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初步形成

我想这才是我2018年的年终总结,来的确实是太晚了一些,但是也好过没有。2018年3月又一次来到北京,面试了一家创业公司。我当时的思考是,创业公司一定是大家很有干劲,团结一心。并且只要我努力工作肯定晋升的特别快。一年过去了我仍然清晰的记得3月5号,那是我第一天打卡上班。

上班的公司叫做贝思科,是一家做青少年篮球教育的公司,在那里我上班上了四个月整,7月5号,我阳历生日时正好离职。当时的经历是我注六经,最近的思考才是六经注我。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是父母的续集更不是未来孩子的前传。

自己的家庭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家庭,从经济层面,个人经历,社会地位,文化水平都是如此。所以当我1995年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的父母也不知道该怎么教育我,但是父母的发心一定是好的,只不过因为他们自己的认知能力差,总是好心办坏事。

从消费层面上来说,我妈就是一个永远生活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买东西只买最便宜的,质量无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本着这样的消费理念,我所在的家庭消费升级永远是最落后的,而且日子看上去活的很拮据。

在教育方面,我妈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大事小事只要有一点点不顺她的心就会暴跳如雷,所以给我带来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和一座活火山一起生活哪能不小心,那必须是听话啊!因为听话,我失去了很多非常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还在努力寻找。因为听话,我得到了很多奇怪的东西,现在我在努力摆脱他们的影响。

一个得到背后必定有一个失去,哪个更重要?人算不如天算

家长管的越多,孩子必然是做决定的能力越差,父母越强势必然是孩子的主动性就越差。没有主见的人,年龄大也好小也好必定是一个追随者,跟在其他人身后做事情。而有主见的人天生就是领袖,即便现在不是,未来也会是。

这次出去游玩在拙政园看到一个个子很矮的小朋友翻台阶,他妈妈就在旁边看着,我的第一反应是帮孩子翻过去,但是看到他家长不作为,我想这就是他的教育方式吧,衣服会脏,但孩子能更多的参与其中,小孩子的衣服本来就是一年一换,不换也会小,那么在意脏净真的有必要吗?

这次出门还见了一个网友,在苏州的一家星巴克,爱思考的人可能社交能力差或者行动能力差,这也是新木桶理论的来源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板,和他人的长板合作,组成更高的桶,做更大的事。

人际关系能力、思考能力、行动能力,可以看成游戏里的人物属性,年龄就是等级,每一级会给一个技能点,有人主发育思考能力,有人主发育社交能力,有人点满行动能力,因此也对应着将才、帅才、慧才。

我自己的思考能力占优势,这一波技能点是被迫点上来的,因为从小妈妈照顾我无微不至,因为听妈妈的话很少和人社交,所以更多的时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思考的属性更高,另外两项就相对差很多。

所谓的长成自己的样子就是让孩子主动点技能点,这样孩子也能更快的找准自己的定位,步入社会后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社交可以看作与他人互动,思考可以看成与自己的潜意识互动,行动是与物品互动。

一直被打压,很可能说明教育者本身就很自卑,出生时人人的自我都是满血的,在被打压中不断掉血,不要羡慕那些以为追求物质满足的年轻人,他只不过是通过小我寻找自信。但是追求小我的自信仍然很脆弱,通过一个特长来建立自信,那是否失去这个特长也会对应的失去这份自信?

关于财富、金钱、体验、参与等很多方面的话题还想展开说,但发现自己的耐心已经不足了。今天的就这到这里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