根据地,有了稳固的大后方,只需兵出函谷关即可,基本上避免了两面受敌甚至四面受敌的战略困境,虽然多次被项羽打得全军溃败,可很快就能东山再起,不断消耗项羽的有生力量,最终在垓下之战中一举击溃西楚霸王,建立大汉王朝。


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顶尖英雄,可与刘邦相比,他胜在个人勇猛和领兵打仗,却败在了个性上犹豫不决、定都战略失误、用人识人不当、缺乏众横捭阖之计等方面,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只能被后人感慨叹息。


项羽是一个贵族子弟,拥有许多人不具备的深厚家世,也曾经独霸天下,荣登首富之位,可最后在覆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辛辛苦苦打下的大好江山,也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


他像一颗流星从天空划过,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光辉痕迹,虽然短暂,却极璀璨。

你可能感兴趣的:(项羽英雄传:不求天长地久,因为曾经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