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1

                      叶利钦为何在1999年突然让位于普京

1999年的最后一天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突然向全世界宣布了两件事:一件是他决定辞去总统之位,另一件是他指定由普京接替自己的位置。现在看来这是叶利钦一生中难得的英明决定,然而在当时这是一个震惊世界的举动。众所周知瓦解苏联从而成功登上俄罗斯总统的宝座,在这一过程中他也曾有过极为凶险的经历:苏联解体前夕的八一九政变中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曾派兵包围了叶利钦所在的白宫(这里的白宫是指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办公地点,不是指的美国白宫)。

当时的局面是街上的亚纳耶夫和楼里的叶利钦狭路对峙。这时的叶利钦手里没兵,也没坦克和战车,但他获得了莫斯科市民的支持,于是他走出大楼爬上一辆坦克向围在街上的士兵和市民们发表了一场演说。就是这场演说使叶利钦掌握了主动权,从而奠定了他日后在俄罗斯政坛的地位。这无疑是叶利钦人生中的巅峰时刻,然而另一方面这也是极为凶险的时刻。叶利钦上位前的奋斗历程不可谓不辛苦,甚至可以说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那么叶利钦冒着巨大的危险换来的权力又怎么甘心轻易放弃呢?

事实上叶利钦的确是有极强的权力欲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政治改革的重大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当时的议会试图限制作为总统的叶利钦的权力。1993年6月5日叶利钦召开制宪会议,想绕过议会强行通过关于在俄罗斯建立总统制的新宪法草案,这一举动遭到了议会的抵制。1993年10月3日叶利钦在矛盾激化后派出坦克和装甲车包围了白宫:有时事情就这么戏剧化——当年叶利钦被亚纳耶夫围困在白宫,如今他把议员们围困在白宫。

和当年的对峙所不同的是:这次两派对立人马发生了流血冲突。要知道叶利钦是通过把自己打扮成自由民主人士抨击苏联僵化保守的体制而得以上位的,可如今他的所作所为使人们意识到叶利钦实际上是一个权力欲极盛的独断专行人物。那么这么一个醉心痴迷于权力的人为什么会主动让位给普京呢?要知道此时的叶利钦不仅大权在握,更有两年的任期还没走完,这意味着叶利钦在此时让位是真正的“急流勇退”。

权力欲望极其强烈的叶利钦选择在此时急流勇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客观形势所迫。究竟是什么样的客观形势迫使叶利钦拱手让出得来不易的权力呢?主要是四个方面的不理想:国家经济形势的不理想、国家政治形势的不理想、国家外交环境的不理想以及个人身体状况的不理想。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丧失了苏联时代的超级大国地位,为此叶利钦承诺用一个富裕、强大、民主的俄罗斯作为回报,然而现实却令俄罗斯人不由得深感失望。

俄罗斯联邦作为前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在继承了苏联丰厚的遗产的同时也继承了苏联遗留的问题一大堆半死不活的企业外加1万亿卢布内债和1200亿美元外债让以总统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领导层寝食难安,因为他们深知: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就是被生活迟迟得不到改善的人民群众所抛弃,那么如果新的俄罗斯政府无法破解面临的经济困境将极有可能再次被人民所抛弃。叶利钦自己对经济所知甚少,所以他只能充分依赖懂点经济学的幕僚班子。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年仅35岁的盖达尔被叶利钦破格提拔为政府总理,而身为政府总理的盖达尔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领导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在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的休克疗法启发下盖达尔为俄罗斯制定了一套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1992年初由盖达尔主导的俄罗斯版休克疗法改革在俄罗斯全盘铺开,这几乎完全秉承了萨克斯休克疗法的模式。1992年1月2日休克疗法的第一步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放开物价开始正式实施:俄罗斯在全国范围内解除了80%的批发价格和90%的零售价格的国家管制。

苏联时代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面包、牛奶、鸡蛋、猪肉、伏特加等生活物资的相对匮乏,以致于苏联人通常都要排上好几个小时的队才能买到自己所需的商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物资匮乏状态并没立刻得到缓解。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按说在物资匮乏的状态下各种物资的价格都会很高,然而苏联时代通过行政手段的方式始终压抑着物价的上涨。叶利钦政府放开价格之后的一个月内俄罗斯的商品零售价上涨了3.5倍,出厂价上涨了5倍。

