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阅 第三周

青木阅 第三周

有时一周没有读完的书,我会在书名后面加(一)(二)一直到(完)

《泥步修行》余秋雨

本书是余秋雨修行意义上的中国文化课题的总结,貌似也是他的封笔之作。这本书里面的文章是以前各种书里都没有的新文章,讲述了余秋雨面对人生种种诱惑的修行心得、对儒释道种种法门的认识以及人应当如何安顿自己的见解。

总而言之,看完此书,感觉的确不错,是人生阅历的沉淀。对于想了解儒释道的智慧的同学,看完此书基本上都能了解个大概,以后遇到和你聊这方面话题的人你也不会被忽悠。

余秋雨的书总算这样,既有文化普及功能,没去过欧洲、中东、中国大好河山的人读了他的行者无疆、千年一叹、文化苦旅后基本上就都像真的去过一样;同时深入文化、人性的思考常常让人获得了精神的共鸣。我想这就是余秋雨读者群庞大的原因吧。

初读余秋雨是高二暑假,去了学校旁边专卖便宜盗版书的小书店买了一本数学题和一本余秋雨全集,然后一个暑假没做几道题,把余秋雨写过的大部分的书都看完了。酣畅淋漓。

后来上网时发现好多人骂他,还说他的书只有没有文学水平的人才喜欢读,好像真正有文化的人都不屑于读。还说了好多他的黑历史,我差点就信了,可是看到那些文章都是小网站发的而且还用五颜六色的字体加粗黑他,我也就清醒了。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后来开始读木心,再后来忘记他了。直到前几天在新华书店发现他的新书《泥步修行》。正好契合我最近关于东方智慧的主题阅读。不得不说,余秋雨老师一生真是剽悍加才华开挂啊,五十多岁去中东现场考察古文明,这勇气全世界文化学者没几个有。

值得一读,如果你对那些玄幻的道家、佛家的修行、大苦大难人生沉浮智慧感兴趣的话。

《大话六祖坛经》(一)苏树华 苗春宝

这本书是《六祖坛经》原文及白话翻译加佛学主题解释,很不错的一本书。只看六祖坛经是看不懂全部的。

六祖坛经是唯一一本中国人的佛经,因为它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开示,其他佛经都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没那么好理解。六祖慧能不认识字,但是懂佛,这体现佛教的智慧。

尽管有翻译讲解,而且我选修过佛学课,但是一些地方还是不懂。当然,大家直接读原著是能读懂的,都是浅显的文言文。不懂的地方在于内涵。

这本书很有意思,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典故的源头。

此书所获,不大好表述,而且没有读完,和大家谈谈佛教佛学。

学佛不用出家,不用悲观厌世,不用吃素。

因为最原始的的学佛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开心起来。

什么意思呢?很久以前有释迦牟尼,他是个王子,可能是活腻歪了吧看到人民群众很苦啊,自己吃香喝辣也很苦,于是就想怎么才能嗨起来呢,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就离家出走去了森林里打坐,然后就获得了智慧。然后他就很开心啦,每天端个破碗要饭也很开心,还节约资源,多好。嗯,后世认为这就是佛。当然,佛不是傻子,傻子也很开心。佛和傻子的区别就是你别看他端个破碗要饭,你去问他任何事情都能得到答案!

然后好多人就也想像他这么智慧,但是很少有人想像他这样快乐。因为大多数人对快乐都有自己的定义,我学到了佛的智慧,然后去制造自己的快乐。比如我要是知道了股市规律就可以赚大钱然后逍遥啦哈哈哈哈哈哈想想都好开心。

呵呵,智慧如佛,一眼就看穿了众人的想法。

但佛是诚实的,他说,我啊,由戒入定,由定入慧,然后离苦得乐。

然后大家伙就开始跟随佛陀修行。并且获得了他们想要的神通智慧。

所以说,学佛就是这么一回事。大家没事可以看看《了凡四训》,这是中国人学佛入门经典,讲的一个明清古代人如何逆天改命的故事。

实际上,我认为佛理是从人们生活、宇宙运行中的规律抽象化的东西,叫做智慧。所以学不学佛都是缘分,都无所谓。有的人不信教,一生都活的潇潇洒洒,开挂行走,因为他们所受的环境教育以及基因传承中已经有相关智慧的习得。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坚持努力就会实现所愿等等朴实智慧。有些人为啥不努力学习然后考个好大学呢?因为他没有努力的智慧。很多人目标一致,努力程度不同,是因为接受这种智慧的程度不同。而运气、机遇呢,自然也要少很多,因为这是相伴相生的。越智慧的人运气越好,机遇越多。这个解释起来太复杂,我也不大明白,不说了。

同样的,有些人学佛也白搭。就像有些人即使天天上新东方精品班学习依然不好一样,幸福的人轨迹相似,不幸的人千万种不幸。但是不幸和不幸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一生不幸,有些人后来努力摆脱掉了。

