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在这片拥有14亿人口大国,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国哲学,学着儒学思想,上下五千年,多少中国人受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起床开始在大脑不断的涌出中国哲学的脉络,哲学就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从诸子百家到明清董仲舒到王阳明。中国人更多是依赖于伦理,古代人过年祭拜是祖先。就像孔子所讲的“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按照中国的传统,圣人应该具备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是苏格拉底,把伦理、政治、反思和知识都融合在一起。
中国哲学有几个特点:第一是中国哲学基本时和政治有关,内圣外王,当你能够对自己内部超凡入圣,兼济天下。第二是知识和品格不分开,一个人做学问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好人,而不是把明和相分开。第三是表述简介言有意而意无穷。像中国画或者是中国的诗歌简简单单几十个字就能把一副特别有想象空间的画画出来。
中国哲学的源头就是诸子,这个诸子是怎么来的?司马迁的爸爸叫做司马谈,他把各个学派做了一个分类: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刘韵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四个门派: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收集民间各种做法)。儒家出于文士,墨家出于游侠之士,豪客。道家出于隐士。名家出于辨者。阴阳家出于方士(阴阳符号)。法家出于法术之士。
首先孔子,孔子在春秋时期对于整个国家做出的贡献,孔子曾经夸奖“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矣”如果没有管仲,我们这些人都披散着头发,衣服都朝左边开着襟(野蛮人),他讲“仁、义、忠、恕、正名、知天命”等等
墨子是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墨家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完全可以进行军事行动,首领就是巨子,就是大师。对于本团体人员具有生杀大权。墨子就是这个团体的第一位巨子。为宋国遭受出国的入侵威胁而组织防御。
楚国把宋国包围,墨子一个人跑去见楚国的主要指挥官或者工程师叫公输班。公输班有人说就是鲁班。两个人开始推演,说你打算怎么攻?好,墨子说我这样防。那你这样攻,那我这样防。公输班说的每一种进攻的方式,墨子都有一个防备的方法。这时候公输班冷冷地说了一句,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攻进去,但是我不说。然后墨子笑了一下说,我知道你要用的是什么办法,我也不说。然后墨子去跟楚王说,你看,他的意思就是把我杀了就行。他把我一杀,那不是就能攻进去了吗?但实际上我来之前跟弟子们已经把这些东西全部都布置清楚。所以你即便是今天杀了我,你攻进去,一样全部都做好了准备,所以没用。后来楚王撤兵,墨子我们经常讲他叫摩顶放踵。一天到晚热心公益事业,到处跑,跟人家讲兼爱,非攻,不要打架。
墨子的成名是靠他反对儒家来的,为什么呢?他说儒者有四个特别讨厌的事儿,第一个就是儒者不相信天地鬼神,结果导致天鬼不悦。就是孔子是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凡是你问孔子说一个人死了怎么办?他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从来不说这个鬼神的事儿。不信鬼神那会导致天鬼不悦。第二个是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还要守丧三年,浪费了民众大量的财富精力。墨家说太浪费了,干嘛花那么多钱在这种繁文缛节上?第三个是儒家叫盛为声乐,以淫愚民。少数的贵族能够享受这种音乐的这种奢侈的享受,也是导致社会浪费,然后分化。第四个就是儒家主张宿命论,造成民众怠惰顺命。孔子不是讲过吗,说不信命,无以为君子。我有天命。但其实你发现这里边挺矛盾的,表面的矛盾是什么呢?就是墨子他说我要信鬼神,按理说信鬼神的人,你才应该更多地去搞葬礼,更多地去祭拜。儒家不是不信吗?不信怎么变成了反倒去做这个繁文缛节的这种祭拜呢?
事实上就是丧葬祭祀在古代受到重视,起初是源于对古神的信仰。儒家重视丧葬礼仪不是由于信奉鬼神,而是由于重视去世的祖先。可以说儒家重视礼仪是一种诗情,而不是出自于宗教,所以这种看起来表面矛盾的地方并不矛盾。
墨子的观点其实也没有自相矛盾。他论证鬼神的存在是为他的兼爱理论做主张的,而不是对超自然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在《明鬼下》墨子认为世上所以混乱是源于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如果都能够信鬼神的话,这个世界会好管很多。所以墨子他们这个理论是建立在对于鬼神的信奉之上。
墨子有几条最主要的观点,第一个就是兼爱。他认为不分高低,互助友爱。有点像现在的帮会组织,一旦加入到这个组织当中以后,我们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个很明显你能听出来,这是来自于底层人民的呼声。所以墨子和孔子之间的区别就是孔子他们是有点贵族背景,有点贵族血统,有点知识分子的这些人。而墨子代表着吃苦的这些劳苦大众,这些劳苦大众们就希望说我们简单点,我们信鬼就好。只要你相信有鬼神,我们就能够互相兼爱。人无等差,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互相帮助的帮会。
第二个就是天志,明鬼。他认为一切东西要听老天,要举头三尺有神明。有敬畏,你才能够有规矩。还有一个就是非攻,他反对暴力,反对暴力的方法是通过国家的暴力来实现。这个一点都不矛盾,人类的暴力行为大幅下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的出现。当国家这个巨大的暴力集团出现,你发现没有人敢再有大量的暴力。因为过去是你不杀我,我就杀你,这个宗族之间的杀害或者是部落之间的杀害是更加严重的。有了国家的这个大暴力集团,其实暴力的水平是大幅下降。墨子是兼爱、非攻、天志、明鬼。他是第一个反对儒家的人。
道家第一阶段是杨朱。这个很奇怪,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会知道杨朱跟孟子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而道家的第一位应该是老子,老子是比孔子年纪还要大的人。据说孔子还去见过老子好几次,向老子求教。《老子》这本书压根就是后边的人写的,为什么呢?《老子》和《庄子》的这些书里边都出现了大量的杨朱思想。杨朱的核心思想是被保留在了《老子》和《庄子》东西里边的。尽管杨朱是跟孟子同一时代的,但这可能才是道家的第一阶段。后来慢慢有了后人托老子之名,托庄子之名所写的《老子》和《庄子》
杨朱最有名的东西是什么呢?拔一毛而立天下,无不为也。有人问他,这书里边真的有记载的,说把你腿上的那个汗毛拔一根下来对整个社会都有好处,你干不干?杨朱想来想去说这事干不了。
那为什么这件事情对《老子》和《庄子》有影响呢?你看《列子·杨朱》篇当中记述了,据说是杨朱的话,他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这个思想有点像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看不见的手,每个人都只需要为自己负责。每个人都不要说自己为社会,为别人做什么,只要为我自己负责,这个社会其实也就长治久安了。他是这么一种出发点。
比如说《老子》十三章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一个人把自己的一个人自己的行事为人看成比得天下更贵重,这样的人反倒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如果一个人能够珍惜自己,甚于贪爱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在《庄子》当中,养生一篇里边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身,养亲,可以尽年。”老子和庄子里边所说的这些话,都跟杨朱的利己,重物轻身的想法是相关的。古代的考证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没有可能杨朱的这些东西是学了老子的东西来的?
