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3

                            少时纪事·开门办学,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作者   树

1973年那一年,就读小学三年级。暑假。

为了响应国家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示,公社要求大队给学校分配了一个荒坡,名叫长堆子,面积约五十亩,要求开荒种蔗支持糖厂榨糖事业。

学校全名为桃园小学,由三个办学点组成:上点(设在港尾坡村)、中点(初中,设在大队部)、下点(设在下园村,也称下园小学),全校约500多人。长堆子荒坡在蕃蒌园村东面,距离下园小学约8里地,四周为农田。坡上长满茅草丛,茯苓草,马鞭草,猪牢子,稔子,假苏铁以及不知名的荊棘和少量的相思树。学校计划用三周时间将这个荒地清理平整成甘蔗地,并用一个周时间全部种上甘蔗。

暑假的第一天清晨,我们下园小学师生带上午饭和工具,排着不整齐的队伍,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从学校向八里外的长堆子荒坡进军。

中午不回家,就地吃饭休息,下午两点准时开工。上点的同学好些,他们离家较近,都是中午休息时回家吃饭。

暑假期间琼南的日头要多毒就有多毒。几天下来,我们每位同学凡是衣服遮不到的地方都脱了一层皮。

每天的开荒任务是分到班里,班里又分到组里,哪个组完成哪个组就休息。为了早点休息,大家都干得很起劲,也很辛苦。我在第二组,是班长,班主任总是有意把最艰苦的任务安排给我组。我个子不大,拿着一把大锄头,为了起带头作用,总是冲在前面。我的锄头有点钝,加上力气小,劳动进度有点慢。班里个子最大的女同学阿皎看我挖得太吃力,就把她的锄头换给了我。她的锄头是大公鸡锄头,锄肉上刻有一只大公鸡标志。这是大家都羡慕的名牌锄头,硬而锋利。一天下来,没有一位同学的手上不起血泡的。我的泡起较少,因为劳动之前,妈妈就告诉我一些劳动技巧,锄头握紧,但下地时,要略松下手。后来,我也把这一技巧教给了全班同学。

有一天早上起床,感觉发烧了,身体乏力,我不敢告诉母亲,悄悄的吃了一包退热散和一个蜡壳银翘解毒丸,再躺一个钟头,感觉好点后,吃两碗番薯稀饭,就又带上工具和午饭与同学们一起向长堆子进发。早上的任务是挖灌水沟。我班的地段属于砾土,石砬粒多,一锄下去,手震得发麻。由于身有感冒,干不了多久,就感觉心里很虚,头部一下子冒出大粒冷汗,我用力再挖了两锄,倏地,身体不听了使唤,眼前出现很多的点点金光,闪,灭,闪⋯眼冒金星!我学习过这成语,但此刻才真正理解、体会到它的来源及意思。我停下来,用锄头杵地,双掌抓紧锄柄顶端,把下颌抵在手背上,努力镇定下来才不至于晕倒。在我旁边的女同学阿樱发现我满头大汗,脸色苍白,知道不妙,就喊来班主任。班主任向我了解情况后安排我下去休息。下午,班主任让我先回家,我不同意,要求继续战斗。班主任拗不过我,就安排一个轻松的工作给我:负责点火烧掉前几天清理出门的荊棘和杂草。

经过三周的紧张而艰苦的劳动,荆棘丛生的荒坡变成了一块块田块。这些田块,不知道洒下学校师生多少汗水。在开荒过程,有人被马蜂叮过,有人被挖到脚,有人摔破头扭到手,有人因喝了田沟里的水拉肚子。班主任把我们集中到坡顶往下看那一块块露着新土的地块,我们都乐开了。大家晒黑了的脸上,一笑而露出的牙齿显得特白。我们刚从坡顶下来,杨老师也把一年级的同学带上去。别看一年级的同学最小的才六岁,锄把都比他们高,但个个还是挺精神的。我在想,我们比他们至少大三岁,都感觉非常辛苦了,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收工时,望着变了样的长堆子,我心里默默地说:啊,长堆子,我永远不会忘记那热火朝天的开荒场面!

接下来的是种植甘蔗。我们班的任务是每人大约四十米长的一畦甘蔗地。从开沟、种植、水肥等管理全包。上级派来了技术员指导我们开沟,施底肥,蔗种消毒摧芽,定种植株行距,追肥,浇水,培土,剥叶。我们都非常认真的按技术要求做。蔗种刚种下,需施盖种肥,我们都是从家里搜集农家肥挑去施的,每次施肥都需六担以上,路程远,挑肥好辛苦。我力气小,都是选重量轻的草木灰多的粪土。蔗种发芽前,我们每天要都浇一次水。当地农村习惯,女生很小就开始挑水、洗衣服、做饭、寻猪菜、喂猪,她们比男生更能劳动。她们浇甘蔗都是自己挑水,而我们男生大多数都是俩人抬。与我搭档抬水的同学叫阿师。抬水完成任务肯定比挑水慢,但每次都有几个女同学帮我。