由于俄罗斯在农业和轻工业上的相对签发的,所以俄罗斯所生产的生活日用品在质量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随着市场自由化的推进使质量更好的西方产品大规模涌入俄罗斯,俄罗斯的民族企业则大受打击。与此同时对收入增长的限制也被取消:公职人员的工资提高了90%,退休人员补助金提高到每月900卢布,家庭补助、失业救济金也随之水涨船高。物价放开也并非没好处:购物长队不见了,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习惯了凭票供应排长队的俄罗斯人仿佛看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

可没过多久物价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扶摇直上:1992年4月份的消费品价格比1991年12月上涨了65倍。政府原想通过国营商店平抑物价,不料黑市商贩与国营商店职工沆瀣一气将商品转手倒卖以牟取暴利,至此市场秩序乱成一锅粥。由于燃料、原料价格过早放开导致企业生产成本骤增,到了6月份工业品批发价格上涨14倍,如此高价令买家望而生畏,消费市场持续低迷,需求不旺反过来抑制了供给,企业纷纷压缩生产,市场供求进入了死循环。

面对如此危急情况休克疗法走出了第二步棋:财政改革和大规模推行私有化同时进行。在财政改革上财政、货币“双紧”政策与物价改革几乎同步出台。然而这次叶利钦政府再次失算:由于税负过重,致使企业生产进一步萎缩,失业人数激增,政府不得不加大救济补贴和直接投资,财政赤字不降反升。紧缩信贷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企业间相互拖欠,三角债日益严重。政府被迫放松银根,1992年增发货币18万亿卢布,这是1991年发行量的20倍。

货币的增发进一步导致卢布币值下降和物价上涨,居民存款开始大幅缩水,正是在这一时期许多俄罗斯家庭失去了自己此前奋斗半辈子的积蓄,同时企业生产的萎缩使裁员成为各企业摆脱危机的常用手段,一时间俄罗斯失业人口激增。由于此前的存款缩水而失业后又失去了生活来源,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家庭陷入生活困境之中。这时主导俄罗斯经济的总理盖达尔认为:休克疗法改革的前两步之所以未能取得成效的根源在于继承自苏联时代的国有企业不是市场化的主体。

在这种分析之下他为俄罗斯经济开出的药方是加速私有化进程,为此政府曾一度采用将继承自苏联时代的国有企业无偿赠送的方式加以解决。在上世纪90年代大多数俄罗斯人学会的第一个商务英语单词是:证券。当时俄罗斯的国有财产总值的1/3约为1.5万亿卢布,刚好当时的人口也是1.5亿。在苏联时代国有财产属于全体国民所有,但由政府实际掌握运作,如今俄罗斯为加速私有化进程而将理论上属于全体国民所有的国有资产无偿分配给每个俄罗斯公民。

于是当时每个俄罗斯公民都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可以凭证自由购股。1992年10月1日这种证券开始正式发行,此举标志着俄罗斯经济私有化进程的正式启动。按理说每个俄罗斯公民手里凭空多出1万卢布的资产应该高兴才对,然而由于上文提到的俄罗斯货币改革的失败此时的1万卢布实际上只能买到一双皮鞋。在俄罗斯的私有化进程中大批国有企业落入特权阶层和暴发户手中,他们最关心的并不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是尽快转手盈利,职工既领不到股息,又无权参与决策。

由于因为老板根本不想真正长期经营企业,而是将股权转手变现,而职工又无法从企业经营中获得收益,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从老板到职工无人过问生产经营,企业效益每况愈下。到1992年12月盖达尔政府解散。盖达尔政府解散也标志着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失败。休克疗法的失败使俄罗斯的GDP几乎减少了一半,苏联时代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GDP总量变成只有美国的1/10并被日、德、英、法等国超越。与此同时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与此同时外国投资不愿进入俄罗斯,俄罗斯所吸收的外资总额累积只有115亿美元。俄罗斯科技开发支出全面减少,投资不足,对创新重视不够,使得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和质量竞争力的产品越来越少,特别是在民用科技产品市场上受到外国竞争对手的排挤,俄罗斯产品还占不到1%的份额。而苏联时代引以为豪的军工产业也由于缺乏足够的研发经费而不得不自废武功:苏联时代曾一共建造过九艘航母,然而俄罗斯最终只保留了“库兹涅佐夫”号这一艘。