道家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杨朱为代表的保全生命。他的方法是逃避,不去奉献,也不去争,逃避的方法最能够保身。第二阶段是老子,老子发展的核心是什么?了解规则,了解这个道,了解了这个规则以后循着这个道去做事,能够保身。道家永远追求保身。到了庄子,庄子说你们这样做也都不行,用我的方法叫“齐万物,一死生”,要重新看待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追求有限的快乐,也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齐物论》搞明白,你就会发现没有那么多所谓的快乐和痛苦。快乐和痛苦在站得更高的人看上来其实都差不多。庄子用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甚至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连死生的分界都不是那么清晰。这是道家的三个阶段。
在了解杨朱之后出现一个诸子,是理想主义的儒家叫孟子。为什么孟子是理想主义的儒家呢?孟子所说的所有的话都是追求一个特别棒的大同社会。总是给这些各个诸侯王说,一定要民贵君轻。“人性本善”,人性本善引发了无数的争议心智。甚至连现在大众辩论会还在讨论,到底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事实上根据梁淑敏先生的讲法,孟子说的人性本善是指什么呢?是指一个趋势,不是一个状态而是一个趋势。人性是有一个向善的趋势的。孟子说人性本善,为什么呢?“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知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就是仁义礼智,“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讲人之四端,就是性善说。
性善说是孟子做一切东西的一个基础,他和墨子有着非常深刻的矛盾。孟子批评这个杨朱和墨子,孟子当时讲“天下不归于杨,便归于墨。”那时候的年轻人都是在跟着杨朱和墨子学习。一个的观点是特别极端的公益者,帮助别人的人,什么都不要的人,一个是特别极端的利己者。你发现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极端的人就容易得到传播。因为极端的观点符合老百姓的追求,老百姓觉得我听得懂,这个很容易理解,而且很容易感召他人。最难的是中庸之道,你要让大家掌握到这个合理的平衡的位置。这个中庸的地方是非常困难,也就是我们在王阳明哲学里边深入阐释过的那个薄厚的问题。
儒家就要讲究有这个薄厚,而在墨子那边看来没有这个薄厚,墨子看来要兼爱。如果这个人完全没有薄厚的话,他还有什么父亲,他就没有这个伦理道德了。孟子还有另外一个角度,因为他整天跟梁惠王,跟齐宣王在一起,他是有着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孟子的政治抱负就是他认为民贵君轻,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甚至有人说这个暴乱,暴乱行不行?孟子说如果我们诛的是桀纣这样的人,这哪叫暴乱,这是正确的事。所以这个人的思想当中有很多革命性的想法。
孟子还是心学之端。王阳明就是接续孟子血脉最重要的一个人,原因就是孟子有神秘主义的修炼方法。他说吾养吾浩然之气。他能够养浩然之气,这个浩然之气是什么呢?其实在王阳明那儿就是关心。孟子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没别的,把你放逐在外面的那颗心给找回来。这其实就造成了后续陆象山和王阳明的这个心学的一个根基。理想主义的儒家孟子。
另外一个学派叫名家。名家特别有意思,比如说名家有几个著名的人,一个叫邓析,一个叫惠施,还有这个公孙龙子。公孙龙子就是说白马非马,为什么白马非马呢?他牵着一匹白马要过关,那个守关的人说,这个地儿只能走人,马不能进。然后公孙龙子说白马非马。这人说白马怎么就非马,白马也是马。
假如说你要买一匹马,我给你牵来黄色的马、红色的马、黑色的马应该都可以。你说我要买一匹白马,我给你牵来一匹红色的马,肯定就不行。所以白马就不是马。那个守关的人傻了,他说有道理,然后他牵着马就过去了。看起来是诡辩,看起来特别奇怪。但实际上这个时期,如果把名家的这套东西好好地发展下来,中国人可能能够培养出一套西方的逻辑体系来。他把名和相分开来对待。比如说离坚白,说一个石头又硬又白。他说那什么是白?什么是硬?有没有一个东西脱离了这个石头依然是硬,这个硬是不是一个特殊的属性?
还包括研究飞矢不动。论证这个飞的箭头没动,那你说这怎么论证?一个箭头,人在那儿射,怎么会没动呢?明明看着它动了,过去了。好,跟你讲,这个箭头在某一个点上,肯定在那一个位置出现过。在那个点上一定在那个位置出现过,在那个点上的那个位置,这个箭头就没动,它是停在那儿的。然后到了下一个点,下一个位置,它又停在那儿了。所以这个飞矢是不动。
惠施在《庄子》里边出现了很多次,因为惠施跟庄子是好朋友。两个人在桥上看鱼,庄子说这鱼真是开心,一看这鱼游得就好开心。惠施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鱼,你咋知道鱼快乐?庄子一听,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之乐?名家没有在后来被彻底地抛弃,名家的发展很有可能会给中国人带来逻辑的思想。因为他们就是在研究逻辑,研究定义,研究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三段论。
另外一个更加熟悉的学派,就是老子。老子被冯友兰教授认为是道家的第二个阶段,他的方式和之前杨朱的方式有了进步,为什么呢?他给这个世界找到了一个起源叫作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他把道作为整个世界的发端,没法命名它,所以说这个东西是无名的。
老子的哲学核心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他会找到一个无名之道呢?道作为万物本源,无从命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它。又想要表达它,便不得不用语言来加以形容,称它为道。道其实不是一个名字,称道为道和我们称一张桌子为桌子是不同的。当我们称呼一张桌子为桌子的时候,某些属性使我们可以称它做桌子。称道为道的时候,不是因为它有某些可以名状的属性。这个名词只是一个指称或用中国哲学惯用的词语,它是无名之名。强名之曰道,实在没法叫它的名字,给它起了个名叫作道。
这个东西是什么呢?不知道,无形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就这么一个东西,然后一切的事物都是遵循着这样一个道的规律在发生,老子第一个最大的见解。西方的宗教都是以神造世界为前提的。有一个万能的神,来造这个世界,成为了一个不可追问的命题。你问他谁造了神?这问题不能问。
在道家里边,比神造这个世界要科学一点。来自于一个道,一个规律,从这个规律开始慢慢衍生出来。在老子所衍生出来的一个中国人至今都依然影响最大的一个哲学思想,就叫作反者道之动。什么叫反者道之动?就是物极必反。我们中国人都经常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就是反者道之动的一个核心的反应。这是一个不变的规律,但问题就是那个极在哪呢?就是物极必反,什么地方就到了这个极,什么时候就知道命运该开始扭转了?这个是很难界定的。不能够界定这个东西的话,会发现这个反者道之动其实没什么用。老子界定这个极的特点是从人的态度上来的,就是谦虚这种态度是保持着检验你是否到了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老子讲自己说吾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什么叫不敢为天下先?其实就是谦。
慈、俭、谦是保身的非常重要的原则。有了这三个东西,你就能够让自己的身体得到保全,不至于受到特别大的伤害,物极必反。老子归纳的这个自然法则,《道德经》58章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2章说,少则得,多则惑。23章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43章中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42章中说,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所有这些看似反论的话,只要人们懂得了自然的根本法则,便知道不是反论。只是常人不懂得自然法则,便觉得他们真是难解。老子在41章中曾经讲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一个厉害的上等根器的人听了道马上去做。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等人听了以后也相信也不相信,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下等的人听了这个道的说法会觉得好奇怪。什么柔弱胜坚强,什么故欲取之,必故予之,这都不对。所以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究”,骄傲就是一个人的进步达到极限的标志,它是任何人首先要力戒的事情。
极在哪?极在于人对于这件事情本身的态度。保持自己谦虚,老子所提出的保身之道。为人处事方面,《道德经》也是有很多的贡献。慈、俭、谦三宝。知常曰明,要知道常,那么这个常在哪呢?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老子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不求全,不要做到极致。凡是一个事做到没有余地,没有分寸,在老子看来就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这个思想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非常大,到现在为止。
从政治理论上,老子最大的贡献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和法家的无为而治以及庄子提的无为而治都不一样。老子讲的无为而治是无为而无不为,叫治大国若烹小鲜。什么叫治大国若烹小鲜?煮一锅小鱼,这个小鱼比较难做,为什么?小鱼你只要一翻动它,它就烂。所以在烹这个小鲜的时候你最好不要动它,你不动这个鱼,这个鱼就会比较完整的能够烧出来,品相就很好。治大国若烹小鲜,翻译成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少折腾。不要让老百姓一天到晚地折腾。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每个人都是虚其心,实其腹。吃得饱饱的,脑子里边空空的,好好过自己快乐的日子。常使民无知无欲,非常愉快的一种状态。老子的基本几条贡献,这方面实在是太深了。把《道德经》要能讲明白,很了不起的一件事。
道家第三个阶段就是庄子,庄子是中国人的安慰剂。据鲍鹏山教授说,中国古代的儒生去考试的时候,考中了就看《四书》,考不中就从枕头底下翻出《庄子》来读一读。庄子在安慰国人的灵魂。比如说孔子从来不提关于生死的事,导致中国人都怕死。中国人普遍怕死,从孔子那开始就没有告诉我们死了以后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死了以后到底去哪儿?
