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

这不是一本教人怎么去金字塔的书,而是一本分享如何通过金字塔的逻辑来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书

看下来,还是有收获,虽然举的很多例子略为枯燥,大概大多数人就是这样,不真正去学以致用的时候,就不会认真研究

作为法律工作者,我觉得解决问题的逻辑、表达的逻辑更为重要,下面开始吐槽:

吐槽一

曾经和同行讨论案子,法官力促调解,委托人的意思说由律师来决定就好,于是几个律师讨论,某律师给出不予调解等判决的意见,理由是当事人每次都说律师来决定就好,说明当事人对这个调解结果不满意。我也是一口老血,对于是否调解这个问题要考虑的难道不是调解对我们的好处是什么,如果不调解判决可能的结果是什么来进行衡量和对比吗?当事人想多要钱是当然的,法官也不一定会让当事人满意啊。

吐槽二

某校友会年会举办完毕后,某天被召集开会,去那里就开始讨论怎么怎么让年轻人更愿意参加,轮着发言,我请教今天的问题是什么,是觉得我们校友会不成功吗,人数少吗,次数少吗?那要达到什么目标,人数要多少人参加,一年要几次才达标,标准不确定,不知道怎么开展工作。年长的说这个由你们来定。说要迎合年轻人的想法,看年轻人喜欢玩什么,我们没时间了,看什么时候任期满能不能换挑子。接下来就莫名其妙的吃了个饭,就结束了。什么问题也没讨论,什么问题也没解决,说聚个餐可能更恰当些。

吐槽三

其实第三个不算吐槽,算是长见识,我旁听了某建工案件的庭审,发现对方律师牛逼啊,虽然所问非所达,但是在陈述之前就先确立基调,说对方所主张的其实就是什么什么(但其实不是),在这个基调上开始长篇大论,成功把法官带歪。真是给力。

吐槽四

前两天开庭,我开庭一般也不生气,大家有啥说啥,结果对方律师针对白纸黑字的签字张口就说胁迫,说欺诈,说诈骗,多次威胁说庭后要去公安局报案,但未提交任何证据。我真是太气了,胸闷喘不过气带着口罩快被憋坏了,我觉得当事人怎么说没关系,但是我对律师行业或者说每一位成为律师的人,无论他是不是对手都是有基本的期待的,这种张口就来行云流水毫无证据的说辞,我内心只有四个字“行业垃圾”,并且对当事人也不负责任。这已经不是表达的逻辑,而是捏造的逻辑。

除去极端行业垃圾个例,律师行业其实还是缺乏很多系统性的表达的训练,无论是语言还是书面,大家都是上来就干,一干干成了习惯,也缺乏反思。律师身上总有某种气质,虽然我并不讨厌也不喜欢,虽然我自己应该也有,但也在很努力的塑造靠谱的气质。很多的技术训练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还挺难的,对于言辞犀利逻辑性强的律师还停留在大学听过的张青松律师的讲座,真真感叹至今。还是希望行业或者入职教育不断的完善,或许,这也是个商机。

以上几乎没提书里面的内容,大多是感受,毕竟,自己的随笔嘛,想怎么写怎么写咯,毕竟,吐槽太多也不打算发朋友圈。

摘抄一段书中结尾的内容:

“写作时,你好像一位司令官,指挥着千军万马,排队通过一个每次只能通过一个人的狭隘关口;而你的读者则在另一边迎接,将部队进行重新编队和重新组织。无论主题多么大或多么复杂,你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

最终你会发现,这就是我们在顺序和编排上对读者应尽的义务,以及为什么修辞学者们除了强调措辞得体和别出心裁外,还把顺序和编排当做对那些给予自己厚爱的人的应尽职责。”

                            三土 lawyer

                          年底难得的停留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字塔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