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6

《教育中的心理现象》第六篇心得

《教育中的心理现象》第6篇36-41章阅读心得本周读的是安慰剂效应、罗森塔尔效应、预期效应、知觉中的图形--背景现象、心里加减法、第十名现象。一、安慰剂效应是指在治疗中向病人提供安慰剂或者由于对治疗的期望而造成的症状减轻或病情好转的现象。它的原理是认知假设和条件反射假设。目的是通过安慰剂对自己产生信心与信仰。在教育教学中,就是用权威的测评给学生一些虚拟、带鼓励性质的结论,以促进他们的自信。教师的爱、信任和鼓励是学生最好的安慰剂,让他内心产生“他能行,他可以学得更好”这样的自我认识来挖掘他的潜能。具体的运用为:给予孩子权威的评价,让她信以为真,以此来克服自身面对的各种困难,健康成长。当学生在心里认定了一个她可能达到的目标以后,产生的学习动力是无法估量的。给予孩子安慰剂,可以促成更高目标的实现。在这里就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要求,让他在可能接受的范围内达到预期目标,这样的安慰剂最实用。二、罗森塔尔效应是指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就是让听众、感受的人深信不疑,可以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来进行传递。对学生的积极期望会有一股无形的力量鼓舞着他去努力学习,我们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待学生,更加积极的期待他们,一定会有新奇的发现,创造出真实的“谎言”。在教育教学中,其实有些孩子没有我们对他们评价的那么优秀,或者在我们对他提出鼓励语言的时候,我们知道他在现有水平下不可能完成。在群体当中给予他超乎实际能力的评价,并相信他一定能做到。期待当中一定要符合现实情况,如果拔得太高,学生会认为教师在说谎,他无法胜任,通过努力他也达不到,所以要在最近发展区期望。三、预期效应是内心的期望与获得结果的比例。“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期望提高一些,所获得的成果会相应增强。我们在教育孩子或与人交流中一定要注意,承诺的预期要在自己可以支配的范围内,要说到做到,纵然承诺有失偏颇也要,也要让孩子觉得承诺的重要性,这样才会培养她们的诚信意识。但现实生活当中,承诺无法兑现或者打折完成的现象普遍发生,所以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承诺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能给孩子造成失信的价值观和行为。四、知觉中的图形背景现象,告诉我们要学会多方位思考,换位思考。因为我们的感官和已有的思想会使我们在观察现象,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忽略一些信息或背景,而加强其他信息。这导致我们只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只看到现象的一部分或者死板地抱着一种观点紧紧不放。我们应该转念一想,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堂资源的机智运用。应该灵活多方位的思维来运用教育机智。这一原理在人际交往中和后进生转化中起到很好的作用,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从好的方面来考虑问题,这样会让我们不再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人与人之间能真心相待,互谦互让,我们的工作也会轻松,心情也会舒畅。在教育学生当中,对于调皮捣蛋和撒谎的学生要全方位的看待孩子,教孩子理解父母,与老师和同学培养孩子的合理情感,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可以培养很好的亲子关系,更好地理解包容别人所做的事情。五、心理加减法最主要的运用就是要先抑后扬。人对来之不易的东西会更加珍惜,失去之后才知道一个东西的可贵。在具体运用当中,应该学会灵活、有策略的、呈现事情的顺序和过程,人的心理,总是习惯得到而不习惯失去。六、第十名现象是斯滕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包括创造性能力、分析性能力、实践性能力。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想法及其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整合实施。要发现自己的特色,在技术上创新,分析优势和劣势,付诸实施预想可行性,并用时间来检验。重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事实上还有人际沟通、领导管理、艺术创作、动手能力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上保持协调平衡。2022.6.26.王江波写于学校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