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复习总结

1、曹丕诗歌的体裁大致可分三类:一为军事征伐之作,第二类是述游宴之作,第三类是代言游子思妇之情的作品。2、曹丕的诗《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3、曹植诗歌的艺术特色一、曹植的诗中倾注了他极为浓烈的情感,不论前期激昂奋发的壮怀,还是后期幽怨悱恻的哀吟,深厚浓烈的感情总是贯注于每一句、每个字中。不仅如此,曹植浓厚的思想感情还体现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诗骚传统,所以说“情兼雅怨”。二、曹植在诗歌的艺术形式上也有极高的追求,他非常注意起句,他的诗篇能够做到一气贯通,没有窒碍,也没有赘语,紧凑洁净。他继承了《诗经》比兴的手法,寄托深远。他的诗对仗、辞藻、声色兼善,但又不失汉诗的质朴自然。三、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诗人,他真正实现了乐府民歌向文人五言诗的转变。4、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的标志,慷慨尚气是建安文学的共同特点。5、竹林七贤是魏正始年间出现了一批名士的代表,分别为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子贤、王戎、刘伶,因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他们在思想倾向,文化修养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阮籍、嵇康二人成就最高,他们二人的文学创作特点和成就又代表了正始文学的特质。6、《文心雕龙·时序》篇将西晋文学的总体风貌概括为“结藻清英,流韵绮靡”7、傅玄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在乐府诗。傅玄的创作成就:一是故事乐府诗的创作,二是女性题材作品的丰富。8、与以往的表现“寒士不遇”主题的作品相比,左思的《咏史诗》有很多突破:首先是第一次用组诗的形式明确的表现这一主题,其次是第一次将咏史与咏怀相结合。9、玄言诗:就是用诗歌的形式阐释玄学,语言枯燥,缺乏形象性10、玄言诗的影响:首先,玄言诗人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然,他们往往在自然山水中体味道的玄妙,因此玄言诗中出现了不少描写山水的诗句,这对山水诗的形成至关重要。其二,玄言诗对言外之意的追求影响了后世的审美情趣,自魏晋玄学形成时期以来,言意之辩就是玄学的重要论题。其三,东晋玄言诗盛行,注重说理,这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是较为罕见的现象,说理诗写作的尝试,开拓了古代诗歌的表现领域,为后来的说理诗写中提供了创作经验。11.陶渊明创造了诗歌史中一种新的美学风格——冲淡平和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1陶渊明的田园诗写出了田园的宁静、质朴、纯粹,与“人间“的喧嚣、黑暗、虚诈形成鲜明对比,其本身已被陶渊明视为一种理想境界。2陶渊明写出了复返自然的田园生活是惬意的,或郊游,或登高,或饮酒解颜,或琴书自娱,或与友朋唱和,或与幼子戏乐,浓浓情意,尽在言表。3陶渊明写出了田园生活中也有各种艰辛,不止于劳作的艰辛,还有不期而遇的贫困和灾难。12、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在东晋南朝出现了第一个大规模写作山水诗的诗人(谢灵运)。13、谢灵运的艺术成就,三个方面一、山水诗传统的建立,他的山水诗以纯客观的态度描摹山水景物,立足通过语言再现山水景物的形状、颜色、情态等外部形态特征,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二、“初发芙蓉”的诗风,谢诗的写景追求形似,因此诗中的景物描写非常细致,使用白描手法,很少用典和过多的粉饰,仍能给读者以清新明丽的感觉。三、写景与说理,谢灵玉山水诗有一个特点,就是写景之后通常会加上玄言的结尾。

14、什么是“永明体”在南齐永明年间,出现了清新流畅、讲求声律为特色的新诗体——“永明体”。“永明体”的最大特色在于人为的、有意识的对诗歌语言的声律作出规定,它的出现为后来近体诗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永明体”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标志着近体诗时代的开始,出现了“永明体”诗人谢朓、沈约。15、后人将“永明体”声律说总结为“四声”、“八病”说。对声律的规定是永明体诗学的核心。16、在萧纲和周围文人的倡导下,宫体诗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后梁后期到陈朝的诗坛主流。17、南朝是骈丽文风。18、《文选》是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的一部诗文总集,也是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它收录了自先秦至齐梁八个朝代一百三十多位作家的七百多首作品,是后世学习、研究这一段时文学史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古典文献整理的重要依据。使《文选》的编纂体例成为后世总集编纂的典范,产生了深远影响。