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内诞生4部9分神剧,台剧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小时候看电视。

内地看琼瑶,香港看TVB,台湾看柴智屏。

长大后看电视。

到点追剧的时代已经过去,点播模式逐渐成为主流。

网络发展最为迅猛的内地,各类剧集百花齐放;

仍然坚持以传统模式为主的香港和台湾,收视率江河日下。

TVB人才流失,2011年后再也拍不出9分神剧;

柴智屏的偶像剧套路早已疲倦不堪,2011年《我可能不会爱你》把“男二”和“男一”的人设调换,才重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在这之后,台湾的偶像剧时代,一去不复返。

2012年收视冠军《小资女孩向前冲》,被称为“台版杜拉拉升职记”,虽然邱泽、柯佳嬿、温升豪等演员的表演出色,但富家子弟与穷女孩的爱情故事显得老套,周而复始的大团圆结局有些敷衍了事。

2013年,偶像剧不再是收视宠儿,《阿爸的愿望》《孤恋花》依靠更好的口碑,收视力压《真爱黑白配》,只是这些剧都未能打出台湾市场。

2014年,青春爱情剧《我的自由年代》赢得观众好感,细节丰富,情感真实,遗憾26集的长度造成剧情拖沓,口碑未能更进一步。

2015年,收视冠军的收视率,已经从2011年《犀利人妻》创造的9.5,下降到了2.85。

但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台剧悄然开始了转型之路。

收视率无法挽救,公视索性花力气打造精品剧,力求依靠品质吸引观众。

本来演长剧的许玮甯、吴慷仁、黄健玮被拉来了演一出迷你剧,结果,《麻醉风暴》引来了滔滔不绝的好评,金钟奖上毫无悬念地拿下迷你剧集/电视电影奖。

虽然是偶像剧的演员阵容,但《麻醉风暴》却与男女间的那些破事几乎无关。

全剧内容专注“医疗推理”,甚至牵扯到台湾的医疗体系,上升到生命与人性的探讨。

如果豆瓣上能再多一点人评分,或许会不止8.7分。

想必是受到《麻醉风暴》的启发,2016年,《我可能不会爱你》编剧徐誉庭、《热带鱼》导演陈玉勋等几位一线编导发起“植剧场”计划。

台剧,由此爆发了一场温柔的革命。

2016年下半年,植剧场推出了类似《麻醉风暴》的多部限定剧。

内容拒绝玛丽苏式的狗血剧情,演员方面力邀一线明星。

就这样,《荼蘼》最先火了。

主题同样关于爱情,与以往的台湾偶像剧不同,《荼蘼》的故事没有灰姑娘,没有白马王子,没有跌宕起伏,意外百出的情节,只有每个普通人都在经历的,关于婚恋与事业的选择。

由于主视角是女性,女性观众可以从剧中获得更多的共鸣。

金钟视后杨丞琳扮演的郑如薇,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

方案A,升职加薪,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

方案B,陪伴男友,获得美满幸福的婚姻。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择其中一样,意味着放弃另外一样。

这是当代女性普遍都会遇到的难题,也难怪《荼蘼》会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

其实不只是台剧,只要议题能够切合现实,就很容易获得更多关注。

内地近年的《大江大河》、《都挺好》也是如此。

显然,中国观众的口味已经变了。

琼瑶和柴智屏的浪漫无法再给人满足感,因为观众已经开始学会思考。

所以作为一种商品,影视剧也需要跟随需求而做出改变,以前是满足幻想,现在是提供反思。

现实主义题材一直是内地剧的拿手好戏,早在2009年《蜗居》就火得一塌糊涂,只是到了2010年代被宫斗,奇幻题材抢了风头罢了。

《麻醉风暴》、《荼蘼》引领了台剧从一些不切实际的烂漫幻想中拉回到现实,时间已经是2016年。

就是这一年,内地也有《人民的名义》异军突起,现实题材已经重新回归到内地观众的视线。

那为什么台剧能冒出更多的“9分神剧”,内地剧却总是差一口气呢?

因为台剧更加“精品”。

2017年,占据台剧年度收视榜头两名的剧集,都是集数不超过10集的限定剧。

最高收视率达到4.61的冠军《通灵少女》,一共只有6集。这是公视与HBO亚洲分部合作的首部剧集,收视上的成功更坚定了公视的精品化路线。

亚军《花甲男孩转大人》,植剧场继续把议题根植于现实,在《荼蘼》聚焦社会女性的选择之后,这次把焦点放到了男性的成长。

快满28岁的花甲,大学竟然还没有毕业!