庄子不一样,庄子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翩翩然,到处飞,飞得很愉快,然后这时候突然之间惊醒过来了。这种梦大家也都做过的,我们也做过自己飞的这种梦,我们做完就完了,但是庄子他爱思考。他说究竟是我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那个蝴蝶做梦变成了我?今天在这一醒过来,那个蝴蝶就死了,那改天那个蝴蝶要是一醒过来,我就死了。究竟是蝶梦庄周还是庄周梦蝶?多浪漫,他把死亡的解释变成了一个转化。你从这个世界转化到另外一个世界去。甚至儒生考不上,读《庄子》非常愉快,为什么?庄子是你让我当官我都不去,你要让我当官我赶紧跑了。先洗耳朵去,说你这话说的我耳朵脏了都不听。道家的这种想法。
庄子在《逍遥游》里边探讨的核心精髓是什么呢?如何去得到相对的快乐。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一飞就飞好远,鲲鹏展翅。有一个小鸟从这个枝头跳到那个枝头都觉得很费劲,都要使劲才能跳得过去。但是它们俩依然都有各自的快乐,要知道这个相对的快乐是可以得到的。
庄子也讲无为而治。他的无为而治里边是说有一只鸟,有一个很漂亮的鸟飞到了鲁侯的宫殿里边。鲁侯一看说这么好看的鸟,太棒了。把它赶紧放在那,给它上供,让它吃肉,给它周围演奏音乐让它听。鲁侯把它当做一个贵宾来对待。看起来是非常好心好意地对待它,结果过两天那鸟吓得就死掉了。
庄子讲的无为而治是什么呢?不要用自己想要的方法去打扰它,你要保持它自己本性,让一个东西依循自己的本性去生活。它是一只小鸟,就让它在林间跳来跳去。它是一只大鹏,就让它展翅高飞。依循它的本性生活,这是最自然的东西。不要把自己喜好的东西强加给他们。很多统治者其实就是像鲁侯养鸟一样,觉得这样是对你好。我们做一个这个事,我们做一个那个事,结果把老百姓折腾得苦不堪言,这是庄子所讲的无为而治。
对死亡的态度,是最值得借鉴的,叫以理化情。庄子老婆死了,惠施来看他,发现庄子坐在那拿那个盆敲歌,唱歌。惠施就斥责他,说你也不至于这么高兴吧?你这老婆死了,你这表现何其过分,问他。庄子说其实我也难过了,之前也觉得挺难过的,然后我难过哭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想明白了一个事。我这个老婆没有出生之前,其实她是没有的。她原来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这个人,她出生了以后才有这个人。她已经经历过了生活中这么多的快乐,长大,跟我结婚。现在死了,她无非就是回归到了之前的状态而已,而且她整个人都自由了,也不用受这个病痛的折磨。那我干嘛要生气呢?干嘛要难过呢?生气难过不是在与这个天理循环在做对抗吗?想明白这件事了,于是鼓盆而歌,叫作以理化情。
读书的目的在就是以理化情。当你对道理明白的更多以后,发现你的情绪就不容易那么激动。反过来你看,我们经常听到有一些悲剧。比如说一个小孩子受了委屈,跳楼自杀了。一个农村的妇女因为被丈夫冤枉了,或者被同村的人骂了几句,回家打开敌敌畏就喝了。为什么气性都这么大,为什么大家都会对于被人给予的反馈如此的在意,还有人甚至为了5块钱去把人杀了。
为什么大家都暴力的情绪这么多?因为我们所知道的理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我们的情就变得无比地泛滥。庄子讲以理化情,连死亡这样事情他都能够坦然地对待,就是读书的妙处。《庄子》的第三大贡献是以理化情。
第四个就是如何形成至乐?大鹏能够展翅,小鸟能够在林间飞,这都是有限制的快乐。他听说列子御风,列子有风就能走。就跟今天的那种无人机一样,不需要任何装置、设备。风一来,摇着扇子就飞走了。这个人该是无比自由了吧?就算是能够御风而行的这个列子,他依然还需要依赖风,总是有一个东西要依赖的。
真正的至乐是什么呢?当你能够做到不依赖一个东西的时候,才能够达到人生的至乐。《庄子》里边真的是在不断地探索,人怎么样能够变得更加的快乐,更加的自由。庄子在这里描绘了他理想中达到至乐的人,完美的人,心灵自由的人,真正的圣人。他能够纯然快乐,超越了普通事物的界限,还超越了我与世界,我与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这就是说他超越了我,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与道合一。道无为,而无不为。因为无为,所以无功。圣人与道合而为一,因此也无功。圣人治天下,让世人自由自在,自由充分地发挥所有的才能,庄子认为至乐的境界。
根据了解的这些古圣先贤,来对比一下,孔子是有点接近。孔子的核心精神第一位的就是乐。他无论是绝粮于陈蔡还是这个周游列国,到处遇到危险的时候,他总能保持内心的喜悦。这个喜悦的感觉其实就是不依赖的一种快乐。那还有就是释迦摩尼。释迦摩尼了悟明白,连我这个东西都是假的,自我是一个假合的结果,你执着于自我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于是不执着于自我,依然能够法喜充满。
《庄子》所描绘的,什么样的人是一个至乐的人。《庄子》还讲到人的观点的有限性。在《齐物论》里边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太拗口了。说没有什么不能辩论的事儿,所有的观点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自然有许多方面,于是对同一个事物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观点。《齐物论》里边的一个核心的贡献。
从更高层次上讲,《齐物论》说“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什么意思呢?从桌子的角度看,是建造。从树的角度看,是破坏。叫它建造也好,叫它破坏也好,都是从有限的角度看它。从道的角度看,则建造和破坏都是相对的,都没有绝对的意义,因此无成也无悔。为什么庄子特别能够安慰人?考上了是件好事,考不上也未必见得是个坏事。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从道德角度讲,人生当中的各种得失看起来就特别小了,而当我们计较于一己的观点所看到的得与失,就会把所有的痛苦放大。
庄子是我们中国最早的心灵按摩师。他写文章特别有意思,特别的豪放,经常会用很多不靠谱的比喻。经常写同人小说,中国最早的同人小说就是庄子写的,他的主人公就是孔子、颜回这些人。实际上压根不可能,瞎编的,把道理讲明白了。这是大家都很喜欢的庄子。
墨家也就是明墨,明墨这一派依然是继承了墨家,又融入了明家的明相思想。他们更多地去追求逻辑,追求推理,没有成为我们中国的主流学派。
现实主义的儒家。理想主义的儒家是孟子,现实主义的儒家是谁呢?就是荀子。荀子是鲍鹏山先生在《风流去》特别讨厌这个人,说荀子把儒家嫁了,嫁给谁呢?嫁给了秦国。因为荀子需要把他的理论得以实践,他认为整个世界之所以这么混乱,是因为没有圣王,需要打造一个圣王出来。圣王能够把整个天下大一统。
荀子到处周游,那时候的儒生是不进秦国的,因为秦国刑罚太狠,秦国的名声不大好。就是各国家人都是有点文明的,秦国商鞅变法,完了以后一个搞农,一个搞军事,商鞅的残暴的那个手段也确实是令人发指。老百姓日子过得特别糟糕,甚至很多人为了吃饱饭宁愿进监狱。大街上很多残疾人,因为他动不动就削人鼻子,砍人腿,砍胳膊什么的,那时候儒生是不愿意进秦的。
荀子去了秦国以后一下子放下了成见,说秦国太好了,将来能够统一就是他们。这就是圣王,国力无比的强大,他把儒家介绍到了秦国。荀子跟孟子最根本的分歧,这俩人都见过,这俩人应该都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都讲过学,可能都跟国王们打过交道,但是两个人的矛盾特别深刻。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其人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的善是装出来的,是人为出来的。
