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卷一之乱炖

哲学的传承是部血泪史,中世纪的基督教对哲学,像是有用就拿来用一下,用过就丢,异教徒,杀戮,烧死,掠夺。

开篇没多久就看到了个很难以表述的罗马帝国的皇帝,戴克里先。中国的皇帝一辈子干的一件事就是中央集权,不择手段地集权,戴克里先反其道而行之,自己把罗马帝国分为了东罗马和西罗马,设了四个皇帝,把帝国分成了四份,原因是他觉得帝国太大了,这就是最大的问题了,于是争权战乱接踵而至。

EXCUSE ME ???

后文继续哲学的发展与继承,提出了个问题,为什么苏格拉底宁愿死,也要怀疑?文中有个蛮有意思的比喻,我们不需要去学习具体的物理知识就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比如,不需要去学习电子电路之类的东西我们就可以使用手机,哲学也有现成的成果啊!人生哲理多的是,可以直接变成自己的人生观,为什么不直接拿来主义,而要继续去研究呢?因为这些东西你不信,你怀疑他们。

邻居大妈们的宿命论决定论你不信啊!这多让人讨厌啊,那生命不就没有一点意义了吗?生来注定了,也许在宇宙诞生之初就决定了!OMG,那还奋斗什么呢?自由只是个笑话而已,人生也只是既定的剧本。一转头,又看见人生鸡汤了,一会儿又要活在当下了,一会儿又要活在未来了,我需要半个身子在当下,半个身子在未来么?

"怀疑的最大作用在于能避免独断论,这样才能引导我们寻找正确的答案,免得我们轻信一切未经证实的结论"

所以,你有你自己的答案么?你的人生观又是什么呢?

你愿意当第二个苏格拉底么?

昨天有个同学问我在干什么,我说我在看书,讲的是中世纪基督教会对哲学的迫害,这位同学信仰基督教,(我的回答估计是不怀好意的,虽然这是事实๑乛乛๑),她回,可你知道么,哲学的最终是指向宗教的。我是一点都不理解,我只想说,一个信教的和不信教的不要讨论这种问题,我还不想和你吵起来,关键是,我这个时候不了解宗教也不怎么了解哲学,万一吵不过怎么办?

到今天,看到了笛卡尔的一个推论,笛卡尔在思考,他质疑一切,质疑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真的,笛卡尔想学习欧几里得,先建立一套完整缜密又高于一切事物的理论体系,哲学体系,然后再进行推论。

笛卡尔质疑,整个世界,但他后来想到,自己的质疑是真的啊!于是便有了"我思故我在"这个经典名言,然后他推出了既然质疑是存在的,那"我"也是存在的,但是"我"在怀疑啊!也就是说我不是全能的完满的,但因为"我"的脑子里有完满这个概念,而"我"自己不是完满的,所以,谁是完满的呢?这时候他想到了上帝,对啊!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啊!上帝既然是全善的,那他肯定不会骗"我",所以"我"的生活一定不是虚幻的,所以我是存在的。

好了,这最终的确指向了上帝,指向了宗教。于是我才明白了一丢丢,我同学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可作者显然写到这里不是很满足,于是批判到"这个证明看上去一点都不严谨",好了,于是就要开始讲道理说逻辑了。

随便捞了个图,啥意思都没有

大约是想到什么了周围就总会出现与之相关的东西吧,今天又看到了个视频,调侃上帝的,他是这么说的:

火山灰对于我的很多朋友来说是很糟糕的,不能回家,错过了很多很多的活动,还不能把机票钱要回来,因为航空公司说,我们不能给你们退钱,因为保险公司不给我们钱啊!因为保险公司说这是不可抗力(英文直译:上帝的旨意)嗯?这个人说,如果你相信上帝,什么不是上帝的旨意了??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啊!那岂不是什么都不需要赔付了?难道每次赔付之前都要打个电话问问上帝,请问,是您的旨意么?

你是认真的么?

第十二章的"形而上学",据说是翻译史上最棒的译名之一,下文便叙述道:

《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而这个名词,在英语里,第一次是用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分类上的,这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啊!著作简直不要太多了!于是有个人把他的著作分成了两大类,“研究有形体的事物”和“研究没有形体的事物”,前一类是"物理学",后一类有人取名,metaphysics,而这个词想表达的意思跟易经不谋而合,于是日本的哲学家把这个单词译做了,"形而上学"。所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呢!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阿Q精神,是一种二元论,世界被分为两部分,外界和内心。痛苦是来自外界的,而内心是我自己能掌控的,这也就意味着这个痛苦不能在我不乐意的情况下伤害到我,而外界的痛苦又只是暂时的,未来的痛苦还没有加诸于自己的身上,也就更不需要去考虑了,所以,整天就可以乐呵呵地过了~

如果从二元论出发,他人的评价与我们的精神世界是不相干的,根本不需要去理会,但对于我们在乎的人,这个就不奏效了。

可以联想一下,交情淡泊的人跟你说你这个人到了年纪需要结婚了,你可能只会送给他一个白眼,你算哪根葱?

但如果是爹妈说呢?虽然心理活动可能尤为激烈或者耳朵出茧般的平淡,但大约不会送白眼,也不会送这句话,再怎么样,都会在心里过一遍,然后再扔掉。

很多人都活在别人的嘴巴里,非常在乎别人是怎么想自己的,口头禅就是,"他们都说。。""人家都这么说。。""那也不是我说的啊,是别人都这么说。。"累么?每句话前面多说几个字,口水都要多费不少吧?环境保护也会要求我们节约用水啊!

听他们说...不听不听我不听

牛顿的形象,崩了,原本在我的印象当中,牛顿还是那个被苹果砸出了一个伟大理论的神奇的人,一个苹果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的嘛。可人设崩了,书里是这么介绍的,"牛顿,旷世天才,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神学家、炼金术士、小心眼儿、世界末日预测者。"

于是下面就开始介绍牛顿用复杂的公式预测2060年是世界末日,牛顿是怎么小心眼,牛顿跟长生不老术、炼金术不得不说的二三事。。。写了牛顿跟莱布尼茨撕,用自己的权势地位把人家的成果据为己有;跟罗伯特·胡克撕,一个发明了"胡克定律"和细胞这个词的科学家,死后连张照片都没留下来。最后还给了个小八卦,牛顿被苹果砸了的故事多半子虚乌有/::)

不管砸没砸,都你牛你牛

在这章里,作者还顺带黑了一把不爱思考的美国人,黑了一把伏尔泰大嘴巴,还暗讽了立个牌子当景点的古今中外统一的套路。。。

这些科学家们、哲学家们,突然变成了活生生的,而不是在要死记硬背的定理里干巴巴的名字了,形象崩塌,跌落神坛,像是都能感觉到,气急败坏跺脚的样子。吵吵吵,鄙视完再踩一脚,如果念书的时候是这个形象的话,可能背定理会更容易些吧?毕竟,这其实就是一群开脑洞的蛇精病┐(´-`)┌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卷一之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