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为父笔记#B2009-1:四岁娃吃饭总动员!

四岁娃的特点,是刚刚掌握独立使用餐具,小人生刚刚经历过幼儿园托班+小班,
但对于“规则意识”则尚未驯服(untamed),尤其在家的话“不喂不吃”一心想玩的撒娇卖萌模式就会复萌,
常见的带娃误区是与主体“推开着距离”式的传达指令——先是苦口婆心、发现“屡教不改”后就是火冒三丈训斥...结果是一顿饭仍要吃到半小时以上、关键是不愉快会影响儿童消化吸收!
实际操作中,必须也是要代入/紧贴到对方、触发“主体的主动性”,方能既迅速(1-2次带吃+复习就够)又稳定地见效!

引子(前置认知):动画片

既然是需要激活“主体主动性”,很多触媒/“机缘”,其实是因人而异的——我如果只说《赛车总动员》这部片子、在吃饭快上很有用哦!你可能一时都找不到关联点:

2个关联情节(@赛车总动员),备用:

  1. 主角麦昆在第一次比赛中,只顾往前疾驰,不肯进维修站,结果临近终点爆胎了
  2. 第二次比赛,麦昆吸取教训及时进维修站,结果本领高强的小蓝车很快就能把轮胎换上了

前置技能:喝牛奶“本领”的习得

吃饭慢的问题不是孤立的。君君小朋友在“睡前喝奶”问题上,就一度也可以喝到常规化半个小时;当时因为严重影响到亲子活动的继续了,接手管理如下,效果达到了——最短30秒常规1分钟!同时终结了围兜的使用、还每次都会把奶杯与妈妈做“交接”(=仪式感,略)。

  • 枯燥 ⇒ 趣味性=卖油翁

错误的范例就不多说了(“你怎么又分心啦”“快点喝!马上要刷牙睡觉了呀”…等等)
沟通无效的原因,在于你习惯性地站在了自己的“痛点”上,却一直没有站到对方小孩子的“痛点”上;这也是其它多种“不听话”的原因(=破解点)。

作为已经历过现代化职场的父母,其实完全不必去因袭上一代的做法、或相关记忆,而只需要加入一点点职业化训练过的技巧、很多育儿问题就同样能被烹饪得“很香”。

针对“喝奶远远不如旁边的乐高好玩…”的痛点,我就给君君讲了个《卖油翁》的故事(略)。
在这个虽不懂道理、但爱听故事的年龄,卖油翁神奇的“本领”深深吸引了他;再结合他已经听过的“百步穿杨”(他当时正在迷成为“射手”),兴致高涨的目的先简单达到。

“卖油的人是不是很多?而且卖油的动作一直重复其实很枯燥的,为什么卖油翁却能够从中练出本领来?”——家长要在精准定位出痛点的基础上,即兴找到最贴近解决方案的“故事”,然后用最自然的言辞引导孩子想到那个点上——

父:君君,爸爸是不是已经和你讲过‘管理情绪’对你的一生都很重要(《当情绪来敲门》)
父:你将来是不是想成为科学家、医生?可以告诉你,很多学问都会面临感到枯燥的问题,那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有没有方法?
父:对,卖油翁是不是就可以学习?他能从很平凡的倒油中、也找出可以锻炼的“本领”来!(注:不必等到小孩真的回答出,只要感到亲子思路同步了、就自问自答都可以,还是对小孩的正面鼓励、推动)

  • 趣味性::落实 ⇒ 单脚站立

接着就是把故事、立即引导到现实了,父子“讨论”下来,喝奶奶可以练习单脚站!——成为小班第一个可以单脚站喝牛奶的人‍♂️,而且要“循序渐进”,从允许单手扶着桌沿做起(对话略,包括第一次君君都把手脚举反了~)

  • 不肯吃,只想玩 ⇒ 麦昆进维修站

“喝奶慢”问题,除了解决(主观)“枯燥感”之外,还有(客观)“必要性”——如果不这样会怎么样? 是需要一并发现 & 解决的。(评:言行的影响/后果,是君父一直对君君以最高优先级灌输的,因为其直接就是三观的内生根基(本文略))

此处就用到了引子中的“2勺情节佐料”(评:论帮小孩挑选&陪看动画片的重要性)
父:麦昆就是不想修理、只想继续开,结果怎么样?
子:轮胎都爆掉了…
父:对啊,爸爸也跟你说过,我们吃东西、“究竟是吃味道还是吃营养”?(评:这点很重要,借小孩的旺盛求知欲、帮助小孩树立正确的“吃饭观”,之前就讲过‘碳水+蛋白质+纤维素’的简化营养原理了)
子:吃营养!
父:对的,牛奶就有很多蛋白质,你要想象营养随着你喝牛奶流遍你的全身——然后在你及早入睡的时候、帮你长身体长脑子~(评:帮助植入正面的“五感”,瑜伽冥想不就是这么做的么?)
(…略)

  • 干扰物 ⇒ 专注力=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动画片 + Focus(麦昆出场口头禅)

喝奶的位置就在平时玩玩具、看书的小桌子边。怎么解决小孩的眼睛瞄到刚刚5秒钟前还在玩的玩具、情不自禁又伸出一只小手来摆弄呢?(然后很快就是两只小手了)

我实践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跟君君玩“干扰游戏”(评:因你所能感知到的孩子的个性而异)

