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光《看不见的城市》

接触到卡尔维诺的作品还是听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在北京深秋夜晚的街头,在满是疲惫人群和PM2.5口罩的6号线上,听他一边用浓重的港台腔感慨北京的雾霾,一边讲述这本结构精巧天马行空的《看不见的城市》。书中讲述了66个或荒诞诡谲,或脑洞大开的城市寓言,你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任何一座书中的城市,却又能在书中看到很多城市的影子。阅读的过程有点类似看美剧《黑镜》,你知道那一切都不是真的,像梦境的折射,是前卫的想象,但你对描述里的场景又都是轻车熟路的,不经意间就会邂逅一整个段落的共鸣。

比如有这样一座城市,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地标性的建筑,有的只是连绵不断的城市带,每一条街道都是一样的,就像是由无数城市组成的荒原,从城市的一点到达另一点需要乘坐飞机,两点之间唯一的区别是机场的名字,走出机场都是一样的。虽然以故事的背景来看,整本书差不多是马可波罗对忽必烈的一份长篇述职报告,所有城市的形象都是架构在马可波罗与大汗的对话之上,以当时的时代背景也不太可能有飞机场,但听到这段讲述的人不会再在意时空上的逻辑性,只会直观映射到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特别是频繁出差的人会有更深的感触,如今的城市规划和大众建筑审美特别擅长抹除个性,一样的车水马龙,雷同的锦绣繁华,感觉所有的城市走出机场都是一样的,走到什么地方好像都没有走远。

再比如有一座能满足所有人欲望的城市,路过的商贾可以在这里买到切割精美的红玛瑙、巧夺天工的孔雀石,这座城市充斥着辛苦工作的人们,人们不停劳作生产能够满足欲望的东西,也辛勤工作去消费那些能满足他们自己欲望的东西,卡尔维诺说,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以自己的劳动为他们的欲望赋予了形式,也以他们的欲望,为他们的劳动赋予了形式,这不就是消费社会里每个现代人的原型么。

张爱玲说,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很多都是二手的,旅行也是如此,我们在到达一个城市之前,已经从攻略里,从书籍电影里得到了太多关于它的描述。书中也有这样一座充满格言的城市,城市里的每一个建筑,每一条街道都有一条格言做备注,来到这座城市的人,离开的时候会忘记亲眼所见的风景,留在脑海里的都是对这座城市的描述,多像我们现在的旅行,或者准确点说是旅游,回忆起去过的地方,巴黎是浪漫的,纽约是现代的,我们到过的远方,更多是用符号和描述构造起来的。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在旅行的时候阅读的书,既然到哪里都是一样的,都是不同符号的堆砌,那我们为什么要旅行呢?正如马可波罗说的“旅行的时候,你会发觉城市是没有差异的,每个城看起来就像任何一个城,它们互相调换形状、秩序和距离,不定形的风尘侵入大陆,你的地图却保存了它们的不同点:不同性质的组合,就像名字的笔画。”所有没到达的远方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只有你的到达会让它特别,越是那些标志性的建筑和攻略里的必去TOP5,旅程结束后反而印象越浅,深刻的是我们在那里度过的辰光和很多次不一样的体验。有时,也许只是海边的一片夕阳,也许只是露台上的漫天星光。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一座城市,无论你往返多少次,你到过的那座城都不再存在了,每一次的经历是崭新的,我想一部分旅行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吧,那个只存在过一次的地方,因我的经过而存在了。

去的地方越多,就会发现拥有的越少,就会发现我们所拥有的世界有多狭小,也会对自己所来之处、对自己的故乡有了更多的体谅。我们身处看不见的城市,永远在路上,对远方总是好奇,但却无法真的抵达,因为心,总比远方更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崔立光《看不见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