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让生活更美好的沟通秘籍

有一个名为卢森堡的美国人在难民营给巴勒斯坦人做非暴力沟通演讲时,被听众发现他的美国人身份,群情激奋的听众把卢森堡称为“杀手”,“杀孩子的凶手”,“谋杀犯”。他如何在痛恨美国人的巴勒斯坦人包围圈中得以保证人身安全?为什么最后巴勒斯坦人还邀请他到家中做客?

答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作为一本豆瓣评分8.4的书籍,我前几天看了之后挺震撼的,它对我的思维方式和说话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回想起来,原来我们许多人都是暴力沟通的受害者和始作俑者。因此我特地写了读书笔记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写NVC)最早由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1963年提出,并在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教育领域和非教育领域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卢森堡博士因为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贡献在2006年还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可见,非暴力沟通在国际上是非常受欢迎的。

为了更好的了解非暴力沟通,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暴力沟通

暴力沟通主要有以下表现方式

1)道德评判

使用道德标准评判别人,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时,我们认为对方是不道德的。例如:你是一个自私的孩子。你这么这么不懂事?

这些评判暗含我们的价值观,却忽视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2)比较

蔡康永说过,“只要常常存着跟人比较的心,就永远不会快乐。”

这里最典型的是“别人家的孩子”,不少家长看到的都是自己孩子的缺点,眼里只有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美其名曰让孩子有奋斗的目标。却不知道,比较在无形中已经蒙蔽了我们对孩子和对自己的爱。你能想象一个每天都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每天都被打击的孩子可以快乐的学习吗?

3)回避责任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都是有责任的。然而我们见过最多的是人们说的“不得不”。这就是回避责任,因为这样可以把责任归咎于他人。

为什么打扫房间?因为我妈叫的,我不得不做。

我也没有办法,是领导要这样做的。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景下我们都有选择的自由。如果我们没有探寻自己内心的需求,而是按照外界对自己的期望来行事,这个时候,我们不再是自己的主人。

4)强人所难

使用命令或威胁的方式要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对方不配合就给予惩罚;对方配合,也只是屈从于权威,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做这个事情。此外,如果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属于命令的一种。

例如,妈妈说:“你的学习成绩很差,让妈妈很难过。”孩子可能会为了让妈妈高兴而努力学习,可是即使他做了正确的事情,也不知道这个事情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妈妈高兴,而是为了他自己的学业有所长进。

因此,暴力沟通会引发沟通双方的痛苦,根源在于这些沟通方式忽视了双方的感受和需求,而把精力放在寻找借口归咎于对方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呢?

卢森堡博士在本书中将非暴力沟通称为“爱的语言”,它处于暴力沟通的反面,因为使用这样的沟通方式进行倾听和谈话,可以让双方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为什么要使用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的转变,而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它让我们更关注双方的感受和需求,转变了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使我们更专注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需要,在尊重和倾听对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明确的请求。

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


在《小王子》中,狐狸跟小王子说过一句话,“语言是误会的源泉”。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那么如何让语言变成直通对方心扉的窗户,而不是变成让误会的源泉呢?

对此,《非暴力沟通》一书把如何表达分为四个步骤。

如何表达自己

1)观察

第一步是说出自己的观察。观察是不带任何主观评判地描述客观事实。

印度哲学家希那穆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让我们不带评判的描述,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我们习惯性的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所以我们在此需要正确区分观察和评论

举书里的例子,描述同样一个对象,有两种表述方法:

I.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II.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欧文没有进一个球。

I.米奇花钱大手大脚。

II.米奇上周买书花了一千元。

很明显,这里的第一句是评论,第二句属于观察。

2)感受

第二步就是说出自己具体的感受。感受的根源来自于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

这也是有难度的,因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张口说出的都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感受。为什么会这样呢?书里提到【被压抑的心灵】,现在人们大部分都选择忽略感受,而更重视自己是否符合社会上主流权威所规定的“正确思想”,而人们也更重视“社会希望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自己想怎么做”。我们被动的接受了社会的期望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想法。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学会表达内心的感受,因为如果对方不知道你的感受,也无从知道你的需要,更不能做出你期望的改变来。

如何区分想法和感受?

