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唐诗艺术⑻

(网图,侵删)


02 唐诗的“情”与“景”③

除了以上已经讲的几种方式外,唐诗中还有“以哀景托哀情”、“以乐景衬哀情”这样的表现手法。

以哀景托哀情,指“情”和“景”是同一向度的,两者之间是一个“正向”的关系。

比如,柳宗元当年被贬黄州,极度伤感之中,赋诗一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的开头两句是这么写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把“海天茫茫”的“愁思”给信手拈举了出来。

第二句,“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出自己遭受打击之后的一种境况。在这句里,他用了“芙蓉”“薜荔”这样的物像,来自喻诗人自身品德的高洁。可这样的“芙蓉”“薜荔”竟被惊风乱飐、被密雨斜侵,用以突出政-治斗争的残酷程度,明显地有着象征层面的意义,用来比喻敌D势力对自己的打击。就是这样的一种比喻,使得诗人那种悲愁的情感,极度地深化、突显了。

很显然,诗中的“景”,是“哀景”;而“情”,也是“哀情”。由于二者同一向度,所以被诗人有机地融合到一起。

下面我们来看看“以乐景衬哀情”的情况。在这里,“景”和“情”是反向度的,也就是一种“反比”的关系。“景”是美丽的,而“情”是“哀愁”的。

比如杜甫的这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时写的。杜甫在成都客居有年,一直想回自己的故乡而不成。所以,春日之时来到江边,见到的景色,“江是碧的鸟是白的,山是青的花是红的”,一副大好的春日图!而且因为江碧更显鸟之白,因为山青更显花之红,景色非常亮丽。

可是,思归的诗人却没有心情去欣赏这样的美景,“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中的“又”非常得力,说明诗人往年也在看春。问题是,每年春天消逝,何日才能回故乡?最后那深沉一问,把杜甫那种哀情和盘托出。由于这种情是在非常高丽的景色的比照下形成的,于是二者之间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正是这样的反差,越发体现了作者沉重的思念之情。

王夫子曾有一名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此言甚为有理。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种“以景结情”的手法。

这方面的典型例证,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诗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中的“岐王”,是皇室宗亲,名叫李范。崔九大名崔涤,是当时的秘书监,皇帝的近臣。前两句的意思是,在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经常能够碰到李龟年。李龟年何许人也?盛唐时期赫赫有名的音乐家,因其才华而受到唐玄宗的高度器重,炙手可热的人物。这里的“寻常见”“几度闻”好似漫不经意,但却流露出一种从容、闲雅。由此也从侧面反映了盛唐弦歌燕舞的大好气象。

可是,历经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打破了大唐盛世的繁华,使唐王朝国力衰落,君臣离散。据《明皇杂录》记载,李龟年在战乱后流落到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阙。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境况非常的苍凉。

杜甫、李龟年这样两个同样流落到江南的故人,就在“江南好风景”这样的一个氛围里见面了。江南风光依旧,而“人事已剧变”,唐王朝由盛转衰,两人也由当年的意气风发转而白发苍苍……由今思昔、由衰忆盛,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两人的碰面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就留给读者自己去细心的体悟、感受……

沈德潜先生在其《唐诗别裁集》指出,“含意未申,有案无断”。意思是说,“诗写到最后,其意没有伸展,相当于案子没有了结”。这是一种“不写之写”的手法。按常理,老友相见,又逢乱世,肯定有很多话得说。可是在这里,凡所有的“话语”“情感”,作者都不写了,让读者自己去感悟。由此就造成了一种“寓情于景”的艺术效果。

编写《唐诗三百首》的孙洙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如果让杜甫很明确地把自己的情怀给说出来,那样就缺少了“感动人的力量”,就会让诗歌缺少应有的艺术感染力。正是由于它“含义未申”,给读者留下了更为广阔的想象余地,所以诗歌的意义空间骤然加大了。这应该就是“以景结情”的绝妙之处吧!

类似这样的诗句和作品,在唐诗中非常多。平时多阅读一些这样的唐诗,相信一定能多多发现其妙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学 || 唐诗艺术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