荀子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说人性虽恶,人有智。就是人聪明,这个聪明导致人会慢慢地向善,人是有了一个恶的发端。如果你不管孩子,这孩子可能会变得特别的坏。如果这个孩子学会了说我得有组织,我得跟大家融为一体,我有智慧,我得活下去,那么他慢慢地开始训练善的这一端。荀子在乎的是管理,在乎的是组织。经常会听到荀子有这样的名言,他说“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这就是管理学,就是上级领导如果喜欢提炼纲要,所有的事就都有人管了,上边的人如果什么事都要管,你就会发现很多事都没人干。
荀子培养了两个非常著名的学生,一个叫李思,一个叫韩非。为什么从荀子的底下会培养出法家的人?很明显它的前提条件就是人性恶。人性恶所以就需要通过管束来管理他。
法家韩非子。韩非子里边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叫守株待兔,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为什么会出现在《韩非子》?非常重要的一个小故事,为什么?韩非子说,你们一天到晚地都觉得儒家的东西可以,觉得道家的东西可以,说要用礼仪治国。错了,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的老百姓没有特别多的物质,人们简单,没有物质。只需要有礼乐,有规范,有互相辞让之心就够了。现在不一样,社会高度发达,这个社会已经出现了这么多的财富,有这么多的人觊觎别人的财富和地位。如果你还用孔子所讲的那一套,或者周公所讲的那一套来治理国家,就叫守株待兔。守株待兔原来是讲这个事的。对于他们来讲,治国之道没有别的,法律。韩非也讲无为而治,他讲无为而治什么意思呢?他说作为一个君王,你什么事都不用干,为什么呢?一切东西都是通过法律去干,一切东西自有律法,有这个律法就让这个系统自动去运转就好了。跟我们现在的这个管理学里边有一句话,叫什么叫管理者?管理者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人。只需要把这个政策制定好了,让别人去完成工作这叫无为而治。
怎么知道哪个人能干什么事呢?他说所谓的识人之术最重要的是监察。需要派很多人去监督、去考察、去反馈。最重要的是赏罚二柄,就手里边有两个最重要的武器,一个是赏一个是罚。用这样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就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听起来很有道理。
法家会觉得说很先进,听起来是比孔子的先进。会发现中国自古至今,包括商鞅在内,包括韩非在内,包括李斯在内这些人,凡是倡导法家的没有一个人有好下场。为什么?孔子早就说过了,叫“放于利而行则多怨”,就是法家用赏用罚这两个东西磨灭了意义。
孔子为什么大家尊敬他?因为孔子跟很多人讲的是意义,讲的是理想,人是需要理想和意义驱动的。当一个管理者甚至连国王都变成了只有赏和罚这两个工具的时候,痛恨就会油然而生。就会有特别多的人互相憎恨,会导致这个国家变得更加的紧张。纯法家的方法几乎没有特别能够成功的。有没有觉得我们的祖先很了不起,各个门派都在不断探索怎么样能够对这个国家更好。要知道,这就是发生在春秋战国那一段时间就产生了这么多相当有见地的理论,这还没完。
冯友兰教授在这些家之外又加了两派。这两派很重要都是儒家的,有一派叫形而上学的儒家。理想主义的孟子,现实主义的荀子。还有形而上学的儒家,形而上学的儒家是什么呢?研究孔子会发现孔子很少说形而上的东西,但是这个形而上的东西在儒家当中其实是很有地位的,在哪体现出来呢?就是从《易传》和《中庸》当中体现出来的。
《中庸》冯友兰教授说没有证据能够证明,确认是子思编撰的。儒家也提到了他们的道,儒家的道和道家的道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儒家的道是多的,道家的道是一,道家的道和儒家的道不一样。道家的道就是一个道整个世界的起源,是一个说不清楚的东西,强名之曰的东西。而儒家的道其实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规则,比如说为君之道、为臣之道、侍亲之道、朋友之道、事业之道等等。这些道就是一些指导性的方法和原则。
儒家的道更接近于方法和规范。在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你需要秉承什么样的方法和规范去做这样的东西,儒家对于道的理解。在《中庸》当中最重要的几个概念,中与和,庸与常,名与诚。什么叫中?孟子描述孔子的时候,他说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称颂孔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把握这些程度都把握的恰到好处。该当官就当官,该出走就出走,该干什么时候就干什么,不强迫,不勉强。
《中庸》第一章就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的感情还没有迸发出来的时候,内心里无所谓过分或者不急,这时候成为中。当人的感情倾泻出来而保持恰如其分,这时候也仍然可以被称作中。中庸在孔子看来是一个特别高级的做法。
和是什么呢?晏婴有一段讲的特别好,就是晏子。晏婴给楚王介绍这个和,他说譬如说调一个汤羹,这个汤羹里边需要有水,需要有面,需要有鱼肉,需要有作料。然后需要有这个胡椒粉,撒上来,然后加上火,慢慢地搅搅搅,形成了一个新的东西叫作汤羹。这个过程就叫作和。
君子和而不同,用很多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能够把它做成一碗崭新的、有味道的汤羹,叫作中和。同而不和是什么呢?就譬如以水调水,就是大家都一样。同而不和把很多水搅在一起,这么搅来搅去地煮,你很难煮出一碗汤羹来。只有这些不同的东西相互包容、相互融合,才能够产生出新的东西来。从儒家的角度讲,中与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庸与常,庸是普通和寻常,差不多就行了或者不要追求太高?最重要的一点是合适,中庸是一种极致。孔子说吾未见中庸者也,就很少见到一个能够做到中庸的人,是一种合适的极致。考试考一百分算不算合适呢?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对待,你能够考一百分不要吐血,这就是合适。为了考一百分去逼着孩子头悬梁、锥刺股,累到吐血了。孩子考完一百分再也不学习,厌学了,这就不合适。合适的度是非常难以把握的。
明与诚,明与诚是引发了宋明理学家的很多研究。《中庸》第21章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人如果真正懂得了普通寻常生活中吃喝,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他就已经是一个圣人了。一个人如果把他所领会的都付诸实践,他也就是圣人。人只有在自己的实践中,才能懂得这些普通寻常事的真正意义,也只有真正懂得了它们的意义才能做的完美。一个人如果力求完善自己,他就会看到为此他也必须同时完善他人。一个人如果不关心别人的完善,自己便不可能完善。儒家把人心提高到天人境界的途径,它与道家所主张的“气绝之时,其万物亦此生矣”的做法不同。
儒家的途径是通过爱的延伸,使人心得以超越我与他人的界限,也超越了我与物的界限。到最后一个追求修养的儒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与天地同参。人和与天地合其德,能够像天地的道性一样去要求自己。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如果能够学会天地的德性,慢慢地就能够做到与天地同参。
一个小小的分支门派,国平天下的主张。来自于《四书》当中的《大学》。能够进入《四书》,肯定有它的依据的,告诉我们求学的一些依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人做的三纲领,八条目。这个三纲领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实际上这三纲领就是一纲领,就是要做到在明明德。八条目归根到底也就是一个核心就是修身。明明德和修身其实是一回事儿。修身的内容就是在明明德。几个思想最后归结为一个中心,就是儒家的中心思想。