想法:我觉得我的吉他弹的不好。

感受: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

为了更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作者还诚意满满的列出了表达感受的词汇表,可以解决我们有苦难言的难题,比如表达需求得到满足的感受:兴奋,喜悦,欣喜,甜蜜,精力充沛,兴高采烈等等。表达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害怕,担心,焦虑,忧伤心神不宁等等。

3)需要

第三步是说出自己的需要。

这里书里推荐了一个句式:我感到...因为我需要...

例如: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这里妈妈失望是因为妈妈自己的需要(期待孩子健康成长)没有得到满足,而不是因为孩子没吃完饭,所以并没有怪责孩子的意思。

一种要素能否被当做需要,关键在于它是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例如尊重,欣赏,理解,欢乐等等。

为什么要说出自己的需要呢?因为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怎么会知道你的需要,并且关注和满足你的需要呢?如果自己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会让自己活在痛苦之中,也给别人带来痛苦。

本书还提到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

I.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II.面目可憎,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III.生活的主人,我们知道虽然我们为自己的意愿感受行动负责,但我们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也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例如,好友希望你帮他一个忙,但是你在同一时间刚好有其他重要安排,你是委屈自己满足好友的需求,还是婉拒并真诚的表达歉意呢?

4)请求

第四步是提出具体而非抽象的请求,而且是告诉别人要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

例如,

抽象的请求:晚饭做好吃一点。

具体的请求:晚饭要三菜一汤,三菜要两个肉菜,一个素菜;汤可以是紫菜蛋汤或芥菜汤。

书里还举了一个例子,太太希望丈夫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她跟丈夫说,不要花太多时间在工作上。结果丈夫减少了工作的时间,但去报了一个高尔夫球比赛,并没有时间去陪自己的爱人和孩子。

最后,还要注意区分请求和命令。如果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这个属于命令;利用对方的内疚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如何倾听他人

村上春树说,世间许多人需要的其实不是实用的忠告,恰恰是充满暖意的附和。

因此倾听也是使用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要素去倾听对方。这个就要求我们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的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求,最重要的是要正确的标注出对方的情感,而不是给对方建议或者安慰。

书中还罗列了妨碍了倾听的具体行为:

建议/比较/说教/安慰/回忆/否定/同情/询问/辩解/纠正

总之,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改变别人迎合自己,而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基础上与人联系。因为非暴力沟通的过程,就是让爱融入生活的过程,既是对他人的爱,也是对自己的爱。

如何爱自己

当我们表现不完美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同时关注自责背后没有被满足的需要,把焦点放在关注需要上,就不会陷入深深的自责。

比如我们在学习和践行非暴力沟通的时候,过程是很漫长的,中间会有反复,我们允许自己有水平起伏的反复,关注如何做的更好上,就可以避免过度自责。

其次,我们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例如:我高考报志愿时选择照顾家庭经济情况,报考了省内的大学,而不是不得不选择了省内的大学。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句话的里面的“选择”表现出的担当,而不是“不得不”的无奈和推卸责任。

最后,爱自己还意味着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别人。如果我们用苛刻的要求对己对人,我们自己的心情也不会很好。当我们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别人有什么毛病,感受双方的需要,我们的内心会更加平和和包容。

如何表达愤怒

当我们感觉愤怒时,有以下步骤来表达愤怒

1)停下来,关注呼吸

2)想想是什么让我们生气

在不顺心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指责他人,我们慢慢练习把每一个指责都转化为尚未满足的需要。

3)体会我们的需要

4)倾听他人

5)表达感受和尚未被满足的需求

如何表达感激

非暴力沟通方式表达的感激,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

表达感激的方式

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例如,找朋友借钱,对方慷慨解囊借给我们之后,我们可以这样表达

亲爱的,你借给我的钱解了燃眉之急,让我及时还清房贷余额,顺利卖掉房子。我感觉到你的信任,心里特别感动和感激。

这样的表达,效果自然是比谢谢两个字好得多了。

接受感激的方式

书里的建议是: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我套用书友蕊蕊的话就是:大大方方的给予,大大方方的接受。


读完本书,我才知道日常的沟通充满了语言暴力,我们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

艾青在《花与刺》里写道: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知道了非暴力沟通的方法,让我们去践行,创造更和谐和美好的生活吧!

因为世界少一份语言暴力,自然多一份和谐。


【参考资料】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小王子》安东尼·德·圣埃克絮佩里

《活出生命的意义》维克多·弗兰克尔

《非暴力沟通分享》书友蕊蕊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让生活更美好的沟通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