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撕机带你看国宝--山东博物馆-命运多舛的蝉冠菩萨像

很久没见了。没更新的这大半年,我跑了50多个城市,将近120个博物馆和古迹。

对,就是这么能跑。会慢慢恢复更新,感谢大家的支持。

蝉冠菩萨像

1976年3月,山东省博兴县陈户镇张官村一位村民挖土垫房基时,挖出了一堆佛像,佛像们或完整或断裂,工艺各异,石材各异,但都被整齐的排列。等考古人员赶到时,佛像早已被村民哄抢一空。其中我们今天的主角——蝉冠菩萨像。出土时已经断成三截,分别被三位农民当做石料抱回家,三年以后,文管所开始对这批文物进行抢救,又过了三年才基本找齐。工作人员李少南找到抱走佛头的这家人时,对方告诉他“幸亏你今天来了,我正打算把上面的脑袋和半截身子砸了去,修整成一个圆桌面。你再晚来两天就糟了!”

这尊蝉冠菩萨像拼接完成后。保留在博兴县博物馆。彼时博物馆并不像今天一样是热门打卡地,不是十分重视安保工作。这位日后佛像的苦难埋下了伏笔。

1994年7月4日,蝉冠菩萨像被盗。但是消息只在小范围内传播,绝大多数专业人士都不知道。

蝉冠菩萨像 山东博物馆 图片来源网络

转眼到了1999年,有一天,一封托名我国著名我国佛教石窟寺考古权威学者素白的邮件寄给了社科院考古所的杨泓。邮件内有一本日本美秀美术馆的收藏图录,其中34,35页正是蝉冠菩萨像的跨页特写,随书还夹着三张纸:一张1983年7月《文物》杂志的封面复印件;一张是这期杂志刊发青州考古简报的照片,最后一张白纸上只有两个繁体字“国宝“。

杨泓正是宿白的学生,对老师的手迹很熟悉。他明确这份邮件绝对不会出自自己的老师之手,在和《文物》杂志和博兴县博物馆沟通过后,基本确定美秀美术馆收藏的这尊佛像正是1994年失窃的禅冠菩萨像。

蝉冠菩萨像 山东博物馆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年,在北京大学任客座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的巫鸿教授的牵线下,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了美秀美术馆收藏疑似被盗文物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当时美秀美术馆态度其实还算强硬,表示自己是善意持有者,且当时日本并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所以未必会归还禅冠菩萨像,至少不会免费归还。

2000年4月20日的纽约时报文章,来自纽约时报官网

于是国家文物局展开了追讨工作和美秀谈判。美秀美术馆本身是通过正常合法的途径购入的这尊佛像,购买前也查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物被盗目录并无此佛像的记录。因为在当时我们国家的相关意识还不够,文物被盗后并没有及时备案。

《纽约时报》的报道发表以后,对美秀美术馆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公约》的核心精神是:如果一件文物1970年以后第一次出现在它的国家以外,“那么一个有尊严的博物馆就不能购买它”。美秀美术馆1997年建馆开始秉承的理念是:“透过美术的力量,创造美丽、和平与欢乐的世界。”如果真的因为这尊文物而背上骂名,自然是偏离了建馆的初衷。

最终经过8个月的磋商和谈判,2001年4月16日,中国国家文物局与美秀美术馆就此事达成协议,并正式签署备忘录,菩萨像主权归还中国,但继续在美秀美术馆借展至2007年——美秀美术馆建馆10周年。以后每五年回日本省亲一次。2008年1月9日,蝉冠菩萨像荣归故里,入藏山东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和美秀美术馆也因此结成了友好关系。

这尊菩萨像也被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距今1600年。

美秀美术馆 图片来自美秀美术馆官网

1999年写匿名信的究竟是何人?

菩萨像被盗以后别说联合国不知道,连国内知道的人都不多。美秀购入菩萨像后请过一些国内专家去参观,没有一人觉得有问题,可见当时的消息根本就没有传出来。连相关人士都不知道实情,还能把仅有的一张黑白照片和菩萨像联系在一起的,肯定是一位不一般的知情者。另外收到匿名信的杨泓正是被托名的宿白先生的学生,能知道这一层关系的,必定对中日两国的文博界有着深入的了解。

然而,我们至今都不知道这位知情人是谁。

为什么是蝉冠?