谁把这事讲的最明白?王阳明讲的最明白。他说在明明德,就是你要知道致良知的良知,当你把明德找到了以后,良知便有了。有了这个良知,致就是一贯,把它贯穿下去,用在生活的行住坐卧当中,日常起居当中就是儒家的道。在任何地方都化身为做这件事情的道,也就是我们能够真的参天地之化育。
中国哲学当中的诸子百家,从孔子开始,孔子、墨子、老子、孟子、庄子,还有法家的韩非子,还有荀子。包括《中庸》和《大学》。中国哲学史家和哲学家是两回事,就研究哲学史的人未必是哲学家。要想真的把这些哲学搞明白,光读哲学史是不够的,还应该去把原著拿出来好好读一读《论语》《老子》、《庄子》、《孟子》、《荀子》。随着读书不断地深入,研究学习
为什么儒家会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学术的宗派?道家和佛教又是怎么样在后来不断地崛起,影响了大量的中国人,一直到王阳明心学的产生。
诸子百家里边孟子曾经做过一个预言,说谁能够一统天下呢?孟子说“不嗜杀者可以一统天下”。将来一统天下的人,一定是一个不喜欢杀人的人。但是特别不给面子的是,统一中国的竟然是秦始皇。这个人不但喜欢杀人而且还焚书坑儒。孟子的预言错了吗?实际上也没错。为什么呢?秦朝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整个秦朝的统治维持了不到十五年就被推翻。登上历史舞台的真的是一个不嗜杀的年代,就是汉朝。
汉朝所出现的第一位大哲学家,冯友兰教授把他称作是汉帝国的理论家,叫董仲舒。董仲舒写过最有名的书叫《春秋繁露》,《春秋繁露》怎么写的呢?据说董仲舒是把家里的窗帘垂下来,三年不朝外边看一眼,保证自己每天连窗外的风景都不带看,每天就这么一直写,一直写,写了三年时间,写出《春秋繁露》。
董仲舒讲学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叫“下帷讲诵”,他和他的学生之间不见面。在面前垂着一个帘子,学生在帘子外边,他在帘子里边这么讲颂传授。《春秋繁露》在学术史上是有着相当的地位,开创性的一些见解。董仲舒对儒家的贡献是很大,说服汉武帝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要感谢汉武帝,为什么呢?汉武帝他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他不像秦始皇那么极端。秦始皇来干这个事,搞不好就是把别的书全给我灭了,然后就剩这一本。可能又是一种很糟糕的状态。汉武帝是说我们官方推荐是这个儒家的书,提倡大家都学这个,但是其他的书也允许它存在。
《春秋繁露》这本书被冯友兰教授概括为是五行阴阳家与儒家的合流。董仲舒一边研究儒家《春秋》。《春秋》对于他启发和暗示实在是太大,孔子是那段时间的统治者。整整几代的统治都是孔子做出来的,匪夷所思。然后他又结合了阴阳家,阴阳家最大的影响是反映在董仲舒,他认为人和这个天简直是一回事。上天造出这么一个人出来,人只有这么小一点,五行俱全。和天的架构几乎是一模一样,所以他特别追求天人合一。比如说四政,一个国家有四种政策,庆、赏、罚、刑。庆、赏、罚、刑四政怎么用呢?春夏秋冬。过去经常听说,谁家被判了秋后斩。为什么秋后斩呢?在冬天的时候才到最后一步上刑,为什么呢?天是到了秋天才落叶的,肃杀之气。冬天一股肃杀之气,百花凋谢,整个植物的叶子全部落光,这时候才能杀人。连国家做这些庆赏罚刑的这些事都要和春夏秋冬配备。
官员分四等,为什么?四季嘛,春夏秋冬四季嘛。每一等官员有三个助手,为什么三个助手呢?一季三个月,所以有三个助手。在架构整个国家的时候,全部是希望能够把天和现实世界结合起来。他最有名的一句话叫“天不变,道亦不变”,一个国家叫受命于天。在董仲舒提出被后人经常痛骂的三纲五常这些伦理学说,什么夫为妻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宇宙论,他说天、地、阴、阳、木、火、金、土、水、人这10种要素,构成了整个的宇宙。
人是天的复制品, “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怎么成之呢?董仲舒认为是靠礼和乐,靠教化和修养来成的。把人的地位其实提升的也很高。关于人性是善是恶的这件事情,他说善恶都不对。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都不对。他说“善如米性如禾”,这个禾虽然能够出米,禾谓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他说“米与善人之继天而盛于外也,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天所为有所旨止,止之内谓之天,止之外谓之王教。”
他非常强调王教。人天性就是善的就不需要王教,就不需要礼乐成之。如果本性当中是像糙米一样,像那个稻谷一样还没有筛过的,需要王教来帮你不断地修正来筛选,才能够把你的真善提炼出来。为什么说董仲舒是阴阳家和儒家的结合呢?在过去人们认为整个历史朝代的更替是有五德的,金、木、水、火、土,五德,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个属相。这个属相比如说金克木,当上一代是木的时候,下一代出来的这个属相就是金。五德不断地运行。
董仲舒用三统来替代武德,什么叫三统呢?黑统、白统和赤统。他在《春秋繁露》每个朝代都依循一统,每统又各有其为政的系统。按照董仲舒的说法,说夏朝代表黑统,商朝代表白统,周朝代表赤统,夏商周三朝完成了历史循环的一周。继周之后历史又开始新的循环,新的朝代代表黑统。中国历朝历代有很多人喜欢用比喻,用天道来介入这个人间,这个习惯最重要的从董仲舒这开始的。他认为天地和整个政策是完全感应的,你做错了什么事,老天一定会有反应。比如说那边突然6月飘雪,那肯定是有问题,突然发洪水了,那边怎么怎么样。古人对于这些没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把它和政治因素连接起来,认为天人合一,这些东西是一致的。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儒家会兴盛?其实从大的历史观的角度来解释是能够理解的。人们太痛恨法家了,在秦朝的时候是以严苛的法家的方法来统治。当刘邦攻入咸阳约法三章。说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除此之外,秦朝的一切法律都作废。儒道两家在这个时候慢慢地崛起,是有这个大的历史背景。有了这个脉络就能够很容易理解中国的这个政治和中国的哲学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儒家的兴盛和道家的再起,儒家兴盛到什么程度?孔子被神化竟然有人写了纬书,这个纬是经纬的纬。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既然有六经,就应该有纬,就有人写了《诗纬》、《书纬》、《乐纬》什么各种纬。这些纬书很明显都是汉朝的人假写的。发掘了最新的书。实际上是假的叫六纬。纬书当中说,孔子是黑帝大神的儿子,曾经行了许多的神迹。在纬书当中孔子被推上了神的地位,认为他可以预知未来。孔子将在中国享有如同耶稣在西方的地位,儒学就将名副其实的成为一种宗教。但实际上后来纬书逐渐地都被淘汰掉了。
这个学派分成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是干嘛?以杨雄和王充为代表的,认为应该更多的去发掘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前的那些经典。依据那些老的经典来做事儿,这是古文经学的核心。王充写过最有名的就是《论衡》,王充反对天人感应,反对这种机械的类比,反对机械论。王充的论衡为道家的复兴,从道家到这个道教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铺垫。而今文经学像董仲舒这样的现代人所编的东西,汉以后的人所编的东西。
