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力一词源于佛教,是祛除烦恼、妄想,让心凝聚一处而不散乱的禅定功力。
能力是完成目标或任务所体现出来的本领,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没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定力,再高超的能力也发挥不出来。
谁都希望自己有能力,谁都不希望自己成为“猪八戒的脊梁——悟能(无能)之背(辈)”。能力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是生存之基、发展之要。
一个人没有能力,就会丢掉养家糊口的饭碗;有时人们看重能力胜过能力带来的结果。
网坛传奇女将纳夫拉蒂洛娃,有段时间状态不佳,在连续败给几个小将之后,曾经对媒体反省自己的心态:“在比赛时不敢……尽全力,因为一旦如此,就证明我完了。”
宁愿做一个有能力但不努力的失败者,也不愿做一个没能力但很努力的成功者,这种看似荒谬的心态,实则反映了人们对拥有能力的强烈渴望,对丧失能力的深度恐惧。
有能力,纵然一时失手,总有反败为胜、东山再起的底气;没能力,就是侥幸取得成功,也不免担心这只是昙花一现。
能力是潜力的现实表现。有能力、有潜力但却难以发挥的情况也是常有的。
《庄子》中有个故事堪称经典。列子为伯昏无人表演箭术。他拉满弓,在自己胳膊肘上放了满满一杯水,一箭接一箭,箭无虚发,臂上那杯水却纹丝不动。
如此神技,伯昏无人竟不点赞。伯昏无人走上悬崖峭壁,倒退向百丈深渊,直到脚掌有一部分露在悬崖之外,然后叫列子如此射箭。列子吓得趴在地上,汗都流到脚后跟了。可见,这种极端险恶的条件下,没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定力,再高超的能力也发挥不出来。
每个人都看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看重定力。
就像每个人都羡慕孙大圣,却并非每个人都瞧得起唐三藏一样。
事实上,西天取经成功,根本的是靠唐三藏的定力。
孙悟空有能力,可自由散漫,任性使气,稍不顺心就要撂挑子回花果山当山大王,要不是有紧箍咒勒着,早不知跑哪儿撒野去了。
唐三藏最窝囊,随便落到哪个小妖怪手里都是待宰的羔羊,还一副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熊样。但无论是面对强敌美色,还是刀山火海,他西天取经的信念从未有丝毫动摇。正是靠着这种九死而不悔的定力,才带领着这支取经小分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
定力一词源于佛教,是祛除烦恼、妄想,让心凝聚一处而不散乱的禅定功力。
一个人有定力,就能够不畏浮云遮望眼,每临大事有静气,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胸襟,看待和战胜面临的艰难险阻。
韧力是艰难困苦中表现出的百折不挠的毅力和耐力。
曾国藩说:“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柔相济就是“韧”,是坚强和隐忍的完美结合。有韧力的人身处逆境,压力越大,忍耐力越持久,蓄势待发的反弹力就越强劲。
美国名将巴顿将军认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临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至低谷的反弹力。
”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相信“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
苏轼断言:“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洪应明则感慨:“‘登山耐险路,踏雪耐危桥。
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坠入榛莽坑堑哉!”
平常人们称赞谁有本事,往往说他很有“能耐”。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则将“具有韧性,能熬”放在创业者素质的首要位置。
很多人行百里而半九十,就是因为缺乏韧力,最后关头挺不住,以致前功尽弃。
海豹突击队素以训练严酷举世闻名,扛不住的人可以随时敲钟退出。队员们的退出有个令人困惑的规律:极少有人在训练过程中敲响那口钟,90%以上的钟声是在结束一天训练、晚上休息时响起的,而这恰恰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心理学家给出了解释:“他们挺过了一天的训练,却担心明天熬不过去,他们提前预支了明天的痛苦,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恐惧之中,越想越害怕,最终选择了放弃!
”正如著名作家邓友梅所说:“一个人的垮,不是垮在客观压力上,而是垮在自己的意志的不坚定上。
”也许他们不知道富兰克林·罗斯福有这样一句名言:“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