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保研后的七年,活成了一座“孤岛”

人活一世,什么关系可以保持的最长远?

答案是:没有关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现在虽然不用读那么多书本,学习却是不可以止步的。很多农村家庭的学生,读到大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不是经济上的困难,谁会放弃保研?2013年,笔者本科毕业于一所南方的一流大学,四年综合成绩第一名,放弃保研,选择了北漂。(我尽量控制一下文风走向,不要写的像劝学向善一样)

下属出身名校,领导才倍儿有面子

在一次专家论坛上,某主办单位的处级干部热情的介绍了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然后别开生面的一一介绍本单位年轻的参与者,不是博士,就是硕士……

现实社会逐步趋于精英化,任何一家大型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之一就是学历。就连公务员考试,硕士研究生可以选择的岗位机会也比普通本科生多很多。本科出身名校的学生,大多都是百十万人中的佼佼者,凤毛麟角;非名校的人通过考研,才有机会与精英共事。

时光荒芜了美好,韶华寥落。

北漂多年后,你会渐渐忘掉自己曾经的光环,你会在职场被边缘化,几年的努力,并不会给你带来生活上本质的变化。几次过年回家,亲戚朋友看待你的眼神一次比一次冷。被一个电话喊到酒场却发现别人已经吃了一半。甚至有个朋友奚落:“你不是可以保研吗?没考上吗?公务员也没考上?”作为对比,同酒桌的同学已经读博,另一个考上公务员的也在高谈阔论;同村小几岁的孩子,也已经读研。朋友的话仿佛一记耳光,一下子让你从睡梦中惊醒,你不再拥有象牙塔尖的优越感,你开始沉思,开始懊恼,开始重新选择努力的方向。

诗和远方,在巴黎铁塔,还是菜市场的案板上?

挣钱很重要,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门票。

大学毕业后工作多年,依然处于社会底层,时刻面临失业的风险,也没有信心谈对象。

活在别人眼里,最终会死在别人嘴里。

猛烈的暴风雷电让我找到了与人相处的最佳状态:不嫉妒,不迎合,有话聊,不尴尬。单纯的人因自卑而高冷。如果一群人排斥一个人,那是群体智商的跌落。这个道理在《乌合之众》中有讲到。

想写的诗,就是眼下的生活,去不了的远方,慢慢就失去了兴趣。

活成了孤岛,便要摆渡生命

有谁的生活不是通往一座孤岛呢?高层次的孤岛,吸引游客趋之若鹜;诗和远方是多数人向往的孤岛;焦虑的年轻人,内心封闭成了一座孤岛;嫁错男人的女人,把日子过成了一座孤岛……孤岛,是人生常态。

孤独的记忆,斑驳了生命的每一根经络。

潮汐汹涌,风中只留下串串印记,渐行渐远。

扁舟踏浪,用文字收拾萧索,摒弃雪落黄沙。

红尘纷乱,做自己的摆渡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放弃保研后的七年,活成了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