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保持清醒,抓住机会,下一个王侯就是你

歪解诗词2.0(100/012)

燕歌行

(唐)高适

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也是唐代边塞诗的传世之作。

这首诗篇幅虽不算长,但读来就像看了一部微电影,如果不怕麻烦,这里每一句所展示的故事都可以在当今的影视剧中找到类似画面,可以试着混剪一下,观众仅看这些镜头就能理解本诗的内容,这其实就是一场战役的具体描写。

这首诗前三联写战事起,皇帝对一些军事将领委以大任,给予了无限信任和荣耀,于是将领们带着特别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第四到八联写敌军来势汹汹犯我边境,战士们在前线奋勇杀敌,战至力竭也没有突围,而将军们却在帐中寻欢作乐,强烈的画面对比令人极度心寒。第九到十一联荡开一笔,不再写战场情景,而是写士兵们远离家乡妻儿长途跋涉驻守边关,在这鸟不拉屎的贫瘠之地忍受着与家人两地分离的苦楚。第十二到第十四联先把视角拉回战场,写战士们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然后加以议论,与上一段的未竟之意相衔接,上一段的言外之意其实是边疆这么苦为什么还要来,这一段接上回答说“死节从来岂顾勋”,难道来这儿拼命是为了功勋吗?是为了追随将军们报国死节罢了。沙场征战这么苦,能有体恤士卒的将领是多么能令战士们暖心的事情,所以那位爱惜士兵的李广将军至今都有人怀念。

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738年,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发生还有十六年,大唐边塞虽有与外敌的摩擦和战事,但或许是内部安稳日久,军队内部的腐败迹象正在滋生蔓延,这种迹象也为后来安史之乱的爆发及其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冲击唐王朝埋下了伏笔。

此时高适35岁,他十年后才考中了朝廷的科举,被授予封丘尉这样的小官。也就是说,这时的高适非常名不见经传,所以不要怕三十多岁还未功成名就,唐代诗人唯一得封侯爵的高适,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也啥也不是。

高适写此诗时已不在军中,但他从二十多岁就去往边塞进行历练,希望能从军中获得一些晋升的机会,这是唐代很多文人的上升选择之一。这首诗应该就是高适曾经作为军中基层工作人员的所见所闻所感了。

高适写诗之时,正是在从长安返回河南商丘途中,此前他刚刚在长安落第。他写这首诗一方面是揭示唐边塞军队的腐败,另一方面也是期待有真正的有识有才有德之士上位管理,言外之意,他其实是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他期望自己能够上位作出成就,也有怀才不遇的想法。

纵观高适的一生,他一直是个目的性非常强的人,他始终相信自己能成大事。

高家是军事世家,他的祖父就是一位大将军,而且是死后陪葬乾陵的重要人物。只可惜虽有显赫的祖辈,高适却并没有得到任何惠及。

他出生时高家的家道已中落,他的早年过得比较潦倒。武将的后人改从了文,二十岁时就到长安求取功名了,可惜首战失败,只好游历一番就回家种地了。

一晃七八年过去了,高适觉得不能这么蹉跎下去,科举考不上那就去往边塞,学先辈们从军中获得一条发展之路,可惜几年过去了,他虽然积极地以诗文求抱各路军中大腿,可惜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三十二岁时,他又去应征科举依然落第,其后有十多年时间都是在老家待着种地或不时游历一下。在这段时间中,他还结识了被玄宗放还的李白,与杜甫一起跟着当时已名扬天下的李白去“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戴建业老师语)。三个人晃荡了大半年一无所获,我们可以想象,这三个人都不是很会赚钱的人,在游历的过程中大概是无所事事、东摸西转的可能性比较大,这种消磨时间的方法对于脑袋特别清醒的高适来说不太合适,果然他最先离开了这个“三剑客”小组。

高适虽做了十几年农民,但始终注意寻找上升通道,终于在他四十五岁的时候,被当地的官员推荐去应试,这次总算中了,不过只是被授予了一个封丘尉的小官。这个小官不是他的志向,他做得不是很开心,但是也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期间他曾经被派去给范阳节度使送兵,所以他与军中的缘分始终未断,一直刻意保持着接触。

他四十九岁时辞官去长安,遇到了当时的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这是一次改变他命运的相遇。

他跟着哥舒翰做了一个军中掌书记,类似于机要秘书之类的职位,这个位置上通下达,既能开眼界学本事又能耳聪目明消息灵通。虽说他此时的境遇比之前要好很多,但是也没有到一步登天的程度。如果没有即将到来的安史之乱,那么高适后续发展的最大可能性,应是在军中做到更加高级的文职类职位了,毕竟他的诗名此时已经较大了。

所谓时势造英雄,混乱虽然会带来很多苦难,但也会带来很多机会和阶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真正属于高适的机会来了。

他随哥舒翰镇守潼关,职位一路上升。后来唐玄宗看不清战局,在后方瞎指挥要求哥舒翰出关迎敌,结果兵败潼关彻底失守,哥舒翰也被逼投降。

而高适在混乱中逃走了,去成都投奔唐玄宗。他来自战场对战事十分清楚,又在军中混迹多年,关键是对朝廷忠心耿耿,在这样的多事之秋正是最紧缺最重要的人才。

于是分分钟被冠上封疆大吏的名头,被派去平定唐王室的后院之火“永王之乱”,而他的老朋友李白恰好就是他要平定的对象。

世事弄人,曾经一起游历的三剑客,李白成为了想趁乱浑水摸鱼搞谋反的永王帮凶,杜甫被安史叛军关押在黢黑的小牢房,只有高适成为四处征战杀伐果断的封疆大吏。

这其中,有每个人遇到的机缘不同之类的原因,更多的还是与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认知、对外在环境和形势的认知是否清醒有关。

李白看不出永王只想利用他的名望,乐颠颠地写了《永王东巡歌》上了船,杜甫虽然从叛军手中逃出生天投奔唐睿宗,但在朝事处理上能力和眼光有所欠缺,自己还是把自己玩掉下去了。只有高适,参与各种平叛,他的军事才能和实干才能得到了发挥和证明,职位越升越高,成为了唐代历史上唯一一个皇室之外被封侯的官员,更得到了“忠”的谥号。这是一个妥妥的打得了胜仗也写得了好诗的跨界人才。

读高适的诗,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他想要建功立业的志向,也能感受到他始终相信自己能成大事的信念,他似乎很少悲凄愤懑,始终保持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乐观。

同时,高适除了诗才外,更对军事政治时事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分析能力,在重大选择关头能够站对立场,迎难而上,这在一众诗才很好却对现实认识和应对有所欠缺的唐代诗人中,是非常难得的。

高适曾被封“散骑常侍”,相当于皇帝的顾问,所以也被称为“高常侍”。纵观他的一生,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想要建功立业做一番成就,就算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纪也不放弃。同时时事和形势认识清晰,能从混乱中抓住机会,更懂个人进退立场的选择。

这样的人生轨迹,令谁看了不得由衷说一句“人间清醒高常侍”!


(本文原创,谢谢阅读和喜欢,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适:保持清醒,抓住机会,下一个王侯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