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场中的百态人生

这是一个励志的感人故事,一段理解艺术,体会艺术家责任的记录。因为《垃圾场》不单单是讲故事,分析问题,而是解决问题。


握手


从人物分析,艺术家为苦难抹上了异样的生机勃勃的光彩。真正的艺术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亵玩而是万民同乐,真正的艺术来自生活和人性。当几个主人公看到由垃圾拼成的的肖像画时,他们脸上的喜悦溢于言表。艺术改变了他们对自我的认知。“感觉自己终于是个人了,以前都是牲口。”“我们感觉自己很渺小,但他们看我们却很伟大。”打动他们的是他们意识到了自己有了影响力,他们不再自卑,在镜头面前落落大方,可以很骄傲的说自己在垃圾场工作......他们因拾荒者的身份得以走出去。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失去这一层身份。还有,那些没有被选中的2490多名拾荒者该何去何从呢?


艺术家与拾荒者


我不知道他们不再自卑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开头那些拿着抗议条幅嬉笑的拾荒者在镜头面前为什么会这么开心。谁也不愿意待在臭烘烘的环境里,但如果不得不待在这里,他们大部分又如何做到乐观向上,充满希望呢?这是我的疑点。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离了婚的女孩,叙述看着眼睁睁自己两岁的儿子被黑色塑料袋包起来等待她认领的场景。穷苦的贫民,这是要经受多大的考验与折磨,还能活着走到现在,尽管心灰意冷,却还坚持着。但是她一直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所以当选取人物的时候,她在镜头面前不断强调自己不喜欢垃圾场,和开头那些积极向上的人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她鲜明的人格特征也因此吸引到了艺术家,最终她终于永远不用在垃圾场里工作了。所以,不管生活在何处,在别人眼中又有怎样固定的形象,人依然是立体而鲜活的存在,有感情,有诉求,于是就有了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18岁的母亲


影片中的推动力也是我想分析的点。试想臭气哄哄的垃圾车驶来,我们下意识捂鼻走开,而拾荒者迎面冲上去。这种矛盾的张力正是创作的源泉之一。除此之外,贫民窟真实和现实的反差也是一个戏剧化的冲突。口误是误解的来源。贫民窟有很多吸毒,颓废的人不假,这是真实。但镜头中的他们有清清白白地回收垃圾挣钱的人;有人被垃圾埋在废墟里大出血,20多个兄弟姐妹为他献血;有能说出99不是100这样觉悟的人是现实。真实永远是现实的渐近线,不是非黑即白。最后,几幅现代艺术的成品要在高处尽览奇观,需要俯拍;但关于人性的艺术却是贴近地面的。这个点很有意思,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又彼此矛盾。


记得中国也有一部讲述垃圾的纪录片叫《塑料王国》。同样是以垃圾问题为背景,《塑料王国》呈现的质地,与《垃圾场》有异曲同工之妙。人,是影片的主体,影片的灵魂,则是影片中那些人对生活的不放弃,是垃圾堆中升腾起的美好和希望。但看完《塑料王国》更多的是一种对现实赤裸裸的无奈和绝望。我多希望自己能穿过屏幕,从小女孩嘴里夺过那个还带着药剂的注射器。我多希望自己能带着他们好好做一次体检,因为有个人面对镜头淡然地说:不查身体了,应该是坏了,死了也没关系。我多想领趴在妈妈背上的小女孩好好洗个脸,因为苍蝇在她的脸上肆无忌惮的爬着......如果说,《垃圾场》是艺术家和拾荒者之间的救赎——拾荒者通过艺术改变了对自己,对作品的认知,悟出了“不喜欢可能只是因为不理解”的道理;而艺术家,通过艺术改变了几个人的命运。那么《塑料王国》更多的是社会与生存问题的思考:现代社会从未解决垃圾问题,只是制造了没有垃圾的幻觉。



原归正传,回到《垃圾场》,不管是“生于妓院”还是“活在垃圾场”,他们的故事与人格都不次于任何人。和这些人相比,我们的磨难和痛苦差太远了,可惜有些人也不见得比他们活的更直白,更透彻。

你可能感兴趣的:(垃圾场中的百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