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接触到陈大伟教授的专著《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这本书,我和我的团队经历了读书,实践,再读书,创新,完善的过程。
初读这本书,观课议课的七大观反复读,而且是啃读,每个人读一段文字,其他人提问题,一个人想到的问题一群人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每个人结合别人的思路,都有了新的想法。
回头看那一段历程,就是陈教授的“人因思而变”,而且每个人能提出问题的模式就是观课议课的模式啊。
围绕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发表看法。当我们意识到这种变化的时候,很惊喜,开始展开的观课议课活动。我的团队18个人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多是高中老师,特别忙,而且是非官方的组织,所以每个人都要调节好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没有外界压力,只有内驱力的工作。
第一次,我们去听闫艳丽老师的课,我的团队去了7个人,都是经过观课议课培训的。
程序是先描述现象,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询问授课者的背后想法,假如我来教,我会怎么样。语气是温婉的,探究式的。在课后的教研活动中我刻意的邀请了生物学科的其他老师加入到我们的观课议课中,我想看看我们在议课过程中,是否会可以跟着我们的节奏,加入到这种平等,安全,互相尊重的议课场域中。
经过实践证明,是可以的。我提出一个问题后,刻意让他们最后发言,依据一个问题,他们回到自己的课堂中怎么处理,完全是一种自主的回答问题的状态。我心里暗喜,原来一个学科组只有一个懂得这种思想的老师,能够带动整个学科活动。这种平等的议课环境是很容易形成的。
但是讲课的教师说话了,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告诉我,她在整个三个小时的议课中,并不安全,因为虽然是讨论她的课堂中的某一个现象和问题,但是发言人总是不由自主的略带情绪的询问她,某个环节这样做是有问题的。
让上课的老师时不时处在一种不安全的场域中。这不是我想要的,实际上上课的老师在教研活动中是贡献者,是把自己的课作为一种载体的,让大家讨论,是要被赞扬的。
如何让大家有这种意识呢?
我把团队聚集起来,讨论如何让每个人在议课环节中,下意识的不是批判,而是讨论自己的做法的行为呢?
最好的说教是体验,团队举行这种观课议课活动,不再是某一个人讲,而是轮流坐庄,当自己坐在提供案例的角色时,他们能够体会到被批判的不安全感的时候,就出现了执教者和议课者的共情。
于是我们的观课议课活动就开始呈现出主持人,授课者轮流做的局面。
当解决了人的问题后,就要解决议课主题和观课议课活动的可复制性、可操作性的事情了。
前几次做,8个人听课,会出现八种现象,而且都能提炼出8个问题,经过整合,分析,会出现四个问题,八个人去回答四个问题,教研的实践都达到了4个小时,虽然大家酣畅淋漓的讨论,有着醍醐灌顶的收获,但是每次都这样,参与者很疲惫。这样的教研活动的持续性和大家的参与热情会怎么样呢?
我又开始了思考,解决高效性的问题。
我们试着在课前聚焦一个主题,然后每个人都在课堂上都去观察和这个主题相关联的现象,将现象和主题结合起来,一节课,一次教研活动解决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授课者提出来,也可以是参与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来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上了一节课,高中化学序言第一课。开始上课前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召开了观课议课的课前会议。确定了四个问题:序言课的设计思路是什么?课程结构,学科学习方法,任课教师特点,还是学科特点和素养呢?学生上课的情绪和什么关系最密切?听课老师的状态如何?这节课所提出的问题和主题联系如何?
经过讨论,我们分好工,三个人一个主题。其他人根据自己的认识做一些补充,这样就把时间控制了一下,让这种观课议课活动能够正常的开展。
这样对于我们经过培训的老师可以成为常态,怎么复制呢?
我单枪匹马在一个学校的各个学科组里做11节课的尝试。每一节课,呼朋唤友的去组织这个学科的老师参加观课活动。结束后,所有的老师聚集在一起,准备评课,上课教师无论年龄大小都是忐忑的。观课者试着想说提几个意见,前面铺垫了各种好之后,才敢提出意见,总怕搞糟了同事之间的关系。经过一次深度的参与这种教研,我真诚的问上课的教师:紧张吗?安全吗?
我又问参与的老师说:累不累,想不想通过一次课,一次教研活动,真正的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我们的教研活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给上课教师一个评价吗?还是为了完成学校领导的检查呢?或者是提高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呢?这个时代很多老师都是愿意学习的,他们更愿意提高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我开始通过一节课,描述出上课教师的某一个现象,例如一个老师提出情境光明中学要开运动会,提炼出:情境如何做到真实有效,起到情境的作用。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课堂中如何设置情境的,大家讨论的热烈,结束的时候,收集到了好几种预设情境的方法,最关键的是上课的老师一点也没有感觉自己不舒服,每个人带着集中预设情景的方法结束了教研活动。
结束后,我想,在原有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描述现象,提炼问题,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授课教师充满感谢。这样的教研活动,不仅仅是提高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教研组也充满了和谐。
这几天研讨了:
1.双减政策下,如何发动教研组的力量,进行作业设计
2.如何进行真实情境创设?
3.教学评一致性中的评如何落实?
4.长作业布置后如何进行跟踪反馈?
5.项目式教学如何渗透在学科知识中?
6.习题课怎么上?
7.如何利用学生错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