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9 对几种写作方式的思考

我最喜欢的写作风格有两种:第一种是具有精巧的构思与华丽的造句,文章的“形式美”更突出一些,文章的深刻性与可读性就在这样的“形式美”的阅读感官中产生,比如简嫃的作品;第二种节奏快,句式简单,让人很快能够融入到阅读的快感中,比如古龙的作品。

以前我更喜欢第一种写作方式,现在我则更喜欢后一种。

一方面是渐渐理解了“文章做到极处,只是恰好”,对技巧上的东西倒是看淡了一些,对内容的关注更多;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剧增,大量阅读作品的涌现,现代人阅读心态更多的是“急”,而不像过去的“品”。恨不能一目十行了解意思,进入情节,了解作者的观点。

而我们写作的意义,最直接的期待也不过是“make our voice heard”,读者先要读得进,才谈得上去要了解作者想表达的内容。

写作的形式是思想核的载体,思想核传递到了,形式上倒是可以随机应变,取其最适。所谓得“鱼而忘荃”。

最近重读六朝文,读到诸如这样的文字:

“昔日游处,行者接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既不刻意雕琢,卖弄技巧,又不傷于粗浅,过于直白轻佻。意、言、声与个人秉性都达到了浑融,如从胸臆流出却又如此撼动人心。

真是修炼到了飞花摘叶皆可“动”人的地步,不自外求而能自至。

这样的文章才算是“至文”。

其实写文章最难的不是技巧,而是境界。

技巧有迹可循,悟性却难学。又偏偏在“急功近利”的状态下越发失去了这样的敏悟,始终在“技巧”、“模板”的框架下原地画圈。

还是期待能能多多看到这样的“至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6-29 对几种写作方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