公元220年,汉朝随之灭亡。汉朝灭亡以后,随之而来的是政治的分裂和动乱。一直拖延到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其间四个世纪,中国分裂成南北朝,然后南部战乱连绵。另一个特点是北部的外族兴起,有的通过战争在中国北部建立的国家,有的则以和平迁徙的方式移居到中国北方。在北方曾建立过几个朝代,据统治地位的都是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在他们的统治范围始终都未曾到达长江流域。四个世纪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作六朝或者南北朝。
为什么要交代这一段历史的变化?当时人们整天处在战乱之中,比如像三国的时候,中国的人口一下子锐减了三分之一战乱不断。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关心什么?人们这时候最关心的就是如何保身,如何在这个战乱当中去愉快地学,愉快地生活。玄学的出现特别美妙的一群人竹林七贤,非常的潇洒。他喜欢清谈,喜欢做很多出人意表的事情。
在竹林七贤到历史当中之前,还有一个叫崇尚理性的玄学。崇尚理性的玄学的代表人物有两派,一个派是王弼,王弼这个人有多了不起?王弼注的《老子》是非常有名的。王弼注《老子》,注《易经》,是非常有名的一个学者。王弼死的时候才23岁,在今天看来一个23岁的孩子能干什么?大学还没毕业,什么都没学到。但是王弼在23岁死之前就已经注完了《老子》和《易经》,成为了当时非常著名的大学者。
崇尚理性的玄学家郭象和向秀。郭象注《庄子》,很多人讲郭象注的《庄子》是抄向秀注的《庄子》。比较严谨的学者《庄子》叫向郭注,向秀和郭象两个人一起注的。据说是历史上注的最好的版本。一派玄学就是豁达率性的风格。豁达率性的风格当中就要提到一个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新词叫作风流。魏晋气象是特别风流的气象,这个风流是从哪体现的呢?晋朝的刘义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所记载的就都是这些风流人物的风流雅士。
风流的界定是什么?冯友兰先生对风流做了一个界定,风流其实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难以确切说明的词语。从字面上讲风流是荡漾着的风和流水,和人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他似乎暗示了有些人放浪形骇、自由自在的一种生活风格。这些风流者有自己的理论依据的,这个理论依据来自哪呢?其实来自于诸子百家里边的杨朱。《列子·杨朱篇》有内外之分。这位假托的杨朱说“生民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为什么不能够好好地休息,不能够生活得很愉快?一个就是为了多活命,一个是为了出名,一个是为了有地位,一个是为了挣钱。这些东西把我们紧紧的束缚在这,如果一个人能够不怕这四样东西,不是能够生活得特别愉快吗?
《杨朱篇》里边对于寿、名、位、货的这种反抗,到了两晋南北朝的时候,就逐渐地变成了玄学愉快的风流的态度。比如说有一个竹林七贤的之一叫刘伶,不是有一款酒叫刘伶醉。就刘伶特别爱喝酒,一天到晚泡在酒缸里边喝,刘伶不穿衣服,赤身裸体躺在那。然后他的朋友来一看说,你这也太过分了,衣服都不穿,成何体统。刘伶怎么回答?刘伶说天和地是我的房子,这个屋子就是我的裤子,你们这些人干钻到我裤子里边来?你嫌我不穿衣服,是你钻到我裤子里面来的,才这样对付我。
王徽之就是王羲之的大儿子。王徽之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段子叫作何必见戴,这是什么意思?王徽之有一天晚上在家里边突然觉得兴致高昂,看外边下了雪,夜大雪,他决定说喝酒。然后把门打开,喝酒,喝了酒以后呢,四望皎然,因起彷徨。用左思的这个《招隐诗》忽忆戴安道。突然想起他一个朋友叫戴安道,当时这个人在外地。立刻乘小船走了一夜的水路,到了那个地方。到了人家门口,转身就走,别人问他说,唉你这来访他,你怎么不进去呢?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就是非常经典的一个典故,叫何必见戴。本来就是想来就来的,我想来就来,到这来了以后,这个兴致已经没有了,结束了,所以我兴尽而归。这多舒服,不用见。这种感觉就特别像叶绍翁写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国古人去找人没找着,还依然那么开心。在今天的人看来,哇今天水逆,今日诸事不宜,会有特别多的抱怨。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多愉快的一件事。这个就叫作风流,叫作潇洒。
钟会见嵇康,如果从画面上呈现出来,真的特别好看。钟会听说嵇康是一个很棒的人,他想去见一见嵇康。两个人没见过,到那个树下一看,稽康正在打铁,嵇康是一个美男子,浑身的那个肌肉块是特别棒。他的身材把他叫作松下风。”当当当当”打铁,钟会站在旁边看,互相都不理。嵇康也不理他,钟会也不跟他说话,看了半天转身准备要走。这时候嵇康问了一句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说你来这儿听到些什么,你走的时候你见了些什么呀?钟会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时候已经有了禅机,你发现吗?两个人根本不需要明说,互相欣赏、互相仰慕。阮籍更有意思,竹林七贤里边有好几个姓阮的。阮籍一家子都爱喝酒,喝酒喝的不亦乐乎,拿杯子喝不过瘾,拿瓢喝,拿瓢喝不过瘾,拿瓮喝。一家人趴在那个瓮上喝,喝的愉快的不得了,瓮倒了也不管。猪跑过来,猪闻到酒味就过来喝,他们连猪赶都不赶,跟猪一块趴那喝酒。咕咚咕咚,一直喝酒。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气度?还能够跟猪一块喝酒?有人说这是疯了。还记得庄子讲的《齐物论》吗?如果你知道万物之间没有那么多的差别,没有那么多的分别心。为什么佛教讲的无分别心到了中国,很快就被中国的知识分子接受了呢?因为有《齐物论》在打底。所以你干嘛跟猪有那么多的分别呢,不都是爱喝酒嘛,大家一块喝挺愉快。阮籍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在竹林七贤的这个时代,说的豁达率性的玄学风格当中,孔子已经不再是一个神了。他们说孔子能够做到的最棒的叫作有情而无类。有情而无类就是一个圣人境界,你不需要把他神化。什么叫有情而无类?孔子在《论语》当中哭过很多次,比如说颜回死,孔子大痛,就哭的不得了。旁边人劝他说,夫子不要哭成这样。孔子说,不为这样的人哭,为什么样的人哭。孔子的特点是他哭过之后很快就能够回归正常,哭过之后依然会去做自己的事。他不会为情所累,这就是一个圣人所能够做到的境界。
友情很正常,但是千万不要过了,过了就是王阳明所说的有那点私意在。当你的私意泛滥的时候,你的情绪就会过剩。有一个故事挺感人的,王荣失子的故事。王荣儿子死了,哭得特别难过,他的朋友来看他,说你也不用哭成这样吧,不就是怀中之物吗?小孩是怀中之物死了,你这么难过有点过分了。王荣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要是活到庄子、老子、孔子那个境界,可以做到忘情。最下不及情,就是比我们更糟糕的人,可能理解不了这份情感,他过得比较粗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就是我们这群不上不下的知识分子,是情感最充沛的人,怎么能够不难过呢?这话真的是说到每个人心里边去了。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也就是我们这些人烦恼最多。