面对存款缩水和失业双重打击的俄罗斯家庭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到2000年为止俄罗斯人的货币收入总量不足美国人的10%,健康状况和平均寿命也呈下降趋势。根据当时国际经济学界的普遍分析:如果俄罗斯GDP每年保持8%的增长速度需要15年时间才能使自己的人均GDP生产达到葡萄牙或西班牙这样的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事实上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之外,休克疗法的失败对俄罗斯整个经济体制乃至社会体系的深刻影响远远比其执行时间更为长久。

甚至可以说今天的俄罗斯也并没完全走出来休克疗法的阴影。在休克疗法带来的遗留问题中最为显著的当属影子经济现象的蔓延——所谓影子经济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灰色经济——这是指在形式上符合法律规范的经济活动,只不过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为逃避税收和监管而未纳入正式统计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二是褐色经济——这是指与获得和转让“黑钱”有关的虚报、侵占、盗窃、投机与各种形式的欺诈舞弊;三是黑色经济——这是指法律严格禁止的各种类型的经济犯罪活动。

在俄罗斯私有化改革的初期曾一度认为:影子经济的泛滥是由苏联体制中固有的缺陷引起的,随着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自由化和私有化的完善可以消除这些缺陷。然而事实却是在休克疗法过程中影子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膨胀:在俄罗斯改革的最初四年内影子经济占俄罗斯GDP的比重增长了45倍,甚至一度出现几乎在谈到任何一家俄罗斯企业时都很难说没从事过非法活动。到1999年叶利钦卸任时俄罗斯经济几乎完全被七大寡头操纵,甚至就连普京的上台也事先征求过这些人的意见。

由此可见叶利钦时代的经济形势是不理想的,那么叶利钦时代的国家政治形势呢?事实上我们已提到一点就是寡头集团对国家政治的干预。除此之外总统叶利钦和议会的博弈也造成了当时俄罗斯政局的混乱。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成为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接下来俄罗斯需要按西方模式对自己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然而西方各国的政治体制也并不完全一样,那么俄罗斯到底该学哪家呢?叶利钦主张学习权力更为集中的总统制,议会则主张学习议会共和制度。

1993年6月5日叶利钦召开制宪会议。俄罗斯杜马(议会)的议长哈斯布拉夫早就对叶利钦的休克疗法不满了,所以趁机提出旨在限制总统权力的议会共和制方案。1993年10月3日叶利钦派出坦克和装甲车包围了白宫,由此引发了政府军和支持议会的民众之间长达10小时的对峙。在此过程中政府军还曾对支持议会的民众开火,由此造成187人死亡、437人受伤。叶利钦和议会的博弈交锋刚过去没多久又遇上了一个大麻烦: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车臣宣布独立。

1994年12月俄军兵分三路攻入车臣境内,然而出乎叶利钦预料之外的是:俄军在车臣战争中的伤亡甚至超过了苏联时代的阿富汗战争。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付出了死亡3826人、负伤17892人、失踪1906人的代价。除此之外第一次车臣战争还造成超过10万平民死亡,同时当地大量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在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后尽管车臣名义上仍留在俄罗斯联邦内,但实际获得了非正式的独立地位,俄罗斯可以说是在全世界揶揄的目光中撤出车臣的,这令俄罗斯人的大国自尊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叶利钦时代俄罗斯不仅国内政治形势不理想,同时所面临的外交形势也极不理想。北约和欧盟分别作为政治军事组织和经济组织正在一步步挤压俄罗斯在东欧传统的战略空间和市场范围: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俄罗斯已被彻底被挤出了在东欧的原有势力圈。同年波兰、匈牙利、捷克三个前华约成员国被接纳为北约的新成员,此后北约和欧盟的东扩一步步逼近俄罗斯的家门口。可以说叶利钦时代的经济问题、车臣问题、外交问题等方方面面都令俄罗斯人感到不满。

