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静物画里常见石榴和莲蓬?

会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昨天去武汉美术馆看了《大美见易》的画展。

“大美见易”,我猜是出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见易”则是用了个倒装,强调易见。

画家刘寿祥的水彩画展览,这位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擎起中国水彩画的大旗,这次展览各家主流媒体也做了深入报道,所以跟美术技巧、理念相关的内容大家百度就好,我来分享的就是我看过这个展的感受。

————————————————

首先要感谢《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这本书,准确地说是要感谢这本书的第一章,教我要用至少5分钟的时间来看一幅画,去看光线、品细节、找角度、猜背景,总能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点来会心一笑。

比如这一系列静物写生:

2019年静物画
2018年静物画
2017年静物画

上面3幅画分别作于2019、2018、2017年,我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刘寿祥老师这3年大概是没换过工作室,连工作室里面摆设位置都没什么变动,绘画时间也大概固定。

因为这3幅画中罐子倒影的玻璃窗的大小、角度几乎一模一样,桌子的颜色和纹路也几乎一模一样。

是不是很有意思?

当然可能刘老师挑出来的3幅画凑巧都是这样的,并不能真的说明我上面的猜测,但是能发现这一点,依旧还是很有意思啊!

而且就是这组图让我提出标题的问题:为什么静物画里面经常出现石榴跟莲蓬?

答案:石榴和莲蓬的结构非常复杂,因此经常出现在练习画作中,以体现/检验画者的水平。

————————————————

再比如下面3幅画:

《红楼的雪》
《旧貌新颜》
《青樱》

有没有发现刘老师绘画的角度并不是正对着画面主体的?第2幅角度偏左,第1幅跟第3幅角度偏右。

真是个任性的画家啊……

我是在看第2幅的时候才留意到这一点的,因为突然发现会址的房檐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退后几步发现果然如此,左右两侧的花坛虽然宽度差不多,但左侧花坛却是要更大一些,也就是视角更近一些。

再退回去看第1幅跟第3幅,就看到,哈,都是偏右的呢~

————————————————

再看几幅,能感觉到画家真的是一个细腻又浪漫的人。

比如这幅

《3月的江汉平原》

画面里春天和秋天往往是无法分清楚的,除非有特别明显的代表意象,比如看见燕子会觉得是春天,看见大雁就觉得是秋天,这也是所谓“中华文化记忆”所带来的第六感。

这幅画就用了燕子的意象:

燕子水墨勾勒写意的表达,是不是很可爱很浪漫?

唔,不过我有几个时刻又觉得像麻雀,那就也可以看作是秋冬的一幅画了。

而且近处看,可以看到画家铅笔勾画的轮廓,仿佛离作画的场景又近了一步:

可以看到上面铅笔描的几条横线吗?

————————————————

下面这幅画,又着实让我惊喜:

惊喜在哪儿呢?就是左下角!

发现了吗?有红砖垒出的花样啊。

虽然只是简单的图样,但是依旧可以让人感受到之前住在这里的人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还有这里飞扬的点墨,究竟是燕子麻雀呢?还是纷纷落叶呢?

————————————————

再带大家看一幅

《老巷的鸽子》

这幅画叫《老巷的鸽子》,啊,那恐怕之前几幅的轮廓都是鸽子咯?

但这幅画有趣在哪儿呢?

画面左侧有一群鸽子,但是右侧还有一只啊!离群的鸽子也是吸引人眼球的,让人遐想很多故事出来。

是不是很活泼很有趣?

————————————————

刘寿祥老师的画作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真的要享受画作的美好跟有趣,还是要去现场,静静地观察哦~

期待大家都能在看展的时候获得会心一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静物画里常见石榴和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