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确实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我想没有人对此有什么意见。在各大互联网公司过冬和转型的同时,我觉得对互联网行业的反思不应该只是大佬和公知们的专利,每一个人,都应该想一想这个话题—这也才符合互联网精神。我在中美两地作为从业者和早期用户也有许多观察,愿意和大家分享探讨一下。
“不忘初心”,互联网是一个全世界信息共享的平台,每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即使你是一条狗也没人知道[1]。从一开始,互联网就自带理想主义情结,强调信息的开放性,而不是成为少数大公司攫取商业利益的工具。2014年的纪录片<互联网之子>[2] Aaron Swartz反映了互联网的创造者,以生命维护互联网初心的事迹。在此,我也向Aaron再次致敬并怀念。
Aaron之死似乎暗示者一个分水岭,尽管还有暗网[3]的大量地下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成为各大商业利益的逐鹿场和政府的跑马地,即使是暗网孵化的比特币和区块链也未能幸免。隐私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
所有的巨头公司,Google、Facebook、Amazon、Netflix等等,无一不是新世纪商业教科书的案例,打着互联网信息共享的旗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击败了传统的商业巨头,完成了互联网的上半场。它们以资本主义自18世纪以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垄断。从前需要三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百年苦心经营才能做到的规模,现在只要十年五年甚至两三年就可以“烧”到。然后呢?
无论互联网公司怎样摆出相别于传统公司的高尚形象,嘴上说者"Don't Be Evil"——不作恶[4],垄断本身其实就是作恶。掩耳盗铃罢了。
首先是遏制创新,垄断公司以高利润高薪“养”着各国人才。想创业?招不到人。垄断公司以资本手段"buy and kill"创新公司,以维护垄断地位,千秋万代。互联网的上半场,其实主要做的是用争夺获客阶段,用互联网的话说叫流量获取——利用互联网强大的触达能力,和强大的烧钱资金给用户返利的方式,垄断了客源,又叫流量,或者某些行业垂涎的(用户)数据。垄断以后,首先返利就悄无声息的停止了。公司上市了当然有盈利压力,流量也随着为了盈利报表的提价一路飙升,各行业叫苦不迭。
激烈竞争下的互联网企业,还有继续优化生产环节,提升用户服务水平的动力。在这一点上,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其实比美国做得更好,而美国的互联网企业,点名以亚马逊为代表,其服务水平,相比几年前确实是有所下降的。
虽然互联网行业对海盗模型、黑客增长如数家珍,停留在申请页面阶段的A/B测试,还是显得那么的小儿科。即使是领英这样的growth教科书中的公司,连个搜索匹配、精准投送也做不好。亚马逊老板贝索斯Bezos说:传统企业只能用30%的资源做产品,70%去吆喝(做营销),而互联网企业可以反过来用70%的资源做产品,但是事实上,垄断互联网企业并没有动力把产品做得更好,而是用70%的资源去用获客能力收割其它行业去了。
另一方面,粗放型的互联网垄断企业多是技术出身,缺乏深入整合甚至重塑一个行业的能力。相比之下,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比如互金的民营企业们,在不得已情况下,在政策和行业的夹缝中寻求生存发展,一方面需要覆盖此前行业未曾覆盖的人群,另一方面因此需要对大量处理低质量用户数据,所以客观上也催生了新的行业经验和新一代大数据技术,包括分布式数据库比如TiDB,和流式处理技术,在国内的兴起。另一个中国已经大规模行动的领域就是所谓“新零售”。“新零售”是互联网垄断线上获客端后的一个重新发掘线下的机会,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技术,以及实时大数据处理技术,把线上线下用户数据打通,其本质还在争夺客户。
