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水花间,锦城内外---成都游记

中国最好吃的城市有哪些?怕是有各种五花八门的回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成都一定会霸占每一个美食榜单。于是成都这个城市在我还没去的时候就已经是有形有色、活色生香的了。

油碟来一个?(图片拍摄:Dr123)

从北京到成都的年前卧铺已经售光了,入了一张六点多的高铁,成功在往返交通上实现了十号线的首末班车地铁成就。顺带一说,在回程的末班地铁上感受了下地铁司机飙车,空挡的地铁车厢在轨道上疯狂摇摆,似乎在出轨的边缘不断试探。高速前进中的车体与地下空气的撞击实现了炸雷般的音效,一个人在座位上可以一眼看到头尾处的空旷,突然升起了一股子拯救世界的英雄情绪。哈哈哈,还顺带脑补了各种异能片中地铁被折断后,人群中的荒乱。跑远了,在高铁上一遍悄默默的在水杯里装了红酒,一遍吧嗒嘴看《成都滋味》这本书,然后论证了下美酒和故事的催眠功效,成功睡到下午两点。

在去成都前我就没有很正式的做攻略,大家都说这是一个节奏慢的城市,我不想让慢慢的日程毁掉它的惬意与慵懒,只是预订了访友和小吃的必备日程。当时出发的我万万没想到的,自己会成为一个每次都要微微辣,就着清水凉茶吃饭的人儿。辣鸡的吃辣能力,成功在第一餐就被狠狠打击,凭借辣到失去感觉的舌头我艰难的在成都活过了十天。

看了开头您就知道这是一篇近乎流水账一样的游记,所以我决定一水到底,来聊一聊最能代表成都态度的消遣--“泡茶馆”。成都的妹子、成都的小酒馆也许也可以用“泡”字来体味,但是呢,茶馆却是最塑造成都百态的。

挖耳朵喝茶两相宜,鹤鸣茶馆(图片拍摄:Dr123)

过去有纠纷了不用去找官府,不同的行业会有不同的茶馆圈子,双方直接去茶馆找个信得着的中间人“摆茶碗”一说就完了,谁输了谁就付个茶钱,很是服气,这么一看“吃讲茶”这套法子简直就是现代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简称ADR)的始祖啊。

成都博物馆里的场景复原(图片拍摄:Dr123)

借用《笑傲江湖》里的说法,“有茶馆地方,就有江湖”说来也是对的,因为四川的哥老会这种民间互助组织的码头就是茶馆,摆一摆“茶碗阵”不同的“袍哥大爷”喝着茶又解决了信息交换。士农工商的隔阂在茶馆这里有了松动,所有人都会来这里歇个脚、聊个天。不待上几个时辰不走的那是有闲暇的人,来去匆匆捡捡别人喝剩下的茶解渴的是走街串巷的手艺人,穿的斯斯文文坐在这儿的没准是个作家学者。

成都博物馆的介绍(图片拍摄:Dr123)

来成都后泡了两个有趣的茶馆,从鹤鸣茶馆最便宜的15块钱毛尖到大慈寺茶社25元的碧湖飘雪,都是拎着一个暖壶,自己在竹椅子上嘎油嘎油的逍遥着,一个在人民公园的水边,一个在热闹的太古里旁边,一动一静,相似的是茶馆像极了大环境里的小世界,你听着热闹,养着心性。

15块毛尖(图片拍摄:Dr123)  
25块碧湖飘雪(图片拍摄:Dr123)

说完了茶馆,再来水一个成都闻名的水利工程吧--都江堰,富庶了几代人的天府之国源头就在都江堰,号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的称谓让成都这块地儿变得像是每个时代的后院,隐秘而丰饶。不管是唐玄宗、唐僖宗,还是抗战时期,成都一直包容着来客。这股子来者不拒的大气,根本上就在于成都的粮仓属性,能够控水灌溉。1998年的大洪水对于我这一代人的记忆锻造是很稀薄的,没有亲身经历便也难以感受到水利对于现代人特别是城市居民的重要性,所以本行的必去的目的地就少不了都江堰了

俯瞰鱼嘴(图片拍摄:bowen)

都江堰的千年工程主体只有三部分: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没有现代巨型水坝和水库的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感,去看这三个工程的路上更像是逛一个自然景点,流水两岸的树木繁盛,水流从急到缓的变化也是自然而舒适,代表着东方的和谐哲学。

魏特夫曾在《东方专制主义》一书中,将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改换成“治水社会”,认为水患频繁催生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进而中央的集权化趋势明显。姑且不论他在推导“东方专制主义”结论中的评述,对于水利工程的关注确是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一个实打实的要害。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提出了中国“内卷化”的生产方式,主要就是靠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劳力来获得增长,这种没有发展的增长现象虽然有着区域耕种的特色,但是整体来看水利工程对于人口、经济、制度等各方面的影响都是深远而重要的。

看着乖乖从鱼嘴分过来的水波,我没有哲学先贤那般发出了对于存在、时间的喟叹,更多的在想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经得起检验的。是改变环境的勇往直前?还是像李冰这般因势利导,与环境和解?

从鱼嘴到宝瓶口(图片拍摄:Dr123)

 伴游书目

1.浅夏等著,《锦水花间-千年前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聂作平著,《成都滋味》,成都时代出版社

你可能感兴趣的:(锦水花间,锦城内外---成都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