不满的还不只是普通百姓,事实上俄罗斯政府和议会内部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苏联解体、炮打白宫、车臣战争以及削弱国防等一系列问题上一直想要弹劾叶利钦。叶利钦毕竟是一个政治家,尽管他热衷于权力,但他自己又何尝不想领导俄罗斯人取得一番成绩呢?然而残酷的事实使叶利钦最终不得不承认他在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国防发展、外交政策等领域都遭遇了失败。事情发展至此意味着俄罗斯已到了必须转型不可的地步,然而这对年事已高的叶利钦而言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叶利钦的酗酒是出了名的:他甚至曾在一次出国访问时在飞机上喝得大醉。飞机降落以后叶利钦要出舱,可他的侍卫长拼死拦住他说:“今天除非您杀了我,否则我绝不允许你走出飞机的舱门,因为如果你今天走出去了,俄罗斯国家的脸面就丢光了”。当时美国人甚至惊呼:“世界上最庞大的核武库居然掌握在一个醉鬼的手里。这是多么疯狂的一件事!”叶利钦的身体在酒精侵蚀下越来越差。1996年当选总统后的叶利钦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到后来心脏病几乎让他没法履行总统的职责。

叶利钦曾先后因为肺炎、支气管炎、感冒、胃溃疡等症状连续住院,以致于当时俄罗斯人编出一个笑话:叶利钦去挂号,除了妇产科剩下的每一个都得挂。显然这样的身体素质是无法完成领导俄罗斯转型这样艰巨的历史任务,这时的俄罗斯需要一位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所以叶利钦让位于普京是历史大势所趋,是顺应时代的选择。不过话说回来俄罗斯的国家发展需要奋发有为的领导人是一回事,可身在其位的叶利钦愿不愿意让位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俄罗斯的政治体制下身为总统的叶利钦拥有极大的权力:事实上普京得以就任总统本身就是在得到叶利钦提名的前提下才得以实现的,那么大权在握的叶利钦如果一意孤行不让位呢?事实上叶利钦在让位这事上也并非没私心:我们前面已提到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出现了势力庞大的寡头集团,而叶利钦家族的成员中也有一些人依靠叶利钦的权势和这些寡头集团进行权钱交易。叶利钦的孙女婿杰里帕斯卡一度成为俄罗斯首富,在世界财富排行榜上排名前十位。

当然他自己是不会承认自己的财富来源和叶利钦有关,但这种说法恐怕没人会信。普京上台后杰里帕斯卡因为拖欠工人工资而遭到工人的抗议,普京亲自赶到现场安排他发放工资。这样一位富豪竟也会拖欠工人工资,由此可见此人的人品很有问题,谁知道叶利钦时代他有没有利用自家的权势涉足非法产业呢?尽管关于叶利钦的家人是否涉足非法产业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不过关于这类风言风语就从没断过。叶利钦大权在握时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然而叶利钦不可能长生不老。

所以叶利钦不得不考虑自己家族将来的命运。俄罗斯政坛有相当一部分人其实是对叶利钦不满的,当叶利钦大权在握时这些人是不敢与之叫板的,可如果有朝一日叶利钦不在之后就无法保证他们不会清算叶利钦家族。对叶利钦而言最佳选择莫过于趁着自己还大权在握时就选择一个自己中意的接班人,把俄罗斯的国家命运和自己家族的命运都托付给这个人。叶利钦之所以选择主动让位:于公是想让一位年轻的领导人带领俄罗斯完成自己无力推行的转型工作,于私是希望新的领导人能关照自己的家族。

可以说叶利钦选择让位是一种顺应形势的明智之举,剩下的问题就是他为什么选择让位于普京?据说普京引起叶利钦的注意源于一次野营:当时叶利钦带着一群俄罗斯政府高官去郊外野营,谁知树林中冲出一头野猪来,一时间大家乱作一团,只有普京镇定自若端起枪打死了野猪。这件事大家当故事听就得了,因为这件事从未得到过俄罗斯官方媒体的确认。我们现在已很难说清叶利钦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普京的,我们只能假设普京坚毅果敢的性格在当时就引起了叶利钦的关注。

尽管如此叶利钦还是觉得有必要考核一下普京:1999年3月普京被叶利钦任命为联邦政府总理,而他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平息车臣分裂分子的武装叛乱。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既要面对休克疗法失败造成的经济滑坡和社会动荡,又要忍受车臣地区的分离主义势力的叫嚣,无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叶利钦往往把责任归咎于自己的总理,于是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的总理几乎就像临时工一样频繁更换,在普京之前叶利钦已先后更换六个总理。可以说如何解决车臣问题是普京上台后的一次重大考试。