他是一个严重缺乏主见的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成长啊,就是从不知道要做什么,到发现自己应该去做什么。

找到自我,坚持自我,实现自我。

很可能是风格上加入了喜剧色彩,剧情笑中带泪,《花甲男孩转大人》的豆瓣评分比《荼蘼》更高,达到了9.0分。

当然,《花甲男孩转大人》评价人数要少一些,分数的参考价值也要低一些。

由于前作成功,获得了更多资金投入的《麻醉风暴2》,从限定剧变成了长剧。

撑死也只拍了13集。

其口碑一如前作那样出色,高评分之外,还获得了金钟奖的10项提名。

公视依靠10集左右的精品剧赢得了收视和口碑;

而植剧场依靠现实题材获得了广泛关注,出品的剧集得以卖到内地。

如果两家的优势结合,台剧岂不是要上天?

公视意识到了这一点。

2018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来了。

剧集不是传统的连续剧模式,而是由多个故事组成,有点类似美剧《黑镜》

科幻的外壳,包裹着中国社会中,一种被扭曲的家庭亲子关系。

几乎所有从“中国式父母”怀抱里走出来的人,都能从剧中找到共鸣。

中国的父母总是喜欢“为孩子好”,为孩子铺好了一条“光明大道”。然而在剧中,所有的悲剧皆源于父母对孩子人生的过度干涉。

可惜导演陈慧翎没有完全摆脱掉拍偶像剧的习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虽然走的是精品剧的路线,内容却还是有着偶像剧的影子。

“台版黑镜”,遗憾的是不够“黑”。

2019年,公视决定要更狠一点才行。

继续和HBO合作的《我们与恶的距离》,在现实化和精品化的基础上,一“黑”到底。

人性和社会的黑暗,第一次,赤裸裸地被展现在台湾的电视荧幕上。

口碑炸裂,收视霸榜,横扫金钟奖。

《我们与恶的距离》正式宣布,台剧重新崛起。

眼看着公视用一部又一部佳作圈粉,隔壁家华视依样画葫芦,拿出了一部《俗女养成记》

短短的10集,细致刻画了一个39岁当代“俗女”陈嘉玲。

在越来越多女性寻求独立的时候,陈嘉玲反映出了独立女性的真实困境。

这样就够了。

《俗女养成记》收视率冲到了年度第三,口碑高企。

《我们与恶的距离》还没过去一年,又一部台剧冲破了豆瓣9分。

崛起的台剧根本停不下来。

2019年还没结束,中视的《想见你》登场。

一开始,有些回归偶像剧的剧情和风格令人失望。

但在观众发现这其实是一部穿越剧的时候,2020年初,许光汉火了,伍佰也火了。

腾讯视频迅速买下版权,台湾岛内的收视也暂时稳居年度第一。

台剧在两年时间里诞生了第四部9分神剧。

《想见你》的核心驱动力是爱情,不过前些年台剧现实化趋势仍然影响着编剧的创作。

剧中的陈韵如、王诠胜、莫俊杰都是常人眼中“不正常”的青少年,他们性格内向,不敢接触外部世界,选择自闭。

由于男女主角李子维和黄雨萱的出现,改变了陈韵如、王诠胜、莫俊杰的自闭状态。

一开始,陈韵如想要变成黄雨萱,她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这是悲剧的根源。

只有当她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悲剧才会有被逆转的机会。

无疑《想见你》就是借用一个穿越爱情故事,探讨了青少年“自我认同感”,其内核还是十分现实的。

诚然《想见你》高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穿越情节足够烧脑,并不是因为主题深度。

编剧想要探讨青少年自我认同感,陈韵如最后的转变却显得有些生硬,大结局明显是特地迎合大众,颇有“烂尾”的嫌疑。

但剧集却在继承精品化和现实化的同时,又给台剧加装了一样新武器——创意。

创意并非一定是无中生有,做出不同的排列组合也可以令人耳目一新。

车祸,三角恋,穿越时空,这些都是老掉牙的元素。《想见你》只是把这些元素几乎是前所未有地结合在一起,加上一个扎实的剧本,差不多两年时间的耐心筹备,就达到了一个超乎想象的效果。

台剧的现状就如同《想见你》

即便还有不尽完美的地方,也已绝对称得上是出类拔萃。

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事情总是能够事半功倍。

仅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台剧就能够从疲敝的状态中重新站起身来,扬眉吐气。

那更何况是市场更大,资本更多的内地剧呢?

前几年的内地剧集主要在尝试不同的题材,什么架空历史,宫廷斗争,仙侠奇幻,都市生活,悬疑探案,应有尽有。

确实内容的多样性是增加了,可同时也造成了剧作水平的层次不齐。

2020年初,广电总局发布《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倡电视剧及网剧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短剧创作。

也许这是一个好的信号,如果内地剧也能像台剧那样精品化,并能坚持下去,在已经开始现实化,题材多样化的情况下,那台剧现在所能拥有的成功,内地剧肯定一样也能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年内诞生4部9分神剧,台剧到底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