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道合,更能同频共振——《你好,寒假!》读后感之一

         

        大年初四的晚上,窗外飘着鹅毛大雪。

        在橘黄色的台灯下,翻开《你好,寒假!》这本书,反复阅读着扉页上的三段文字,心底的感动油然而生,这种感动,与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时的感动一样,与我读阿莫纳什维利的《孩子们,你们好!》时的感动一样,他们有着同样的教育情怀,发出同样的教育呼唤——携起手来,一切为了孩子!

图片发自App


      读李家成教授的文章,常常被他的凝练的文字和清晰的思维所折服。这一次,仅读完导言,就深有感触。读着导言中的第一句话,“连我们自己都兴奋不已:真的能找到志同道合者,真的能进行一次独特的教育变革研究,真的能创生一个新的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心情竟也随着他一起兴奋起来。尤其是“志同道合者”这一特定的名称,令人产生许多画面感。

(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创设的是共同努力的学习场。

        我校的顾惠芬校长开始带着五(8)班进行假期生活与学期初生活研究时,我俩是志同道合者:作为学生发展负责人,我们俩频繁地交换着个人的看法;作为家长代表,我不断发挥自己的教师优势,为儿子带领的小组提供有力的支持。待在盘龙校区时,我俩是志同道合者:因为办公室紧挨在一起地理优势,我们常常就学生发展、假期生活展开热烈的讨论,从问卷调查的设计,到教师研究力的推进,从寒暑假生活的顶层设计,到学期初的假期生活展评的设计。我们不断地擦出智慧的火花,虽然偶尔也会有不同的声音,但在共同的目标面前,殊途又会“同归”,再继续出发。我的心底对她是由衷地敬佩的。从她那里,我学到了理性的思维方式,周密的工作安排,有序的推进策略,见识到了她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信手拈来的诗情才情,以及鞭长莫及的理论表达。所以说,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创设的是共同努力的学习场。

(二)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创设的是相互玉成的研究场。

        在全国微信群里,我虽不怎么发言,但我认真关注着群成员们发布的每一条信息,转发的每一个链接。成员们不停地“汇报”着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所得,“交流着”自己的学生在“寒假新生活”中的点滴成长,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互相激励。记得2017年暑假, 我们班的家长带着孩子们开展了6场读书会,就有成员提出假期的读书会有别于上学期间老师指导的读书会,可以进一步挖掘它的内在价值。在这个群里,目睹了李教授、林教授等专家悉心而真诚的指导,我认识了众多可敬的同行:“金点子专家”“高产作者”蓝美琴老师,年轻又充满激情的程露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一起研究的王怀玉老师……他们的每一次努力和实践都在敦促我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我,以便跟上他们的节奏。叶澜教授说过:“通过学习、反思、实践、创造,基于日常,不断实现自我更新。一个对自我更新没有兴趣的人和学校,是做不好新基础的。”真好!“你好,寒假!”这个项目让这样一群人“在相遇和对话中,汇聚情感的交流,颠覆传统的思维,碰撞思维的火花,激荡智慧的力量,凝练文化的传承。” 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创设的是相互玉成的研究场。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三)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创设的是高度默契的合作场。

      基于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学科,以及一二年级已有的基于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学科,以及一二年级已有的寒假生活基础,经过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我们的必做作业是对年俗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选取一个年俗,进行探究。为了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拐棍”,我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作为“探路者”。考虑到今年常州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新规,我们选定以“放爆竹”这个年俗进行研究。无独有偶,龙虎塘政府及社区为了落实这一新规,也想与学校合作进行宣传,于是组建了一支由民警、城管、家长、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宣传队。负责此活动的潘虹老师正好是我们这个学习小组的家长,她很快推荐了我们的做法,宣传队还录用了她的孩子写的宣传快板词。得知他们的活动主要以宣传为主,我又和班里的孩子们商量,策划了“新年‘新爆竹’,邀你来挑战”的活动,向全校的孩子发出挑战令,玩转“创意爆竹”,争取线上线下的共同互动。由此可见,真正志同道合者创设的还是高度默契的合作场。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好,寒假!》是这样的一群志同道合者“一字字写出来的”,“一步步做出来的”“还是从我们生命体验与理性世界中一点点流淌出来的。”真诚希望在这样有情怀的项目研究中,我们学校有更多老师,更多家长参与进来,成为更为庞大的志同道合的研究者群体。                                                             

                                              2019.2.8晚

你可能感兴趣的:(志同道合,更能同频共振——《你好,寒假!》读后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