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城》有感——围城,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想逃出去。

        首先第一感觉是整本书的辞藻略有些华美。应用赵辛楣一句话,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不讨厌可全无用途的人。看书中方鸿渐不禁就有点联想到自己,发现自己似乎也如方鸿渐一般,老好人,当断不断,一无是处。

        方鸿渐一生都在在围城中莽莽撞撞,出了一城就陷入另外一城,最终撞的头破血流。

        平庸似乎就是他的代名词,读书中的第一感受是该努力时没有努力,最后因为平庸而吃尽苦头。在最初侥幸得到丈人的资助而出国留学,可是在国外并没有努力,不断转系,流离于各种学校,最后还是花钱买下了博士学位。

        第二是社会不比大学,离开了象牙塔,离开了父母的照料,社会才会逐渐展示出它的险恶与残酷。方鸿渐就是在离开了父母丈人,独自前往三闾大学,狼狈而归,还得受妻子家庭的赞助才谋得一份职业。

        第三就是方鸿渐的懦弱,在与唐小姐和苏小姐的爱情纠葛中就没有一点果决的勇气,暧昧不断,最终换来的是两头不讨好,自食其果。

        但是联想到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就不得不重新思考围城的含义。钱钟书先生与他的妻女的生活就是相敬如宾,十分和谐。全然不像围城书中所写的这般。

        读完整本书,人生确实就如一座围城。围城之外还有围城,围城之内也有围城。我们这些平凡人总是在不断的出城和进城。小时候苦于学校这座围城,围住了我们对于社会的期待,但殊不知学校才是一个温柔乡,是象牙塔,只有在冲出这座围城时才想起他的好,可那时徒有羡慕却再也进不了城。职业也是一座围城,爱情也是围城,我们深陷一座座围城中。或有人自诩可以逃脱,却不也是有人生这一座大围城,谁都逃不出去。或许这时候就是在寻求人生的目的,为何而活着,怎样才能活得有意义,这或许是出人生、心灵这座大围城的钥匙。

        儒家孔老夫子的指导可以给出一些方向,以自身的德行修养为人生目标,不断提高自我修养。人生的追求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是内心成长的要求;人格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什么,而在于如何过这一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围城》有感——围城,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想逃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