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大决战》,才知道北平和平解放,是人民群众的选择

最近爆火的电视剧《大决战》快收官了,里面展现了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和一个个历史事件,人物众多,大事件,大人物我们都从课本里学习过。

这部剧里印象最深的是突然冒出来且给了特写镜头的小角色,土改后根据地支前的普通群众,国民党被俘的几个士兵。这些小人物代表着当时底层人民的态度。

国民党的小人物

前线战士们吃都吃不饱,没有军饷,心生怨气。杜聿明在东北战场,普通士兵乔三本就当着他的面歌谣讽刺国民党,被杜长官以扰乱军心关了禁闭。

丁大胜是一个贪生怕死的怂兵,在国军那里,他们被人瞧不起,因克长官而被孤立,还被起了个大窝囊的外号。

李大江为了不肯扛国民党军旗,装瘸,装死。

被俘后,两人都经历了深刻的思想改造,首先是我军优待俘虏,给他们吃饱饭,治好病;然后我军在战场以身作则,让这两个俘虏兵成长为优秀的共产党战士。

丁大胜他们出发时,路边上的老百姓把家里好吃的,都拿出来往他们手上塞,他这时心里肯定有种情绪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当然也是老百姓信任共产党。国民党兵所到之处,连猪毛都看不到。

李大江为了守住阵地,整个连被打没了,他还在机枪手的岗位上,和最后一位战友配合,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而这种情绪,也一直支配他到了最前线,让他不再惧怕扛旗,让他不再贪生怕死,有了勇往无前的战斗力量。

国民党的溃败,源自腐败

内部的腐化已经无法根治,抗战胜利之后的接收大员,个个五子登科还不够,还要逼死人命。

剧中讲到刘乃沂,是华北区海军专员办公处平津分处主任,到天津接受敌产,偶然之中看中一个茶楼老板的女儿,为了逼她做姨太太,将她家的茶楼变成敌产。这个女孩被逼上吊自杀,熬过八年抗战的茶楼老板背后书写一个冤字跳楼自杀。

国内接收闹剧一直发生,最后国民党成立了“接收处理敌伪物资清查团”,分头前往各地清查。

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体现在黄浦嫡系,李宗仁的桂系,还有其他的杂牌军。蒋总裁为了保自己的黄浦嫡系,不惜牺牲其他派系的利益。

东北四平战役陈明仁艰难的保住了四平,却被陈诚清查,撤职查办。以至于后面去东北上任的卫立煌将军,干脆啥也不做,他不是蒋的嫡系部队。

他们自己都没有信心能打胜仗,贪污都贪到了往前线战士军粮里掺沙子石子,黄维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军人,以前因为在看不惯这种现象,向上报告反而被诬陷,一气之下回家了,到了淮海战场关键的时刻又看到了给战士吃的大米粒掺沙子。他也只能一声叹息。

国民党的不自信

高级将领清廉反而要被怀疑是共党。他们的这种不自信,是从上到下都存在的现象。

杜聿明怀疑国防部的郭汝槐是卧底,因为他太清廉。

老蒋让儿子把黄金秘密运到台湾,准备撤离大陆,因为他也不知道大陆能否守住。

国民党相信武器装备和金钱,整日靠着美国的援助,保证他们主子的在华利益,但是从来不考虑人民的利益。货币改革把整个国家推向绝境,四大家族把钱全部转移到美国,没有人考虑这个国家的人民该怎么办。

共产党的自信来源人民

共产党决策层更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他们在根据地搞土改,让群众立马让孩子参加队伍,保护胜利果实。

剧中焦裕禄和杨大爷一路去支前,推着小车特别强调了民工支前,杨大爷三个儿子都参加了我军已经战死了两个,这是杨家最后一点骨血,也被送到了前线战场,说不担心那是假的。他留下做饭,就是想和儿子靠的近一点,到了最后儿子还是没吃到父亲包的胡椒味的大包子,留下了最后的遗憾。杨大爷在孩子牺牲后,在濠沟前劝说国民党士兵战场起义。

支前群众凸显他们在战争中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时的战场上,多少根据地人民牺牲自己,成全无数国人换来了团圆和安宁。


辽沈战役结束东野入关,淮海战役完成合围只等最后一击。此时北平的傅作义,也早已看穿这一切,只想保存自己的实力,无意帮老蒋保江山,只是把北平当作和共产党交易的筹码。

他一直垂死挣扎,想通过手中的军队和我党做交易,但是各个战场我军的胜利,把他的路堵死。

结语

人民给了他上了一课,也给了他最后的选择。傅作义只能是放下武器,和平解放北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过《大决战》,才知道北平和平解放,是人民群众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