甘蔗种下一个星期后,蔗芽陆陆续续破土长出,我们每天都去数数发了多少株,同学之间进行比赛。后来,蔗沟里慢慢长成一行行,一片片的绿油油的小苗,煞是可爱,我们欢喜极了。有些叶子被土压住了,我们一片一片把它小心拉起,捋直。当蔗苗长有两尺高时,学校安排我们去孟果坡氨气站取氨水来浇。老师要求一定要按比例兑水。出于好奇,我故意不按老师的要求,把一小部分氨水兑很少的水试浇了大概三米长的地段。结果第二天,蔗苗叶子都烧枯了,我好心痛,泪水都流了出来。老师发现后狠狠批了我一顿,差点不把我班长职位给撤了。氨水肥效真快,没几天甘蔗就串了一大截,叶子浓绿浓绿的。这时,老师告诉我们,氨水是一种速效氮肥,是化学肥料,基中含有一种物质叫氮,是作物最好的营养,吸收越多,长得越快。开学后,每周的劳动课老师都统一带领大家去管理。周一的周会课上,老师会把各位同学的甘蔗生长情况告诉大家,谁的需要加水加肥了,谁就利用课余时间独自去管理。甘蔗管理最艰苦的工作是培土。这时的蔗叶茂密,蔗田里又焖又热,挖土花力气又大,蔗叶齿状边缘又锋利,我们力气又小,四十多米长的蔗畦,看起来心里都嘚嗦了。但我们大多数还是在一天里完成了任务。任务完成下来,没有一位同学的脸上和手上没有蔗叶划出的血㾗的。

甘蔗长高后,学校发现有人偷吃,于是要求各班组织学生轮流去看守。由于女同学胆小,看守总是男女搭配,一组俩人,一组一天,轮完再重来。与我搭配的女同学叫阿华,比我大三岁,人长得漂亮,身子已发育得鼓鼓的。平时我总在偷偷欣赏她。早上,太阳刚刚升起,雾气还未散去,蔗叶上还滚动着晶莹透亮的露珠,我们就相约到了蔗园。在四周巡查了一遍,没发现什么情况,我们就在蔗地转角处找一块干净荫凉的地方坐下。我们席地对坐。看着她那白里透红,石榴似的脸蛋和发育完美的身子,体内第一次产生了一种莫名燥动。我脸红了。她好像也感觉到我心里想的,也有点不好意思,把身子扭歪了一点,眼光也换了个地方,右手抓住左手一直在搓。这下我越发大胆地看着她。我们开始聊天。通过聊天,我才知道她为什么上学这么晚。记得她没有读一年级,是直接插读二年级的,她弟弟阿珍也读我们班。整个甘蔗守护期,我和她被轮到两次,每次我们都聊得挺开心。可惜的是小学毕业后,她不再读初中。她嫁人了,嫁到十几里地外的一个靠海的村庄。此后,就一直都没见到她。

天气转凉了,少许甘蔗已抽出白花花的穗。甘蔗收获期到了。

这一天,全校师生人手一把砍刀,齐聚蔗地。砍甘蔗啰!看着自己种出来的甘蔗比自己还高出一大段,用手一抓,手掌心里饱饱满满的,滑滑的,感觉真舒服。砍去后的蔗地一片狼籍,但那蔗叶发出的青香气和蔗茎切口散发的甘味,甚是醉人。砍甘蔗过程,大家都非常守纪律,不吃甘蔗,休息时由老师安排每人吃一段。我的同桌阿精叫我一块去方便。我们钻到蔗园深处,方便后,发现地上有几堆新鲜的甘蔗碴。看着一根根略带白粉,节间长而肥壮的蔗茎,阿精望着我征求意见:"吃?"嚼甘蔗那种美滋滋的感觉正在刺激着我的舌根和大脑。我一想,老师也真吝啬,我们种得那么辛苦才让吃一小段,着实不高兴。我鼓起勇气:"吃!"于是我们选最脆最甜的吃,头部和尾梢不要,只吃中间。吃饱后把嘴抹得干干净净后才出去。

我们种植的甘蔗卖给糖厂后,糖厂把一些红糖分给学校,学校按学生每人一斤,每斤五毛钱,比商店卖的少两毛卖给学生。家长很高兴,因为当时糖是紧缺物资,凭票才能买得到的。我们种了那么多甘蔗,卖的钱去哪啦至今还是个谜。但,周末,经常看到老师宰狗聚餐,不知道是自掏腰包还是吃公家。

除了长堆子甘蔗地外,后来我们下园小学还利用村溪沙滩上的一块草地开辟成蔗园。在这块蔗园里,也留下不少深刻的记忆。如中午到河里抬水浇甘蔗时沙子太烫把脚板灼起了泡:辛辛苦苦筑就的通过沙滩的灌水沟,暴雨后,河水一涨,全毁了;去甘蔗地里打鸟看到邻居的姐姐与陌生男子在搂抱亲嘴,让我过早懂得了男女间的一些秘密;为建防地震屋,剥甘蔗叶盖屋顶,差点被卷在甘蔗上的竹叶青蛇咬到,好可怕;还有傻子阿呶每天都持着用椰子叶梗削成的长剑“义务”巡逻蔗地,铁面无私。

甘蔗,一直种到我们初中毕业。恢复高考后,学校不再提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合。所以,考入高中后,除了每周两节的劳动课外,不再参加校办农场的长时间、大规模的生产劳动。后来,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蔗地都被生产队收回。

作于2017年7月28日    修改于2022年9月23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