传统企业似乎认为互联网的好处就是“用户体验”,所以把精力放在无人售货这样的噱头上。其实互联网的用户体验真的好吗?现在很多人都得颈椎病吧?无人售货只是说,大家在线下买东西最常抱怨的,是又蠢又笨又胖又啰嗦脸色还难看的收银员——态度良好的美女收银员是不会有人抱怨的,然而作为“低端”职位通常不大会有美女。机器人也是个噱头,一开始大家图个新奇。这股子劲儿一过去,我都能想象国内用户扯着嗓子对天喊——“服务员!”——的样子。
人都渴望得到具有人性的服务。现在很多一线低端的服务,往往由于成本问题,没有”人性“!谁不想得到哈罗德百货公司英国管家式的VIP服务体验呢?传统的英国管家彬彬有礼,体贴入微,可是一次服务不了太多人。这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处理带宽的问题。现在给他配上以实时的用户和货品数据处理能力,他的服务能力会大大增强。这样的增强型用户体验(Augmented User Experience),有谁能拒绝?这其实也给惴惴不安于被机器人替代的未来就业者们一个明确的指引:要么培养你的创造力,要么培养你的人性,至少要比机器人的微笑更有温度。
所以互联网的下半场是要把人做的和机器做的,分开——获客、留存、召回等本质上就是客服,是需要人性化服务的。互联网只是一个界面和手段,并且收集提供过程数据,各服务的核心节点应该是人。自动化只会在某个环节,或者子流程里完成,就好像程序里的一个函数,而函数的输入参数,需要人的参与,函数的输出,也是由人来消费,虽然这个人也许没有意识到。
再延展开去,二次工业革命洗礼后的各行各业,由于其复杂程度大大增加,产生了很多细分行业和专业。专业的工作流程在过去两三百年的时间,虽然有演进,但是基本上都是越来越细的分工。这造成了很多问题,效率低都是其次,最大的问题我认为在于行业的隔阂。比如西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感觉心脏不舒服,那么心血管科和神经外科的医生,各有各的说法。那么为什么没有了解所有医学学科的神医呢?我理解,人体实在是太复杂了。美国医学院的学生要自己背着助学贷款,读到将近三十岁,才能把具备行医资格的知识勉强学完。那么为什么医生需要真的死记硬背那么多医学名词和概念呢?能不能去研究学习人体的总架构和机理,把知识点大量的记忆交给机器,在学习和临床上辅助我们的医生呢?
这就需要对知识管理的方式进行改造,因此教育也必然会被改造,特别是那些以记忆知识点为主要方式的教育体系和行业教育。后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应该是一个书架子,知道知识放在哪里,怎么打破行业边界,融会贯通。人工智能现在炙手可热,科幻电影般的未来生活也许会到来,我也非常肯定这一轮的进步,但是本质上人工智能的价值不仅在于高效处理大量数据,而且为很多的知识节点“孤岛”以深度学习这样的“暴力”计算方式打通了路径,推动各行业知识树的整合。
不难理解,很多行业的流程因此也会被改造:工业首当其冲,即工业4.0[4];金融行业经过十多年的跌宕起伏,正处在间歇性低谷;教育刚刚开始;医疗行业本身很重很复杂,有了些皮毛的电子病例;甚至政府行政机关也开始改造了,中国现在大力推动的数字中国建设其实是全面领先的——你仔细看看各行业的办事人员,无论中国美国,撇开服务态度不谈,其工作之机械,简直是令人发指。后互联网时代人机结合以后,很难想象那么多板着脸的办事员还能找到工作。
我当然不排除狭义上的,关于信息传播本身的,互联网行业,比如微信这样的产品,会进一步做精,体验更好。可是我认为互联网的下半场,应该继承互联网上半场的以人为本,更加脚踏实地的进一步改造并融合各行业的知识和流程管理,以效率的提高为起点,释放人们的创造力,回归人性;从一个占据人们大量时间的界面产业的现状,变得越来越看不见,甚至摸不着:即使你看不见,它也存在[4]。
历史当然是曲折的,可是它滚滚而去的方向不是各行业既得利益者能够一直守得住的。前方就是我经常憧憬的,互联网的田园时光。
方亮 2019元月于圣荷西
Reference
[1] Peter Steiner, published on the New Yorker, on July 5, 1993.
[2] The Internet's Own Boy: The Story of Aaron Swartz, takepart, http://www.takepart.com/internets-own-boy/
[3] The Dark Net: Inside the Digital Underworld, Jamie Bartlett,
[4] 张小龙,“因为看见,所有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