19、《玉台新咏》是梁简文帝萧纲继潇统为太子时,授意徐陵编选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楚辞》《诗经》之后最古的诗歌总集。《玉台新咏》收录从西汉以来历代有关女性题材的六百六十多首诗歌,是宫体诗人艳体诗写作思想的反映。是古代集部文献中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专收女性题材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围绕预定的主题题材选诗的诗歌选本。20、《隋书》将北朝文学的风格特点概括为:“词义贞刚”“重乎气质”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和粗犷民风也给北朝文学带来了刚健豪迈的气息。21、庾信后期的创作却能够:“穷南北之胜”,成为最早的融合南北文风的范例,产生的影响:1.其一北方有完全不同于南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庾信入北之后,这些内容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拓宽了庾信作品的表现范围,描写对象本身的固有的特点,也影响到了作品本身的风格。2.其二,庾信在北方的生活给她带来了深切的耻辱,悲痛,他后半生的很多作品也都带有沉痛悲凉的感情基调。这些抒发自身切肤之痛的作品自然与前半期作品风格相去甚远,而与北方文学沉厚壮阔的风格有一定程度的暗河合,尽管庾信采用的仍然是惯用的南方文学的形式技巧。22、《西洲曲》这首诗代表了南朝乐府的最高水平。《木兰辞》和《敕勒歌》是北朝乐府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品。23、“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24.《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1.语言别具特色,括而言之,简而远也,简而不芜,一语传神,含义高远隽永,是语言表达的极高境界。2.《世说新语》长于表现人物的风神情貌。《世说新语》能以极简洁的事迹言行,有力地表现出人物的风神情貌,有时作者还通过虚实结合,以实写虚的笔法来展现人物性格。

4.《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如比喻的精当,口语的运用等等。25、上官依诗的后二句工致凝炼,反映了上官体“好以绮错婉媚为本”。26、.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高宗,武后时期与宫廷诗人相对立的下层文士创作群体。“四杰”作为一个群体代表了下层文士在唐代文坛的崛起。他们推动初唐诗歌题材从宫廷走向了市井和赛漠,给初唐诗歌带来了高情壮风的少年意气,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27、(沈佺期)(宋之问)对五言律诗的定型贡献。28、陈子昂存诗约一百二十七首,其中《感遇诗》三十八首是其代表作。29、《春江花月夜》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今知最早见录《乐府诗集》卷四七吴声歌曲下。此诗是长篇歌行,采用乐府旧题赋予了全新内容。此诗以四句为一个单元,自由换韵,每一单元的第一句皆入韵,流畅婉转,文化修养,继承并提升了前代乐府诗的写作手法,创造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唯美境界。30、山水园林诗的新开拓山水诗在盛唐时代取得了开拓性的发展。盛唐时代南北交通,东西贯穿,诗人游历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其诗篇。中的山水景观也就兼得南北气象了。盛唐山水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散发出时代特有的博大气度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可以说,盛唐山水诗人以一种朴素自然的语言实现了曲尽物态又妙写心境的诗学目的,以一种平和坦然的风度体现出兼容并蓄而高瞻远瞩的时代精神。盛唐时代社会日益安定,士人的入世心理显然已大于出世心理,在一个热望功名事业的时代,士人仍然对田园之美保持不衰的兴趣,这就充分说明田园山水作为一种诗意化的人格风范,已形成超越时代的价值内容。盛唐诗人对于田园的关注,更多的是对于自然境界的一种追求,如王维的《渭川田家》。体现出从自家田园到自然田园的超脱。盛唐时代园林别业的兴盛与发展,对诗歌创作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许多园林别业成为诗人笔下的吟咏之材。盛唐诗人在初唐园林诗创作的基础上,对于园林别业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与更丰富的书写,描绘园林景观,园林生活,抒写园林情趣,将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田园诗拓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如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的喜爱以及悠游闲适的心情。唐代的山水园林诗在创作技法上比前代有很大的发展,六朝山水园林诗讲求形似,对于山水多采用繁实细密的描写,穷形尽相。盛唐诗人则更注重对于山水意蕴的捕捉,以清旷空灵的笔墨刻画山水之态。笔墨流淡,含蓄无穷。