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Java实现一个lambda interpreter

Lambda Interpreter

A λ-calculus interpreter
interpreter used Java by Pkun


我们利用自顶向下的思考方式,首先,输入是一个lambda表达式,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lambda写作\,所以输入的式子应该是这样。
(\x.\y (x y)) (\p.p)(\q.q)
那么改如何去解释它呢?我们先用常规的方法计算一下。很容易看出我们只需要把后面两个抽象带入到前面的抽象就可以了。如果是计算机做的话,上面这句话可以分解成

  • 识别出三个抽象
  • 将后面的抽象按照顺序带入到前面的抽象中

我们先复习一下之前学过的lambda演算的知识

t1 t2   # Application
 
\x. t1  # Abstraction
 
x       # Identifier

如果要一般化,第一步可以理解成

  • 计算机必须能够翻译lambda表达式中的所有项,分别是App,Abs和Ide。

那么该如何翻译出所有的项呢?我们注意到他们三个各有特点,Abs中有lambda,Application有两支,Identifier只有一个值,另一方面,注意到我们读入的是一个字符串,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从头到尾遍历整个字符串的方法,将字符串中的所有项都读出来。
到这里,我们要注意到的一件事情就是Application,Abstraction是可以相互嵌套的,Identifier也可以是Application的左右两支,最后出来的应该是一个树状的结构,到这里,我们不难想到让三个类都继承一个节点类,通过节点访问节点的节点,来遍历整棵树,避免嵌套带来的类型转换的麻烦。

我们规定一个抽象语法树,它的节点有三个,抽象,应用和原子。

既然要遍历整个字符串,我们采用枚举的方式,一旦符合某种模式,就将他归类为某种语法,所以我们需要规定一个lambda表达式中会出现的所有字符,其实也很简单,是下面六种

LPAREN: '('
RPAREN: ')'
LAMBDA: '\' // 为了方便使用 “\”
DOT: '.'
LCID: /[a-z][a-zA-Z]*/ 
EOF: null

我们将这些字符命名为Token,并且通过识别不同的Token,把一个Lambda表达式解析成一个抽象语法树。到这里,我们已经构建出一个计算机可以阅读的Lambda表达式了。接下来我们要让计算机在遍历的过程中,把整个抽象语法树构建出来。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制定三条语法规则:

Term ::= Application| LAMBDA LCID DOT Term

Application ::= Application Atom| Atom

Atom ::= LPAREN Term RPAREN| LCID

整体的思路就是不断读入下一个字符,判断它是Token中的哪一种,然后在Term Application Atom三个方法之中跳转,构建出整个树。

接下来让我们考虑第二步,也就是做beta规约的事情。其实想想还是挺容易的一件事情,因为在我们的抽象语法树里面,如果某个节点的左支是Abstraction,你可以直接把右支带入到左支里面去,替换左支body中的所有和param一样的东西。写成伪码的话应该是这样子

while(hasnext(Abs.Body)){
  if(charInBody==Abs.Param) charInBody = Ide;
}

笔者认为也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式,但是很多细节问题没有考虑,也不知道这种处理方式最后效果怎么样。按道理来说是不会出现因为两个Abs的param相同而导致代入出现问题的。接下来我要介绍老师钦定的方法来构造求值的函数。

De Bruijn index

关于De Bruijn,你可以在下面网站中找到你想要的 De Bruijn Sequence(无法查看的话可以百度百科)
用De Bruijin Index,我们可以给Abs或者Ide中的项打上自己的标签,比如说\x.\y x y 可以看成 \x.\y 1 0,但是对于\x.a 这样的变量没有绑定的时候,可能是默认换成\x. 1吧(如果博客没写错的话)。印入De Bruijn Index最主要的原因是alpha替换,lambda表达式中的符号是可以随意替换的,它并没有具体的含义,是一种假变量,就算重复也没有关系,当然,在同一个abs或者其他的一些式子之中,我们为了区分和计算还是应该将变量取上不同的名字。

当然,运用了De Bruijn Index之后,我们的前一个阶段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考虑这样的一个抽象

\x.\y.x (\x. x)

如果你要给上述的抽象进行De Bruijn转换的话,内层的x的序号应该是多少呢?我们说,它转换后应该是这个样子

\.\.1 (\. 0)

因为内层的abs绑定的变量就算名字和外层的一样,但是我们认为名字是无关的,所以应该重新计算内层abs的De Bruijn值。
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上下文存储的结构,叫做ctx,运用它我们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内外层param相同,De Bruijn不同的问题。

使用De Bruijn Index之后,当你替换了之后,你可能还存在于方法栈的顶端,意思就是被替换的Abs还没有被完全改变,这时候,有可能产生一种误解,比如下面这样:
Abs = \x.\y.x = ..1
ide = \t.a = \t.1
替换后Abs 将会在这个方法还没跳出栈之前被设置为 \x.\y.\t.1 这个时候就会产生误解,这个1到底是指的x还是指的a呢?所以我们要引入一些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t.1升序,升到\t.2,然后带入到Abs中,然后我们考虑代入的深度,因为只进行一次带入的话我们只需要考虑最外层会不会产生冲突,如果被你替换的那个值正好是最外层的值,这表明你需要再对你的\t.2进行一次升序,升到不会产生冲突,升多少呢?保险起见,我们应该升到超过它的深度,这样就不会产生任何误解。最后,我们再将一开始升序的那一次降下来,这样整个替换的过程就完成了,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这样,整个lambda解释器的基本原理就已经讲解完了,其他就是代码怎么写了,不过代码难度其实也挺小的,你甚至都不需要知道代码背后是怎么运行的,而是按部就班的按照上面所写的慢慢敲出来,最后也可以通过OJ,同时在写代码的时候,我发现也并没有涉及到是否产生误解这件事情(如果采用我上面的思路的话),因此我在想是否对于计算机来说,本来这个误解就不会产生呢?等有空的时候我会用自己的思路重写一遍代码。

你可能感兴趣的:(使用Java实现一个lambda interpr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