一旦考试不合格,那么普京就会和叶利钦任命的前几位总理一样上台没两个月就被撤掉。这时在经历第一次车臣战争犹如恶梦般的折磨后俄军官兵几乎都对车臣有了心理阴影,不过普京本人显然是思路清晰的——他当时曾表态:”我们打击恐怖分子必须坚持到底,即使他们逃到厕所里,我们也要把他们溺死在马桶里“。普京向叶利钦要求对车臣战争的全权指挥,而叶利钦几乎是在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就给了他。9月16日10万俄罗斯大军在新总理普京的部署指挥下开进车臣,由此揭开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序幕。

普京充分总结了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因此这次俄军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第一次车臣战争不同的素质和效率。普京制定了清晰的战略计划:战争第一阶段俄军向扑向达吉斯坦,肃清那里的非法武装分子,然后封锁边境;第二阶段杀进车臣,占领其首府格罗兹尼;第三阶段清理流亡在高加索山区的流寇。同时这次进军不再以地面部队正面拼命为主,而是强调利用制空权精准打击地面目标,从而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第二次车臣战争的前两个阶段基本上是按普京预计的方向在发展。

不过计划中的第三个阶段就相对比较困难了。那些被打散的分离主义武装往往化整为零进入山区以游击战的方式不断骚扰俄军。由于这些人熟悉当地地形,因此总能隐蔽下来伺机发动对俄军的袭击。即使俄军在战斗力再强,然而在这种不对称的战争中仍有大炮打蚊子的感觉,就像当初美军被陷在越南、苏军被陷在阿富汗一样。不过普京明白”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这个道理:车臣武装力量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这就给普京提供了机会。

以巴萨耶夫为首的强硬势力以为与俄罗斯打仗就能使车臣独立,然而战事的发展却恰恰与他们预计的相反,于是在车臣内部逐渐开始形成反对巴萨耶夫的势力。如今的车臣总统拉姆赞·卡德罗夫的父亲艾哈迈德·卡德罗夫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卡德罗夫家族是车臣最大的宗教家族:艾哈迈德·卡德罗夫是当时车臣的宗教领袖,同时他还掌握着一支只听命于他的私人武装。当俄军攻打车臣第二大城市古杰尔梅斯时卡德罗夫要求当地人不要反抗,同时他还号召民众支持俄军,从而使古杰尔梅斯得以和平解决。

普京当然意识到了卡德罗夫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于是一场旨在争取车臣当地重要人物的暗战配合正面战场的战争开始有条不紊的展开了。普京是克格勃特工出身,对这种隐蔽战线上的较量是驾轻就熟,不过关于这条战线的具体情况很多尚未解密,因此我们无法得知更多的详情。显然普京在车臣战争中的表现是令叶利钦满意的,事实证明普京的确能负担起带领俄罗斯转型的历史使命。当然叶利钦还有一个担心的问题就是叶利钦家族将来的命运。

相信关于这点他一定或明示或暗示地和普京沟通过,而普京也一定对叶利钦是有所承诺的。1999年12月31日晚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普京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出任代总统。2000年元旦已成为俄罗斯代总统的普京带着夫人亲自前往车臣前线劳军以激励俄军官兵的士气。2000年2月4日俄军将俄罗斯国旗插上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政府大楼。3月20日普京亲自乘坐苏-27战斗机飞过车臣战区以激励俄军官兵的士气。严格意义上这时的普京还不是正式的俄罗斯总统,这时的普京是俄罗斯的代总统。

在俄罗斯的政治体制下尽管总统有权提名下任总统,但下任总统要正式上台还是必须经过大选。由于普京在车臣战争中的突出表现实际上已使他成为俄罗斯的全民偶像,此时大选的结果已可以说是注定的了。2000年3月26日普京毫无意外地在大选中胜出,从而成为名正言顺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就任总统后几乎是在第一时间签署了一道“赦免令”,而被赦免对象正是叶利钦及其家族,也就是说叶利钦家族的成员无论以前做过什么,只要他们在普京治下没涉足非法产业就不会受到追究。

当然像上面提到的那位在普京时代继续欠工人工资的哥们就被收拾了,不过这种收拾也不过就是让他补发工资,说到底普京还是不可能对叶利钦家族的成员下重手。在关于叶利钦家族的命运问题上普京遵守了和叶利钦的承诺,当然除了对叶利钦的私人承诺之外普京还肩负着俄罗斯国家转型的历史使命:普京上台后扭转了叶利钦时代的经济颓势、打击寡头势力、稳定了车臣局势、在外交上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硬出击......事实证明叶利钦当初选择普京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决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