盛唐山水园林诗的作者众多,不仅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一批山水田园派诗人,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众多诗人也时有此类题材的创作。他们都对于山水园林诗表现内容的拓展,艺术技巧的丰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盛唐山水园林诗的共同特征是自然天成而神韵悠长。自然山水的天然物态与诗人意态浑然融合,诗人寄情与山水园林,不仅仅是追求隐逸之趣,也表现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心态及积极高昂的生活情趣。31、高适和岑参边塞诗的不同之处:1.高适的边塞诗是他豪壮的戎马生活的写照,也是他对边疆战事关注和思考的结果。他常常能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边防问题,以政论的笔调表达对边防政策的见解,揭露边防政策的弊端。这使他诗歌的思想深刻性超出了同时代其他边塞诗人。2.岑参的诗善于雄奇瑰丽的笔触描绘西北边疆的奇异景色,民风民俗以及将士勇敢报国,不畏艰苦的精神,饱含热情,气概豪迈。他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多写边地苦寒和士卒苦劳的传统格局,作品中充满昂扬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丰富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32、王昌龄的边塞诗体现了盛唐气象的雄厚浑成。33.李白古体诗的特点1.李白沿用古意的诗作往往对于古辞古义有所发挥,他将《蜀道难》拓展为杂言长篇,在时空的纵横变幻中将蜀道的艰险描摹殆尽。2.李白的乐府诗不止于发挥古意,还善于创新,借古题另立新意,如《远别离》,本来多写悲伤离别之事,而李白却寄托讽谏,表现出诗人对唐王朝前途的忧虑3.李白善于从乐府的旧题古义中寻找与自己人生经历和身世感慨相契合之处,并借此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张扬的个性风采34.为什么杜甫的诗歌被称为史诗?1.杜甫诗歌内容博大精深,现存1400多首诗,即是它伟大人格的写真,又是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诗人从各个角度艺术的再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在他的诗中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其反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与深度,不仅同时代仍无法比拟,也是古代文学史上任何一个诗人难以企及的,杜甫的诗堪称唐代由盛而衰的史诗。2.作为一代史诗,杜甫在诗中揭露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悬殊的贫富差距,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人用集中概括典型对比的手法,揭露了造成黎明百姓饥寒交迫的根据,安史之乱的爆发,更是加剧了统治阶层对人民的渔夺,造成了广大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像杜甫诗这般刻画如此众多“乱离人”的群像,似如此广泛反映他们的生活,深刻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的确是前无古人的3.忧心时局、关心黎庶是杜诗“史诗”特质的另一表现,杜诗对内廷诸杨的奢靡,跋扈已早有关注,《丽人行》铺成了诸杨游宴曲江的侍从之盛、饮食之精、衣著之丽,揭露其娇横。诗人还写了《哀江头》《悲陈淘》《悲青坂》等一系列反映时局的诗篇,两京收复,又写下了《洗兵马》一诗。诗人见微知著,所论多切中时弊。4.“三吏”“三别”,不仅深刻广阔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还通过对百姓生活的谱写表达其同情5.杜甫在抒发闲情逸趣的题材中也长融入身世飘零,忧国忧民之情,从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风貌和个性特征。其中《秋兴》《登楼》《登高》高《旅夜书怀》等所表现出的家国之恨,身世之悲令人长久喟叹,咏物诗继承了托物言志传统,图貌写物水乳交融。思亲念友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典型意义35.古体诗的开拓与创新杜甫五七言古诗能牢笼千人而又别开生面,他的乐府诗摆脱六朝以来陈陈相因的俗套,根据内容需要,自拟新体而无复依傍,为乐府诗的发展开辟新路,写法也灵活多变。善于通过典型事例来反映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对现实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杜甫的古体诗还善于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杜甫的古体诗十分重视诗歌的形象性,并常把自己的主观爱憎融入其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复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