话说回来,那些跟着释迦牟尼学佛的人后来得到他们原来想要得到的快乐了吗?答案是没有。的确,他们得到了智慧,但是并没有得到原来想要的快乐。

因为他们得到了更高级的快乐。这是怎么肥四?这就不得不读一读佛学各流各派都绕不开的一本经书《妙法莲华经》。

以上通俗化解释与佛学有部分出入,但发心为善,请佛祖不要责怪。阿弥陀佛。

《妙法莲华经》(一)

简称法华经。

讲的什么事呢,就是说有一天佛祖修炼成佛了,要往生西天,天象大变,当初跟佛祖修行的人现在也都成了菩萨、罗汉等等不同修炼等级的圣者了,看股票行情没问题,但是他们现在都不想赚钱了,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他们想要更高级的智慧——无上圣智。于是都求佛陀告诉他们无上圣智是啥以及如何成佛。

佛说,我不告诉你们。

各路神仙说,求求你就说一下嘛。

不说嘛

说嘛

不说

求你了说说吧

于是佛陀不情不愿的终于还是说了,你看,这里就比基督教高出一大截,他们流行传教士,全世界传福音,而佛教则是你爱信不信,老衲先成佛去也,溜了溜了~然而还是有这么多人信佛。

佛说,那个,其实,其实我一直都在骗你们。修炼到罗汉、菩萨这些成果其实都是假的,只是引导你们不断修炼罢了。真正的无上圣智是成佛后才能得到的。其他都是假的,不完全的。

他接着比喻:比如有个富可敌国的老人,他有一堆孩子,这些孩子在一个老房子里玩,他们对那些旧家具、破烂玩具很感兴趣。但是老房子里有蛇虫毒蝎妖魔鬼怪,一个不小心就会杀死这些孩子。但是这些熊孩子不听话,于是老人就对他们说:你们谁愿意马上跑出来,我就给他最想要的玩具。这些熊孩子于是都跑出来了。但是老人没有给他们最想要的玩具,而是给他们比那些玩具更好玩的玩具,好玩到他们之前根本想象不到。就像一个孩子本来想跑出来得到一根老冰棍,但是却得到了限量供应的哈根达斯。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佛教认为,无上圣智是一种让人获得终极满足感的智慧。佛经里写有个人想娶个美女,一个大师给他看了天女的模样,并告诉他成佛后就可以娶了。那个人立马学佛,但是随着智慧的增加,能满足他的快乐的东西变了,他不再贪恋美色,而是贪恋更深层次的东西。大乘佛教认为,佛陀获得无上圣智之前要做的事情就是普度众生。看来这能给他带来无穷尽的快乐。我学佛时间不长,到现在仍然认为菩萨之类的善人并不是无欲无求,而只是欲求和俗人不一样罢了。

当然,很多人信佛并不是为了得到金钱之类的,而是为了摆脱烦恼,比如失眠、不孕不育、负罪感、家庭灾难等等。脱离痛苦虽然也是一种欲望,但却是一种本能性的欲望。

所以凡人尊敬佛陀、大善人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是利他的,二是因为他很有智慧。

凡人讨厌魔鬼是因为他是害人的,并且很有智慧去害人。

道家一直不大兴盛,因为道家给不了大众多少好处坏处,所以即使老子庄子也很有智慧,大众对他们不太关心。当然这里的道家和忽悠算卦烧香的没什么关系。不过道家的养生之术是中医之重,值得学习。《泥步修行》中对道家各方面有精彩表述。

唉,这就是人类的本性。普度众生,众生又真的愿意被度吗?佛知道这一点,所以从不主动传佛。现代佛教僧人,也没有哪个天天要人学佛的,如果有,那他可能是假和尚。我学佛前六年每个寒暑假都跑步爬山去白云寺当做锻炼身体,寺中和尚从来没有让我学佛拜佛之类的,只是有一次问起金刚经讲的什么,他指着那种免费流通的金刚经本子第一页说,你看,佛是很简朴的,(衣食住行)很简单的: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可是他又接着说,金刚经很深奥啊,几个字都能讲一天的哦。(江苏口音,很爱笑)

那时就对这宗教起了尊敬。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文化熏陶吧。

以上个人观点及对佛典的解释是片面的、很可能存在错误的。仅供参考。

《拉普拉斯的魔女》(一)东野圭吾

此书讲述了温泉地区气体中毒谋杀案。

延续了东野圭吾的风格,从几个人不同的遭遇出发,渐渐让他们汇至一点,读者不断推理,案情终于此起彼伏的串联起来。这本书看到47%了,基本可以确定是谦子康复后报仇所以杀了那两个人,而羽原的高智商到预测各种事情的神奇也足以称为魔女。希望我的推理是对的。我估计羽原喜欢谦子。

此书重在扑朔迷离,没有白夜行那种心理压迫感,多了几分神秘感,引人入胜方面还是稍微弱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青木阅 第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