干扰物的问题,是早在平时带读书时就存在的;在小孩分心较严重的时候,我就同样会拿出最接近他认知的“子不学,断机杼”动画片段,引导他感受正在教的东西被“咔嚓咔嚓”中断掉✂的那种可惜感(注:"Make your (own) choice" 是另一个已早期建立的共识,让孩子练习更客观地提前观察自己不同选择的不同后果)

珍惜孩子还乐意由你来带TA看片读书的机会吧,因为这既是你在帮助TA筛选建立高权重的认知、认知方法,也是你与TA之间的“共识”高度重合、极易于调用的黄金期。

然后在喝牛奶的事情上,我变成腾出手来没事情干了,就进一步发挥到故意拿起他当前在意的东西来诱惑他——人在自发做一件事的时候是缺乏警觉的,但当“被”做一件事情、尤其是反常的时候、就会立刻充满了警觉,于是君君就会赶紧埋着头、保持速度、不受干扰,同时拼命忍住笑,因为既要喝得快“一饮而尽”、又不呛着,是喝奶的“本领”~

这时我再搬出他的“偶像”麦昆,适时地说一句 “Lightning Mcqueen出场时就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呀?对,Focus!Focus,深呼吸,专注,达到周围仿佛都暗下来、眼前只有你要做的事的境界,是做成事情的关键!”(评:再次复习,家长要帮助小孩植入“五感”,不要停留在“指令”语言层面,却白白闲置了你几十年的人生大好经验)

新任务:复制到吃饭问题上,轻车熟路!

前置技能“喝奶”就占据了主要篇幅,真正更难的主题“吃饭” 是不是就没时间说了?
事实上重点就在前面,我在负责“睡前喝奶”的基础上,只代为辅导了“周末吃饭”1-2次,就又快又稳固地达到了效果——认知的问题是“水到渠成”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将不同点简述如下。现场逐步提醒了君君几个关键概念:

  • 新道具:小闹钟
    就是辅助厨房烹饪用的那种电子闹钟。小孩子对于新鲜事物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

  • 分而治之
    喝奶的初期,其实就已经用过这个方法——这也是“站在对方立场上”就并不难想到的痛点:这杯奶太多了!
    这碗饭、那就“更多了”,所以“小闹钟我设5分钟,你就象当时练喝奶奶一样,把饭吃掉一半,做不做得到?”,在爱赛车爱速度爱练本领的“自我认同”下、亲子间一拍即合。

  • 举一反三
    让主体自己懂得这种模式迁移/复用叫“举一反三”,他就会做得更为到位,并可能将来在父母不在场时也主动尝试。
    “对了,也是又要快,又不能把饭菜扒到桌子上身上哟” “小闹钟还剩2分钟,半碗来得及吗”
    “你现在刚刚开始练吃饭啊,我不来干扰你,先看你会不会自己干扰自己” “周围仿佛一下子都暗下来了的感觉哦,魔法师的感觉”
    “你现在喝牛奶都这么快了,很快喝好很快就能玩了,吃饭是不是一样?” “吃饭营养可就更多种多样了哦,…都变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

  • 关键技术动作
    喝奶时也已重点指导过关键动作,对身为成年人的你已经不在话下的很多事、设身处地代入小孩后就不会忘记了分解开来教
    比如喝奶达到“一饮而尽”段位的话、就必须控制好用鼻子呼吸了,“咕嘟咕嘟,哎,对了”。
    而吃饭,“重点在于嘴里饭只能放八分满,全塞满还有空间嚼吗?哎,然后就是练习上下两排小牙齿快速地嚼了,阿姆阿姆阿姆,很多碳水是在口腔被消化的。”

复习一下“自我决定理论”
归属感(=爱-尊重-被接纳) + 自主感(=有选择) + 胜任感(=具体反馈成绩)
⇒ 三感满足,升华为内在动机内生的,才是可持续的,外铄的并不是。

最后宣布一下改善的效果:改善前平均30分钟、不稳定,改善后10分钟

结语

苦口婆心劝说、或摆家长威压+外物利诱,都并不是履及本质的亲子方法…年轻一代只要能活用现代职场中的沟通、流程分析&设计、进度管理等技能,其实很容易走出更有效的亲子路线。

别看学龄前儿童理解力、抽象思维能力相对弱,其实是“最好沟通”的,TA们真就好像一块空白的乐高底板,任由你在上面搭建各种基础设施,然后在有不同需要的时候灵活调用,又怎能不“怎么说怎么有”、左右逢源?(评:少儿能够自立前并未形成自以为“是”或“你能拿我怎样”式的傲慢,只是已有与片面的“自我”利益挂钩而造成的行为偏好,本文略)

一天我偶尔听到君君跟别人在说“爸爸就是我最好的老师”,其实忙的时候我的亲子教育时间已被压缩到半小时甚至更少(每天20点需洗漱睡觉),主要都依靠家中老人帮忙、以及爱人以慈母的角色悉心照料,如今能被孩子授予这个“封号”,应该说我是窃得了王冠上的明珠了;有效的亲子未必会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如果有更多的宝爸宝妈觉得我的分享有用,请您“SZ三连”(点赞+转发+关注"为父笔记"➕),我收到信号就会调拨精力做更多的公开化文字输出(目前大多只简化记作个人备忘)

认知的教育,浸润到了日常的生活自理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子】为父笔记#B2009-1:四岁娃吃饭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