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追寻秦腔文化基因的力作——读焦海民《秦腔与丝路文化》

作者: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教授 郭红军

大约两个月之前,从微信圈看到焦海民先生新著《秦腔与丝路文化》出版,该著为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先生主编的“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其中一册。获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向海民先生表示祝贺和敬意,这部力作是他在与病魔抗争中完成的。海民先生现供职于陕西电视台,常自称是业余秦腔研究者,但研究成果却不输于甚至大大超出大专院校和艺术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几年前,他以一部《秦腔——1870年的转折》廓清了一些秦腔史论研究的迷雾,而今又辟蹊径,从“文化”视角着眼探寻秦腔艺术的生成和发展。虽然作者认为《秦腔与丝路文化》“非探讨秦腔发展起源的戏曲史问题,而是从文化交流、影响上,发现戏曲如何在秦地生长,以及探讨秦腔生成的土壤、环境等条件,是着眼于文化背景等层面的列举,而非厘清起源的路径”。但细读之后,我们会发现,作者对秦腔文化基因生成以及其嬗变诸要素并不是简单的“列举”,在大量文献爬梳和考证的基础上,作者力图勾勒出秦腔艺术生成与丝路文化的叠加与交融。该著是戏曲史论研究的新尝试和探索,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学术风格等给我们以很大启示,

视野上:


宏阔多元,多重观照《秦腔与丝路文化》一书,视野宏阔多元,不是就秦腔而谈秦腔,而是把秦腔置于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长河和一定地域文化中来考察。唐代长安城是秦腔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作者从唐代“戏场”着手探讨戏剧发展与秦腔文化,时空观照颇有新意。结合典籍文献和敦煌壁画,作者从唐代俗讲、唐代变文的形成和发展考察辨析,指出“变文经卷”是中国戏剧史转折的重要物证。同时,又结合对关中皮影戏的考察,进一步指出皮影“这一艺术形式是最能体现‘变’的所有内涵”,并感慨“这种初级特征的戏曲艺术形态的价值远没有被重视和发掘出来”。作者不但从文学和音乐体制上探寻秦腔的文化基因,还从宗教传播、墓葬壁画等方面考察了丝路文化与秦腔艺术的碰撞与交融,通过对21世纪以来韩城等地墓葬壁画的考察,认为“丝绸之路带来的文化交流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地区表现得十分深入、生动,再次申明中国古典戏剧正是一种文化交融的象征”。此外,作者还对丝绸之路上最早的戏曲声腔西秦腔做了扎实的文献梳理和考证,比较了东、西两路秦腔的差异,结合各种声腔皮影小戏的考察,指出秦腔声腔在小戏诸腔及东西两路梆子汇聚西安后出现了一次较大的提升。

秦腔的生成和文化基因是多元的,围绕“丝路”主线,作者从文学、宗教、民俗以及雕刻等造型艺术视角,抽丝剥茧,一一考察蕴含在秦腔艺术中诸要素是在时空维度的融合与碰撞,显示出其宏阔的学术视野。

方法上:注重史实,论从史出考察秦腔生成的文化土壤与环境及其嬗变,就其研究对象和方法来说,属于戏曲史论研究。历史学家严耕望在谈到治史方法时有一种观点,也适用于戏曲史论研究,他说“传统治史方法是要空荡荡的毫无一点预先构想,完全凭些散沙般毫无定向的零碎材料,自己搭起一个架子,自成一个体系。更明白的说,要从史料搜罗、史事研究中,建立自己一套看法。”这是一种严谨的治史、治学态度,从考证资料及资料间的关系入手,方法虽然笨拙、费力,但终可避免先入为主的想象与臆断。学者王小盾先生也认为,“学术工作,从方法角度看,它在本质上就是处理资料——把资料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海民先生正是在坚持了这种治学和研究方法,更可贵的是他不但大量查阅典籍文献,从所列参考文献来看,仅历史文献和专著就有数百册,还做了大量实践考察。行文过中,注重论从史出,句句有出处和来历,遇到复杂而难决的问题,作者则尽量多地罗列史料,不轻下论断。由于职业原因,海民先生不仅与许多民间艺人、文化工作者相熟,而且有许多考古界的朋友相交,如有新出土戏曲文物出现,必要前去考察,通过文献和文物结合的“二重证据法”研究,他用典籍中的秦腔史料与墓葬中的雕刻壁画互证丝路文化发展与秦腔艺术的关系,大大增强了说服力。海民先生还注重田野调查,这使得他经常能获取到鲜活而生动的研究资料,通过这些一手资料,还原了一些历史真实。

学风上:规范严谨,朴实厚重秦腔研究中最为复杂和困扰人的问题是秦腔的概念,史籍中的“秦腔”二字与梆子腔、乱弹、山陕梆子乃至陕西梆子究竟是什么关系,长期以来并无定论。作者在大量文献梳理以后,专门用 “秦腔剧义再辨析”、“秦腔分途发展是一个客观存在”等几个章节来探讨“秦腔”与“秦腔剧种”等问题,显示出严谨的治学风格和追求规范的学术素养。作者指出“秦腔一名,历史上是陕西以外人称呼而非本地人的叫法,后来才逐渐统一为秦地各个戏曲剧种的统称”。同时指出“秦腔是一个很宽泛和很不严格的概念,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专指流传在西北的确的戏曲剧种秦腔大不相同。明清以来,有时又与梆子腔、乱弹、西调等名称混用,其中或有重叠,或有区分,总之仍然没有被区分清楚。直至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个概念仍旧沿袭了明清时期不同著述、不同地域所赋予它的不同的含义,因此,有必要在今天使用这个概念时,需加以谨慎使用和严格区分,尤其在学术领域,如果不这样,那么就容易导致研究过程中诸多问题出现。”面对这种概念上的混乱,作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给予最大可能的界定与限制,至少在每一章每一节行文中就某个具体的“秦腔”来展开论述,避免了概念的重叠与模糊,也使读者在戏曲声腔的流动中触摸到秦腔文化基因的多元和丰富。

焦海民先生《秦腔与丝路文化》是一部视角新颖独特、史料丰富扎实的秦腔史论研究论著,该著无论从问题意识还是学术视野、研究方法、学术态度来说,都给人以启示。

近年来,秦腔史料整理和研究工作中,出现一个现象——业余研究者干了专家的事,一大批秦腔史料整理和有见地的秦腔论文、论著常常出自业余研究者之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我想很大原因是痴迷与热爱,研究者的源动力来自兴趣,无申报课题、评定职称等体制内研究者之烦恼与焦虑,容易获得心灵的自由与宁静。焦海民先生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能获得心灵自由和良好心态,应该与秦腔史料爬梳考辨有很大关系,他痴迷秦腔研究,视秦腔研究如生命,同时,秦腔也帮助他战胜了病魔,重获健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焦海民先生新的论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部追寻秦腔文化基因的力作——读焦海民《秦腔与丝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