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为何只承认武则天是女皇帝?

      历史上有记载的女皇帝,在武则天之前,还有两位女皇帝。一个是528年北魏时的元姑娘,年号武泰。另一个是唐高宗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陈硕真。要说封建王朝专政的女人,汉代吕后和清代慈禧,都曾经垂帘听政、独揽大权,但是她们没有称帝,也就是说没有皇帝的名份,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被称为临朝称制。但是元姑娘和陈硕真,都有皇帝的名份,历史为何只承认武则天是女皇帝?我想探寻一下,这三位女皇帝是如何坐上皇帝位子的,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史学界是以什么界限来定位女皇帝的,或者说女皇帝的身份是由什么来确定的?     元姑娘,公元515年,宣武帝死后,年仅4岁的元诩就当了皇帝,是为孝明帝。胡氏则母以子为贵被尊为太后,并因孝明帝年幼而得以听政。胡太后掌权后,生活上十分淫乱,在政治上恣意专权,搞得民不聊生。孝明帝看在眼里,暗中积蓄力量试图扳倒母亲,他们母子之间的矛盾趋向白热化。528年2月,胡太后将孝明帝毒死,孝明帝死后,胡太后便将刚出生的皇女冒充皇子,立以为帝,这个皇女就是元姑娘,几天后又另立3岁的元钊为帝。但是没过多久,契胡酋长尔朱荣以为孝明帝报仇为借口,进军洛阳,将胡太后,元钊及大臣2000余人统统杀死,控制了朝政。元姑娘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冒充皇子做了几天的皇帝,是胡太后导演的傀儡。她没登基过,也没留下名字,可见把元姑娘定位皇帝是没有理由和依据的。

    在武则天之前,唐朝的历史上还曾经出现过一位女皇帝,她就是永徽四年(653年)在浙东睦州领导农民起义的陈硕真,也称作陈硕贞,与妹天章叔胤举兵反,自称“文佳皇帝”,以叔胤为仆射。尽管她做的是农民政权的皇帝,但毕竟挂起了皇帝的旗号。《旧唐书》和《新唐书》都对这位女性有所记载,这也是位比较有争议的女性,也算是巾帼女杰了。她率领的农民起义,最后虽然被镇压了,但因她开天辟地般的壮举,也有个别史学家称赞她为中国第一个女皇帝。

    中国历史上,做领袖且又称皇帝的妇女,则只有陈硕贞一人。她虽没有登基过,也没立过年号,这位草莽天子是无法和武则天皇帝的历史影响相提并论,这也是陈硕贞不被史学家承认是女皇帝的主要原因。但作为第一位自称皇帝的中国女性,她的精神确实难以磨灭。陈硕贞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古代,以女性之身自称皇帝,可谓闯字当头,虽然起义在婺州终结了,她从起兵到兵败身亡,不过一个多月时间,但是震动东南,影响极大,后来武则天称帝多少受到了一些她的影响。

    中国专政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帝便是武则天了。皇帝是君主制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排除有皇帝名份的元姑娘和陈硕真,武则天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在唐高宗时为皇后,在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则天的政绩是不可磨灭的,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真可谓是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武则天夺李氏天下,肃清李唐皇亲宗室,作为李家的子孙是憎恨武则天的,可是李显却对她非常尊重,而且继李显之后的李姓帝王,包括之后的明清王朝,都对武则天有非常中肯的评价。武则天在705年退位,同年十月病逝于上阳宫,留遗诏袝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的遗诏意思非常明显,就是死后把自己的灵位放在唐朝的宗庙中,并且要和唐高宗合葬于乾陵,称则天大圣皇后,放弃一代帝王的美称。我们可以看到,武则天在闭上眼睛之前,这个决策是多么的聪明啊。试想一下,与高宗李治合葬,无疑是回归了母亲和妻子的身份,作为李家后代子孙,不管以后在位的帝王有多残暴,也不可能反对自己的祖先呀。还有去帝号这一英明之举,我想不光是李家在唱凯歌赞颂,天下百姓也会竖大拇指的。

    武则天最大的贡献是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可以说是深入民心,打破了朝廷命官的子女不通过考试,就可以当官的旧制。人人平等,学子们都可以参加考试,武则天亲赴洛阳考试现场,并亲自把关,把考卷递到尚书省,以免有人从中作弊。人才得以突出水面,考试是当官的必经之路,这样平等当然大受响应,其意义也特别重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科举考试一直延续到到清末才结束。其实今天的高考,同样受科举的影响,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机制。 均田制把地平均分配给老百姓,这个举动在武则天之前实施过,武则天实际上是把政策放宽了。如同改革开放,农民可以进城打工,不控制人口流动,私营企业得以发展,实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的大唐沸腾了,农民可以到其他政府没有控制的地方开荒,很多有经济头脑的,进入洛阳、扬州这样的大城市做小买卖,城乡经济流动起来了,整个国家的经济能力、土地利用率都加强了,并创造了50年人口翻一番的成就。当时唐朝面临的问题是人少地多,这一政策的实施,减少了老百姓的束缚,人口增加了,整个社会的流动非常活跃,给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稳定发展,在对突厥侵犯边境方面,继续对东突厥采取安抚政策,灵活运用降则抚之,叛则讨之的策略,以安抚为主。关键时刻重用名臣良将,派遣李昭德、张仁愿、狄仁杰、魏元忠等率军抗击。还曾经重用太子李显,相王李旦为行军元帅,以增强战斗力,威慑东突厥。

  综合以上分析,武则天在政治、文化、军事、经济上的一些突出贡献,在老百姓的心里,武则天就是一个和蔼可亲、深得民心的好皇帝。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历史上为何只承认武则天是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