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9

我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日常,工作中,所有的赴约赴会,即便不是100%,我自信也做到了99.9%的准时。而且,对任何超出预定时间的会议毫不例外的深恶痛绝。

这一切都源于多年前在美国出差的一次经历。

那次,我从中部某城市经旧金山回国,由于是当地同事订的票,在旧金山转机的时间只有一小时。而我之前的经验,这类国内线转国际线的航班,一般都要1.5-2小时才会足够。因为中间除了通关,还有国内线行李转运国际线的过程。

所以我很紧张,到达机场柜台时立马问了一名黑人女柜员,万一时间紧张,我可以改机票。谁知道,当我表达了一小时转机时间太紧张可能不够时,她以一种见怪不怪的自信口吻说:One hour is a lot!

一刹那我莫名的放下了心。同时心里又有些提心吊胆,还有一种震撼。但具体也说不上来。

之后,我顺利的转机,顺利的返回。但那一句One hour is a lot一直在心里回响着。也成了我遵守时间,很怕浪费时间的习惯。(当然如今全世界的机场都不可能了,源于安检流程的延长。)

我所说的浪费时间,指的是,无谓的,超出计划的时间才算是浪费时间。比如一小时的会你开了三小时,比如半小时的路,莫名其妙花了两小时,又比如你准时赴约,却白白等了很久。而且并不是一定要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躺在沙发上无所事事发发呆,有时候并不是浪费时间。因为我当下就愿意躺着,就不算浪费时间。宁愿躺着发呆也不浪费时间,所谓浪费还是不浪费,不在于你干什么,在于是时间随心,还是为时间所束缚。就是这个意思。

自那以后,One hour is a lot 时时刻刻在耳边回响。我觉得这是一句价值千金的话。不仅仅是一种自信,同时也是对整个体系的信心。

一小时能干什么呢?可以睡一个高质量的午觉。可以写一篇2000-字的文章。可以做一个精彩的演讲;可以做一桌饭菜;开会,可以讨论或者决定三个事项;可以无所求,发发呆,静静心,就那么无为无不为一小时;

上面这些事,一小时其实是很长的。

一小时还能干什么?可以堵在路上;可以刷手机;可以上网逛逛喷喷;可以等人,等的急死人;可以在网红餐厅排队;可以在山脚下排队上索道(1小时可能不够,呵呵)诸如此类,而这些事情,一小时完全不够用。区别在哪里呢?

这是个体的时间感觉。在于是否身不由己。内心有主,则时间可以很长,甚至静止。如果随波逐流,则时间流逝飞快,不知不觉。

对于系统或者社会群体的运作,繁忙的机场,一小时可以起飞20架次,有条不紊;高铁,一小时以内可以有几千,甚至上万人上车;但同时,之前你会在机场候机超过1小时,进站加候车一小时。所以系统的运作,在于精密的配合和分工合作。无数个1秒钟,1分钟结合在一起,成就了One hour is a lot。

One hour is a lot,还在于信赖他人,依靠他人。同时,非常重要的,也真正尊重别人的时间。

说到这里,必须要澄清一些鸡汤文章的说法。颇具迷惑性。

最典型的,就是“接受当下,安心当下”。不管事情多么糟心,你得安住当下。这样才是高大上的。比如,你约了人,你准时到了,对方迟迟不来,别抱怨,安心当下,刷刷手机,听听音乐嘛,不要发火郁闷。又比如,上班堵在路上了,眼看着迟到会错过极为重要的会议。也不要着急,反正要迟到了,着急也没用,接受当下,看看有什么替代方案。

从情绪控制上,这些说法没错,从处理事情的角度,也是积极的。但仍然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必须在这里说清楚。理解错了,就是中毒了。

禅宗有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表面上的意境与上述“接受当下”的说法一致。但多的是系统思维。这是最根本的区别。人间好时节(接受当下)的前提,是万物有序,季节自然地更替。也就是说,接受当下,是建立在系统井然有序的基础上。系统混乱,必须是金刚怒,狮子吼。如果你还安心接受当下,那不是达观,而是黛比。

如果体系参与的任何一方,没有考虑到总体效率,没有尊重他人的时间,就会导致无谓的时间浪费。比如,早晨上班高峰期,快行线上却有清洁车在慢悠悠地扫地,导致总体交通效率降低。流量大的路口,交通灯变换却很短,导致无谓的堵车。等等。像这类的情况,是必须有人去改变的,而不是人人乐呵呵的忍受,否则系统永远也无法进步。

总之,One hour is a lot,真的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