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问题当成是一朵假花还是一片云?

《倚天屠龙记》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张无忌跟胡青牛学医术,后来他医治病人,方法一直都对,但就是没有效果。他百思不解,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其中缘由:胡青牛的妻子一直偷偷地在病人的药中下毒。

这个情节印证了一种认知:一个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很有可能是因为有人做了什么,在维持这个问题。

这个认知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现在,请你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部手机,用了一段时间,它的屏幕碎了,送到店里去修,换了个显示屏。

这个时候你会觉得这部手机还是原来的手机吗?

再过一段时间,摄像头坏了,再换一个摄像头。

手机还是这部手机。

后来又换听筒,换芯片……

我们可以把所有的零件都换一遍。

换到最后,我们认为这部手机还是这部手机。

但,假如从一开始,我们把所有要替换上去的零件拿过来,拼装成一部手机。

它是一部新手机还是旧手机呢?

你肯定会判断是新手机。

很明显,它和原来的那部手机是两部。


可是为什么之前的那部,即使我们把零件都换了个遍,你还以为是原来的手机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认识过程。

如果是一点一点地改变的话,我们的认识过程就有一定的连续性。

即便这个事物一直在变化,一直在发展,甚至变成和原来截然不同的样子。

我们的思维仍然会以为这个东西是原来的东西,一直都是。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挺新鲜的。

你可能会疑惑:有意思吗?这和现实生活有什么关系?

其实,这个问题的背后隐藏的是我们的一种认知模式:发展观。


我们可能都比较熟悉发展观这个概念,它就是我们认识到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静止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

但我们总把它当作一个哲学观点,现实生活中似乎用不上。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把很多事物当作静止不变的东西加以认知。

这是我们大脑的识别模式。

这种模式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错误认知。

揠苗助长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一个宋国人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想要帮忙。就把禾苗往上拔高一截。结果反而害了这些禾苗。

故事我们都熟悉。

其中的道理也简单。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人为什么会有揠苗助长的想法呢?

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认知呢?


这个故事背后是这样的一种认知论:他认为禾苗已经停止生长了。

虽然理性上他可能知道,禾苗没有停止生长,只是长得慢而已。

但是缓慢的变化,他是看不到的。

他天天盯着禾苗,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

他就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个静止不动的东西。

它和用塑料做的假花没有任何区别。

真的没有区别吗?

不是的。

给禾苗一段时间,十天半月后再去看它,就会发现:它肯定长高了。

就会发现:之前对它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人身上。

特别是小孩身上。

如果是你身边的小孩,天天见他,你可能觉得他没有什么变化,好像也没有长。

但如果是你亲戚家的孩子,不经常见面,偶尔见一次,就会觉得天呐,是竹子吗?怎么长这么快啊。


在这里,我们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对象: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

人,动物,植物等都是有生命的,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

以人为主体构成的家庭,公司,社会等,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

但一朵假花,一块石头,一杯水,一台机器等,是没有生命的。

虽然从哲学角度来看,这些看似没有生命的事物,也在变化。

但是以人的生命尺度来看,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它们是没有变化的。

因此,我们在构建发展观的时候,就要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对象,建立不同的发展观。

意识到它们是有区别的,会进一步影响到我们之后的认知。


我们习惯认识无生命的对象。

因为它们是固定不变的。

除非我们对它做点什么,否则它会一直不变。

手机坏了,除非我们修理它,否则它一直是坏的。

但有生命的对象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一个人感冒了,可能还没有去看医生,就已经好了。

如果有一个人的感冒一直不好,很有可能是因为它做了一些事情,一直在维持着自己感冒的状态。

就像开头《倚天屠龙记》中的例子。


公园里的花草树造型优美,什么时候看都是整整齐齐。

但并不是把这个造型放在那里就不管了。

因为它们是有生命的。

所以就要有园丁定期修剪维护。

如果一段时间不修理,就会发现它们旁逸横斜,面目全非。

但如果这些花草是塑料做的,树木是石头雕刻的。

情况就不一样了。

除非有人特意改变它们的形状。

否则它们的造型可以保持很多年不变。


这就是差别。

对于有生命的对象来说,变化是常态,除非你做了什么,它才会不变。

对于无生命的对象来说,不变是常态,除非你做了什么,它才会变化。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区别,就会在看问题的时候,产生误解。

因为我们在认识上,会倾向于忽略那些有生命的对象,把有生命的对象当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所以这些有生命的对象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想:我要做点什么,问题才有变化呢?问题得由我想办法解决吧。

所以那个宋国人为什么会揠苗助长?

因为他把禾苗当成了一朵假花。

假花是无生命的,自己是不会变化的。

于是,他当然会想“我必须得做点什么,它才会改变”。


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犯这种错误。

比如一个孩子不好好学习。

因为家长看不到他的变化,就很着急。

这时候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采用对无生命对象的认识:孩子有不好好学习这个问题,我必须得针对这个问题做点什么,他才会改。

不然他长大之后怎么办?

不然他老了之后会怎样?

如果他一直带着这个问题,那他这辈子就完了。

所以家长就会拼命地找办法帮孩子改正不好好学习这个缺点。

一个方法不行,换另一个方法。


可是,如果你用发展观的视角看这件事情,绝对不一样。

按照发展观,小孩不好好学习,喜欢玩游戏。

可是他的兴趣爱好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变化的。

因为他是有生命的。

他就处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的。

但为什么这个自然的过程会被打断了呢?

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很多年沉迷于游戏?

因为:有人一直在做事情,帮着孩子维持这种状态。

就像园丁修剪花草帮助保持造型一样。

那么到底是谁在做这样的事情呢?


一般来说,是孩子的父母。

父母通常会认为孩子玩游戏是一个问题。

是一成不变的。

他们必须得做点什么,才能改变。

于是他们要想办法帮孩子解决这个问题。

但他们的行为却赋予了这个问题无穷的动力。

他们和孩子斗智斗勇,结果反而“两败俱伤“。

其实他们什么都不做,问题可能会没办法长时间维持。


看到这些,父母可能会觉得从情感上难以接受:什么呀,难道我辛辛苦苦做的一切,反而错了?

我什么事情都不做,问题就一定能得到解决?

万一越来越严重怎么办?

的确有这种可能。

所以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好的。

核心在于:要用发展观去看问题。

要为不同的对象构建不同的发展观。

做事要用巧劲,不要用蛮力。

要用发展观帮助我们看到孩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帮助我们尽可能地利用对方身上的资源,促成改变。

而不是只想当然地以为:只有自己做一点事情,对方才能改变一点。

那样自己累,对方也受限。


所以,如果你遇到与人有关的问题时,

不要把它当作一块石头,一朵假花。

把它当成一颗种子,一朵云。

只要给他们时间,就一定会发生变化。

如果,你发现它们长时间保持不变。

你就要去想一想:是谁,做了什么事情,维持它的不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把问题当成是一朵假花还是一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