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句中的别样韵味——《宋词精选》带来的心灵滋养

        从初中开始,我就对宋词产生了偏爱。有别于古诗严格的平仄要求和工整的对仗给我带来的古板感受,宋词的灵活多变和不拘小节更得我心,我一直都认为相比起古诗,宋词“长短句”的音律更接近人们说话的节奏,即有长有短,停顿自然。在重读《宋词精选》的过程中,我结合读本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对于几位我喜爱的作者及其部分优秀作品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此我选取了一部分阅读后的体会做一个报告。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要说我最喜欢的古代作家,那非苏轼莫属。从初中到高中,我们单从课本上就学习到很多他的作品,诸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一系列经典篇目,都成为我心目中的古诗词文的“天花板”,每每读来都觉得荡气回肠、慷慨豪迈,曾无数次为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精神上的慰藉,也是我心中“中国式浪漫”的源头,而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

        这首词是苏轼醉归遇雨的抒怀之作,借雨中潇洒徐行表现了自己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苏轼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苏轼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度成为激励我前进的一句词,短短十余字将苏轼笑傲人生、不畏坎坷的超然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豪迈不羁的同时,“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诗意美感又跃然纸上,让人流连其朦胧又通透的意境;“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为总结,既是描写当时的情形,也是描写苏轼的心境——面对自己遭受过的风雨,他只是回首一顾、一笑而过,晴雨与否都不能困住他的心绪和脚步。苏轼的这种豁达乐观使我无数次被触动感染,作为兼具豪放与婉约风格的作者,他无疑是在将豪情与细腻发挥到极致的同时,又让读者自发地去思考生活的本质。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的词其实大多数偏向于婉约风格,以写男女情爱为主,也有部分类似于《望海潮·东南形胜》的大气写景词作。相较于婉约派另一代表人物李清照而言,柳永的词更妩媚缠绵,缺少一丝清丽之感,但也自有其动人心魄之处,我认为他在刻画细节和情感上更细腻到位。在他所有作品中,《雨霖铃·寒蝉凄切》应该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首词,经民谣歌手尧十三编曲后又小火了一次。

        此词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恋人的依依惜别之作,我认为整首词的精彩之处集于上片和下片末尾。词的上片写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柳永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他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正应了自己当下的心境,寥寥数语就能将读者带入到当时的环境氛围之中,让人感同身受;前三句通过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他毫无兴致,可见他的思绪正专注于这次分别,所以词中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让人不禁叹惋;“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句,仍是写哀情,与此同时将整首词升华为更有内涵的作品,不再囿于私情和一时的景象心绪,而是将词作中的哀伤延伸到了遥远的将来,令人的悲伤和同情也无限延伸,让人能直观地体会到他的无奈与不甘。每一个字词的精细打磨与拿捏,都使得《雨霖铃·寒蝉凄切》成为极有感染力的一首词作,从而广为流传。

        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耀眼的一种文体,其魅力和艺术价值不可估量,我也只是选择了九牛一毛来进行解读,还有无数的篇目和更深层次的内涵有待我探索。现如今不少宋词篇目虽作为必学教材的内容供学生们研究学习,但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喜欢并发现其魅力所在,而是把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作任务去学习,这是我观察后发现的令人遗憾的现实。无论是诗词也好,古文也好,还是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些经典作品都极具研究价值,也都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如何转变自己的态度,用心去体会感受它们的魅力,是当代中学生大学生都需要学习的课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短句中的别样韵味——《宋词精选》带来的心灵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