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圆融变通——漫谈《高僧的境界》

【郑重声明:本文参与小慢可主题征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微小说《高僧的境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人在街上正常地行走,突然平地摔了一跤,崴了脚。
回到家中,老婆问男人:“是不是看手机没有看路,摔了吧?”他老实回答:“没有看手机。”老婆露出了怀疑的眼神。
医院里,医生问男人:“是不是让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诚恳回答:“没有。”医生露出了怀疑的眼神。
单位里,男人要求请几天假,领导问:“脚为什么会摔伤?”男人撒谎道:“我走路看手机,脚不小心撞到石头。”领导满意点点头,给了男人三天带薪假。
后来,男人遇见一个高僧,说起这件事,高僧很肯定地告诉他:“你的脚就是看手机不小心撞到石头摔伤了,你记错了。”
男人不懂,高僧为什么会这样说?

这则故事情节不复杂,短小精悍,但读懂却很烧脑。角度不同,结论各异,都予人有很深的启示,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许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故事提出了鲜明的问题:高僧为什么也认为男人应该“假话真说”,让他把假的认为是真的。

这就费脑了。高僧,那是得道高僧,看透世间事,不计荣与辱。他充满禅意的教导究竟在提示主人公什么道理呢?

这实际上是一个牵扯话语权的问题。男人在路上正常行走跌倒崴了脚,可以说是个没留神。但在老婆和医生的眼里不这么简单。老婆认为是看手机不看路,医生则认为可能被什么东西绊倒了。这两种想法都正常,因为正常情况下不大可能意外摔倒。结果,男人否定了老婆和医生的观点,得到的反馈是一致的,就是不相信。那怀疑的眼神,好像在指着男人的鼻子说:你在撒谎,没说实话。

暗示的力量开始起作用,老婆和医生的态度让男人没了主意,他也认为自己崴脚的理由并不充分,没有说服力,有点敷衍。找单位领导批病假,如果领导也认为自己在撒谎,那就糟透了。撒个谎吧,毕竟老婆和医生的“理由”更为合情合理。结果,领导很认可,他成功了。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男人的老婆和医生为什么可以怀疑当事人的理由?男人为什么用撒谎来迎合领导的心意以求假条获批?

我认为男人是不得已,因为他在老婆、医生和领导面前没有话语权,他要在乎他们的感受、态度和立场。老婆的“话”他得听,医生的“面子”他得给,领导的“权威”他得服。他的理由之所以被怀疑,是因为没有主动承认自己的“问题”。试想,不是自己的问题,那又是谁的“问题”呢?不说实话居心何在呢?我想,这个问题在男人面对领导时,足以让他瑟瑟发抖。于是,他把“不是”和“问题”都揽在自己身上,结果领导很满意,问题解决了。

男人摸着了门道,请好了病假,但心里还是不通透。问计于高僧,高僧的话更是深奥,也可以说云山雾罩。说他“记错了”,可他怎么会记错呢?

揣度高僧的道理,窃以为在于为人处世的审时度势和圆融变通。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则和立场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不掌握话语权的时候,要从自身的根本利益出发,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势利导,不可拘泥于自己的固有认知和主张。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关键在于把握和掌控。故事中男人对领导的解释,试想他老婆、医生和领导都能认可,也顺利地签了请假条。如果他非要坚持自己的观点辩个清楚,分个对错,又有何益呢?老婆和医生那里不打紧,真要让领导不开心了,那他也未必高兴得起来。他的目的是请假,领导在意的是“合情合理”。至于情况属不属实,好像也不那么重要。所以高僧那样开导他,不用纠结了,看破不说破,因势利导可能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晚饭的时候,我刷着抖音边吃边咧着嘴笑。老婆忽地抢过手机扔在沙发上,瞪着眼吼道:“忘了眼为啥做手术了?”我的眼做手术是因为白内障,正要反驳,却想起了高僧的话,便笑咪咪地对她说,“看手机对眼不好,你做的菜真香。”她又把手机还给了我,说下不为例。

你可能感兴趣的:(审时度势,圆融变通——漫谈《高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