风流的真意到底是什么?冯友兰教授总结说,什么是风流的真意,在他们的思想里,风流来自自然。而自然与儒家倡导的明教则是对立的,这是儒家式微的时期。而当时著名的学者岳广还说“明教中自有乐地”,风流的真意是自然,在自然中去寻找快乐。他和儒家所讲的明教和这些约束,侍奉君王这些事情看似是相对的,实际上里边蕴含着一个种子。什么种子呢?不能仅仅只在风流和自然当中寻找真乐,能够把这种乐趣延伸到了侍奉君王,延伸到了明教当中,才是真的快乐。为后边的哲学的发展又奠定了一个台阶,中国人在这个时候把快乐发挥到极致了。但问题是快乐怎么样产生现实的功用?到后期就会逐渐地呈现出来,竹林七贤,可以读一下《世说新语》,就能够知道特别多很有意思的故事。
一个里程碑式的事情就是佛学的基础会不断地出现。佛教进入中国是很早的,到洛阳的白马寺,会看到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汉明帝的时期,就已经白马驮经就到了中土了。
王阳明在处理社会矛盾的时候用了特别多禅宗的方法吗?在禅宗当中打过滚的人。他发现如果一个人吃饭、喝水、担水、砍柴这样的事情都皆是妙道,都能够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都能够致良知的话。为什么不能够把这件事情扩充到侍父、侍君这样的事情上?这是佛学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是发生在唐朝前后。
唐朝过后到了宋朝,更新的儒家出现了。更新的儒家这群人说起来特别好玩,有几个大家周敦颐、邵雍、张载。周敦颐《爱莲说》,他最有名的这个哲学作品叫《太极图说》,他认为这个太极创造了整个的这个世界。他所提出来叫率性而活,率性而行。邵雍又叫邵康节,他写过最有名《皇极经世》,直到今天还有人在研究《皇极经世》来推演以后的时代。就他是把前后500年全都算清楚了,只要根据他的《皇极经世》去推断,你就知道哪一年会发生什么事《周易》的高手。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多大的气魄,就这几句话说的特别简单,气魄极大。张载是陕西人被叫作张横渠。这四句话被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所有知识分子共同所追求的那个方向和目标。张载认为太极就是气,这个气就慢慢地演化成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所以周敦颐、邵雍和张载这几个人都被称作是宇宙论者的儒家,这是宋朝的时候。
他们的子侄辈出现了两个厉害的人,一个叫程颢,一个叫程颐。程颐、程颢叫二程,这俩人住在哪呢?伊川县。洛阳附近有一条伊河,在那个地方伊川边上住着。为什么这些人都是一个村的人呢?程颐、程颢的父亲和周敦颐是好朋友,他的父亲跟张载是表兄弟,所以你看人多近。再加上邵雍他们家跟他们家是街坊,是邻居,这俩孩子从小跟这仨人混在一块。这个底子打的得有多好,所以程颐、程颢两个人引发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线,而这两条路线上的人都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
程颐影响的人叫朱熹,产生了朱子。朱子下来所带来的就是我们说整个的这个科举考试全是按照朱熹的路子来的。而这个程颢所影响的是陆象山,陆象山接着影响了我们的全民偶像叫王阳明。这兄弟俩对整个中国有多大的影响?程颐和程颢两个人到底有什么样的根本的分别。
按理说这俩人兄弟俩,他们俩提的理论应该差不多,但是他们俩是有着完全不同的区别。程颢是老大,也叫程明道,叫明道先生。程颐是老二,叫伊川先生。程颢认为人应当有所为叫必有事焉,但是不要揠苗助长。这是孟子养其浩然之气的方法,新的儒家十分推崇这段话。程颢更认为做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懂得万物一体的道理,牢记这一点并且真诚用心去做,这就够了。人若日积月累的这样下功夫,就会真正感觉到自己和万物融为一体。程颢所讲的真诚用心去做是提醒人要下功夫,但又不是矫揉造作,这便是程颢所说的“心勿忘,无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程颢这一支更多的是接续了孟子所讲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以及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的这一派,他把这个东西发挥出来,形容万物一体,影响了陆象山说什么?陆象山说六经皆我注脚。这话说的多狂妄,说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注我,为什么呢?我所做的这一切,本身就是符合于整个这个规律的。当我秉承着我内心的澄明之心,用明明德的这种方法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时候,六经所写的不就是我这些事吗?这就是影响了陆象山。
程颐不一样,程颐提出来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是道和器的分离。我们经常讲形而上,形而下就从这来的。可以把它理解为形而上的就是抽象,形而下的就是具体。程颐给朱熹提供的是理的来源,为什么说是程颐影响了朱熹呢?要知道程颐和朱熹的理的观念都是从这个地方来的。
他们认为我们所见的宇宙不仅是器聚而生,还因为其中有他各自的理。万物各从其类,因为器的这个聚结,各一不同的理。花之所以成为花,是因为它的气按照花的理而聚结,于是便生成了花。叶之所以成为叶,是因为它的气按照叶的理聚结,因此便成为了叶。解释一下什么意思,当他们都从张载那了解这个天地万物是由气形成的。有一个问题,是这些气怎么就突然变成了物?怎么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程颐认为这一切东西当中还有一个理在。即便是这朵花还没有,但是这朵花的理是已经在的。所以这朵花是怎么长出来的?它是完全按照它的那个理把那些气凝结在一起长出来的。这个杯子有没有理呢?有,这个杯子一定有它的理。就算你没有造这个杯子,但是造这个杯子的理是已经在了的,把这个理和那些气结合起来,就产生了这个杯子。因此他们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理在。
为什么王阳明要去格竹子了吧?格物,格物就是要格出这个东西里边的理。这个竹子到底是怎么来的?把这个理想明白。而且这东西就算没有,没有创造过,比如我们现在说人工智能。让朱熹看人工智能,朱熹说人工智能这个东西虽然我不理解,但它一定有一个理在。依循着人工智能这个理,就自然能够出现人工智能。就这么一套逻辑,他认为理是先天就有的,我们人类只不过是不断地去依寻着这些理创造了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万事万物。
程颐给朱熹打下了一个基础,找到了万事万物当中都有一个理在。因此朱熹把它发展成了理学家。到了二程这个地方,其实就已经非常关注鸣叫中的快乐。在竹林七贤的时候,大家只在自然中,在风流中寻找快乐。在禅宗的时候我们在吃饭、穿衣、担水、劈柴当中寻找快乐,寻找道。
这些有责任感的儒生,他们始终在思考的就是如何在鸣叫当中,如何在侍父、侍君的这个过程当中去寻找到真正的快乐。程顥也就是明道先生写的这首《春日偶成》,你就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首诗“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一个人能够真的做到富贵不淫,贫贱而乐,才算得上是一个豪雄。他们经常研究孰为孔颜之乐?孔子跟颜回这两个人日子过的都那么糟糕,为什么两个人天天那么开心?想把孔子和颜回的开心接续下来,用它拿来侍父、侍君。就可以使得我们这个社会在无时无刻当中都能够感受到道的快乐。这是他们所做的探索。
更新的儒学出现了,就是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家。新的儒家认为四书是非常重要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书朱熹写过《四书集注》,是他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著作,据说他是在临去世前还在写这本书。朱熹的这几本书有多么重要呢?就是到宋朝之后一直到明清两朝都沿袭考四书,而且不能离开朱熹的这个集注。一直到1905年清朝政府废了科举办了学校,才废除了这一套做法。所以朱熹影响中国也是时间相当的长。
