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说过,“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临近年末时大家都喜欢做全年总结,但在回顾这“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一整年后,心中都是对自己又碌碌无为一年的痛苦和愤怒。
往往都是因为总结不出一个辉煌成就,促使我们想要拥有一个“”新年新气象“。在31号列下了满腔热血的目标和计划,并在元旦那天把手机锁在了柜子里,终于写出了想写的文章开头,耽去了钢琴盖上的灰尘,拿出了结了蜘蛛网的画笔,然后呢?
我们总是靠着新鲜感维持了新年第一周,好一点的话熬过了第一个月的执行计划,就再次被手机里光怪陆离的世界所吸引。
“今天就刷刷抖音吧,文章反正卡住了。“
“再看一集新出的剧,这个指法明天练也不着急。”
“我已经一个礼拜没有开黑了,线稿等明天画吧。”
这些景象是不是就犹如发生在你的上一个新年伊始?
每次半途而废,执行不下去的时候,我们都会怀疑是目标和计划出了问题。常常选择就此虚度一年,等下一年的时候精进美化新的目标和计划。
我们从不会问自己,无法持续执行下去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执行落地?
“大多数人无法成功戒烟的主要原因是不清楚烟瘾形成的真正机制,只好依靠意志力去戒烟。
单纯依靠意志力的努力往往是盲目的,所以人们会反反复复地起念,又反反复复的失败。
只有当一个人彻底了解了烟瘾的来龙去脉、看清了吸烟这件事的本质之后,才会从心底里觉得抽烟是一件极不划算的事情,才能不用意志力也可以把烟轻松戒掉。“
以上这段话出自一本有名的戒烟书,亚伦·卡尔的《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我们总是半途而废,做不到自律和坚持,是因为没有透过现象去看本质,不明白大脑的运行机制。
大脑被本能和情绪所相互牵制,我们常常急于求成,缺乏耐心,急功近利,是因为本能驱使我们去求快求,求大。不肯积跬步,只想一口气吃成胖子。
为了战胜“贪婪懒惰”的本能,你一定要找到你为什么这么做的意义。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传达了一个相似的道理:“当一个人弄清了他为什么存在,就相当于定义了自己的‘存在意义(PurposeFor Existing)'。”
坚持靠的不是意志力,不是不断告诉自己熬过去就好了,找到对的意义,坚持完全不会是一件苦差。
写作是为了学会独立而辩证的思考,阅读是为了打开自己的世界观,跑步是为了强健自己的体魄,你选择坚持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应该是为你人生带来转变的重要契机。
如果你坚持一个习惯是源于盲从,朋友圈晒打卡,最后它也会显得对你人生可有可无。不消一会儿你的人生又会在原地踏步。
我一直在早起这件事情上抱着很执着的态度。因为上班之前的时间,不论多寡,都是属于你的。通过这段时间,如果日复一日地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那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因为家里住的离办公地点远,通勤要花上近一个小时的单程,但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早间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一般我都是5点起床,7点出门,除了利用碎片的时间做一些公众号或听播客,出门前的两个小时我会划分出15分钟学习英语单词,30分钟看书,15分钟打扫屋子。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先在脑中构思,然后付诸实践。
等你思考清楚你为什么选择这件事情,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好了,现在你弄明白了你为什么而做,也看清了执行这个事项对你的人生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这个落地的习惯持续进行下去呢?
有时候,坚持一件事情像是一个人在独木桥上冲锋陷阵。
我们会因为过于将目光固定在了想要达成的目标上,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和其他的角度。当一件事情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最容易发生的现象,就是生心理上都会出现的疲惫,和“苦行僧”般的观感。
这种时候,为了持续地把这份执行力牢牢握在手中,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憋着一口气再往前冲一冲,而是跳出此时的格局,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当因为坚持自律,而让你觉得人生是苦的时候,看问题的角度就很重要了。
你应该仍然记得你开始做这件事时背后真正的机制,因为你不想让你的人生混吃等死。
而在每一日的坚持中,你早就感受到了人生方方面面的变化,有些也许不那么显眼,但却都在向你发出同一个讯号,你正在往对的方向走下去。
这就是你需要抓住的角度。
总有鸡汤说,付出是会有回报的。
如果你可以看透这句话,看到自己自律后带来的那些回报,那你就是握住了这口鸡汤的勺子。
九边的《向上生长》中说,“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有助于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论。如果意识到自己是普通人,并且能够接受这一点,日拱一卒,慢慢来,坚持下去。”
我们都是普通人,没可能因为坚持了几天知识汲取就平步青云成百万博主。
但我们能够坚持住自己的初心,在繁琐的日常生活中,仍旧贯彻地执行自律,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长期主义者。
把生命的跨度拉长,着重在“长期”这个词语上,不论今后想做什么,都会有所回响的。
2022年,让我们一起做个长期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