头冠上装饰蝉,所以被称为蝉冠,这种样式的佛像至今仅发现两例,且都在青州龙兴寺出土,(另一件1996年10月出土于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

蝉蛰居于地下,在树上成蛹,蜕壳后又振翅高飞,翱翔天际,产卵以后死去,卵进入泥土再进行新的循环。因此在古代成为复活和永生的象征,从商代开始,蝉一直都是青铜器纹饰的重要元素。这种思想明显影响了道教,到了汉代,贵族们下葬时要在嘴里放一个玉蝉以求尸身不腐,成仙等美好景愿。

蝉纹鼎 春秋 安徽博物院藏  by 那个老撕机

另一方面古人认为蝉栖于高枝,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高风亮节,是吉祥的象征,晋人陆机著《寒蝉赋》,认为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正是君子所需的品德。故君子常以蝉自喻。这些看法深刻影响了儒家文化。

蝉冠最早出现在汉代,一般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官所戴,寓意戴蝉冠者要德才兼备,行事低调,有的还在帽子上装饰貂尾。到了魏晋时期,制度松弛,禅冠貂尾等也就成了权利的象征,逃不过被滥用的下场。

西晋八王之乱中废掉晋惠帝(就是何不食肉糜那个痴呆)杀掉皇后贾南风自立为帝的司马伦掌权时期,朝政混乱,随意加官晋爵。朝堂上貂尾,蝉冠到处都是。时人讽刺:“貂不足,狗尾续。”意思是戴蝉冠貂尾的人太多,因为貂尾和狗尾很像,貂不够用了只能用狗尾巴充数。

这就是成语“狗尾续貂”的来历。

南北朝后期,对蝉冠的使用又严格起来,唐以后,蝉冠消失。

东晋官帽上的蝉纹 图片来源网络

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吸收了儒教道教的特点。蝉冠正是其中的一个体现,蝉的生死循环,正好契合了佛的永恒和佛教的轮回观念,蝉冠的尊贵又符合菩萨的身份。蝉冠菩萨像也正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一种体现方式。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佛像出土?

佛教从西汉末或者东汉初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发展一度很缓慢,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爆发式发展。尤其是北魏,中国四大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和洛阳龙门石窟全部都开凿或兴盛于北魏时期。但是寺院有不交税的特权,于是很多农户会把天地挂在寺院名下以逃税,大量青壮年也出家为僧逃避赋役。时间长了对国家的影响不言而喻。所以过度侫佛过后随之而来的则是灭佛(当然也有别的原因)。中国历史上也经历了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柴荣四次,史称“三武一宗”灭佛运动。

龙门石窟,很多人以为佛头的损毁是近几十年的事,其实大多数都是灭佛运动的结果 by 那个老撕机

山东地区正好经历了第二次灭佛运动。公元577年,北周攻灭北齐后,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下令将北齐境内“四万所佛寺财产没收,使三百万僧人还俗”。在龙兴寺发现的大量佛像窖藏,包括已经被砸毁的这尊蝉冠菩萨像,应该是灭佛运动后仍旧坚持佛法的信徒所做的一种证明自己虔诚的行为。

菩萨像和佛像的区别。

菩萨是“菩提萨埵(duǒ)”(Bodhisatta)的简称。是佛弟子,未来佛位的继承人。释迦牟尼成佛前是王子。菩萨的形象头戴宝冠,身上装饰的华丽珠串被称为璎珞,就是按照悉达多王子的形象设计的。而佛像则没有这些配饰,佛像的头发是螺发肉髻.

下面一张图就看菩萨和佛陀的区别。

彩绘佛立像(左) 北齐 菩萨立像 (右) 东魏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 by 那个老撕机

我们下期见。

关于我:

那个老撕机  摄影师,行者,师从三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得主维托里奥.斯托拉罗先生,老司机,猫奴,够吗?我还能编。

我看过这世间许多的书,走过这世间许多的路,遇见过这世间许多的美好,错过过这世间许多的姻缘。才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撕机带你看国宝--山东博物馆-命运多舛的蝉冠菩萨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