朱熹把程颐所说的理的这件事发挥到了极致,在具体事物存在之前,这些事物的理便已存在。朱熹在答刘述文书中说,“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成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其物也。”比如说有人未曾发明舟车之前,舟车的理已经存在。所谓发明舟车,无非是人发现了舟车之理,于是按照它去制成舟车而已。
在宇宙为生成之前,一切理便都已经存在了。就是爱因斯坦不是碰巧发明了相对论,而是被他发现了相对论。牛顿不是发明了地心引力的这个公式,而是被他发现了地心引力的公式。朱熹这个话说起来是有一定道理的,他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所以朱熹特别强调格物,要在每一个事物当中去寻找到这个事物的天理。所以他说存天理,去人欲。这个存天理,去人欲,在后来听来觉得非常的反动,似乎特别的没有人性,其实不是。把你内心的这个私欲逐渐地减少,把这个私欲称作是人欲。存天理就是你要去依循天理做事,你要去寻找万事万物当中的这个天理。
朱熹最主要的贡献就是理、气、性、心、用尽和格物。朱熹是倡导柏拉图式的自我约束的,他认为格物致知是最重要的做学问之道。你需要理解每一个事物当中,在宇宙未发生之前的理,寻着理去做事就不会错了。
宇宙心学,宇宙心学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陆九渊和王守仁。陆九渊有几句话对王阳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说“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这话很像是一个顿悟了的人说的。朱熹认为现实包含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一个是具体的。而在陆九渊看来,现实只包含心的世界。陆九渊所讲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影响到的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王阳明。
在《王阳明大传》和《王阳明哲学》当中都仔细地分析过王阳明。王阳明所做出的最大的贡献致良知,明明德。什么叫致?致是一贯的意思。致良知就是当你的心能够时时刻刻地处在当下,你的心中有那么一点良知。也就是那点明德在的时候,你做任何事都遵从着这个明德去做,就无往不利。所以王阳明做事非常的潇洒愉快。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他比朱熹的那个格物去求理的方法似乎更有操作性。所以王阳明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而且王阳明对于朱熹是公然的反对,“心即是理也”。那时候人都流行说理,就大家都说朱熹的那个理说的很多。他说“心即是理,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就是他和朱熹是直接唱对台戏的。
朱熹认为说不管你有没有这个心,不管你有没有做这件事,甚至不管这个东西存不存在,这个理都是天然存在的。而王阳明认为说,如果你没有这颗心,如果你的心根本就不理解这件事情,你没法做到知行合一,那根本就不存在那个所谓的理在这。这就是心学和理学的一个根本的分歧。
中国哲学发展到这个时候,就是理学家和心学家的这个昌盛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明朝结束,到了清朝,基本上没有特别多的哲学家出现。在哲学的这个研究方向上,也没有更多的学派更新。不过有一点需要强调的就是清朝的时候,西方的思想开始不断地传入。像严复他就引入了特别多的像《天演论》,像《国富论》这样的书,中国人开始接触西方的思想。
在民国的时候,还有两位大哲学家来中国访问,一个是杜威,一个是罗素。那个时候这两个大教授来中国访问是一件盛事,很多老百姓都会关注这样的事情。现在可能全世界的人都不太关注一个哲学家去哪吧?那段时间还是相当的有追求的。
中国哲学简单地讲的真的是相当的粗浅,相信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可以基本理清一个脉络。诸子百家结束之后,秦朝严苛的统治导致了汉朝的出现,汉朝放松之后,儒家和道家逐渐地上扬,法家把人们搞得太严苛。接下来到了南北朝,两晋南北朝,整个战乱的时期,人们倾向于玄学和清谈,倾向于过得更加的自在。自在快乐的心情,不能够不面对现实的生活。然后结合了佛教和禅宗,帮助我们快乐的哲学。这些快乐的哲学能不能拿来侍父、侍君呢?出现了我们说的儒学的兴起。新儒学的兴起又分成两派,一直从程颢出来的,我们说叫作陆象山和王阳明的心学学派。一直从程颐出来的到朱熹的理学的学派。中国哲学基本上简单点讲,就是这么一个大体的脉络。
冯友兰教授最推心置腹的他自己的感受是说,人为什么要学哲学?讲哲学这么费劲的东西,人的生活是有四个境界,第一层境界。就是一个人所做的任何事都是像儿童或原始社会当中的人一样,他只知道这件事情对自己的感受,他感受不到这个东西对别人的意义,这种人生叫作自然境界的人生。自然境界,就你生活得像个孩子一样,你生活的像一个原始人一样。第二种境界就是他有私,他时刻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为了自己,但他知道这个社会的规则。他不会全然的不讲道德,因为他讲道德也是为了自己。这种人我们说叫功利境界,就是必须用法律来约束的人,这个叫功利境界。
第三种人呢?说他懂得世界上并不只有自己,还存在着一个社会,它是一个整体,自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本着这样的理解,他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好处。或者用儒家的话来讲,他行事,为人是为义,而不是为利。他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具有道德意义,这种人生境界叫作道德境界。
但这个始终还不是最高的境界,人最后可以达到的境界是他有这样一种认知。知道在这个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大权的整体,就是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还是宇宙的一个成员,是一个公民,但他同时还是一个天民,这种境界叫作天地境界。所以在这四种境界当中,前两种,也就是我们说的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都是一种自然状态。而后两者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道德境界所讲求的是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所讲求的是超越道德的价值。当我们真的能够活到孔夫子所讲的“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就是超越了道德的境界。
在之前可能需要通过各种名相,需要通过各种法度,需要通过各种道德的约束来要求自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但是到做到最后的境界,你发现你真的做到了天人合一,你可以遵循着道去做事,就像庄子所追求的这种纯然的快乐一样。思考一下哲学的问题,我们从哪来,到哪去。我们怎么样能够让自己的认知再上升一个台阶?也许能够从客观上帮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豁达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