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五十前年的科幻片,依然是后人不断瞻仰的经典

星期五言:纵观百年电影史,我认为没几个导演能比库布里克更擅长用纯视觉、听觉语言讲故事了;再者,也没有谁比他更善于把握电影节奏了。如果知道了这两点,再来看这部半个世纪前上映的《2001太空漫游》,你就不难发现它有多伟大了!这种伟大不仅限于电影艺术,它还关乎那些藏在视觉背后的人生奥秘。在此本人选用电影中的那些经典片段或戏份来对其伟大之处进行介绍与阐释,也借此纪念该电影上映50周年。

「第一部分:人类的黎明」

1、骨头、黑石、砸

电影开端起于几百万年前的猿人时代,猿人生活前后以那块“黑石”的出现为分水岭——

黑石出现前猿人们生活在恐惧与低端的食物链中,而在黑石出现之后,他们开始了“思考”。注意,电影中一只猿人在面对一堆动物骨头发呆时,导演插入了一秒钟的黑石镜头。随即,猿人进入了思考状态(音乐起),进而抓起一根动物肋骨,挥臂砸去……

自此,猿人们的生活由被动变为了主动。

显然,导演认为人类的自觉意识可不是“顿悟”那么简单,那是由一种无形的暗能量或是未知智慧生命指引着的。而这种未知力量又被具象化成了一块“黑石”。

2、骨头抛向天空、飞船

猿人们开始同类相争,在跟自己的同类打了胜仗后将自己手中的武器——骨头,抛向空中,骨头在空中慢镜头滑翔,镜头切至黑暗宇宙中的一艘“飞船”——

对于这一被大家讨论了半个世纪的经典镜头,我觉得有三点大家需注意:

第一,这一转场导演没用叠化、没有淡入淡出,就那么活生生切的,没错,一切就是百万年的跨度;

第二,抛骨头之后发生的戏(到电影第二部分“木星任务”字幕出现之前),这部分跟之前那些猿人的戏是同属一个部分的(第一部分:人类的黎明);

第三,黑石出现的镜头对猿人、科学家是前后等同对称的。

▲猿人时代的黑石

▲太空中的黑石

▲猿人时代的黑石与猿猴

▲百万年后的黑石与科学家

以上三点是否可以让我们作出这样的解读:导演认为人类从使用石器时代到驾着飞船探索宇宙只是一瞬间的功夫;赤身裸体的猿人也好、穿着宇航服的科学家也罢,他们在黑石面前都是无知的,被动的。换句话说,人类对无限宇宙的认识是停滞的,科学与文明的进步带来的只是冲突与危险罢了。

3、空姐踩着圆舞曲节奏进仓

除去那些好莱坞“歌舞片”不说,有人把《迷幻演出》(Performance)当成开创电影MV的鼻祖,然而,《2001太空漫游》中约翰施特拉斯的“圆舞曲”与优雅宇宙结合所创造出来的试听美感,足足比《迷幻演出》早了两年。

看库布里克电影的最大乐趣之一便是他的细节处理!我们来看《2001太空漫游》宇航员小姐进仓的那段戏:一支在空气中飘悬的笔,一位酣睡的旅客,一位进仓的宇航小姐——

注意,她的每个脚步都是卡着音乐节奏移动的,甚至连飞行舱晃动导致宇航小姐没站稳挪动的那几下脚步,都是配合音乐华彩与三连音而设计的。这就是库布里克的电影——它的视觉、听觉节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结合。如此细致处理在电影中比比皆是,如本片之后的飞船进太空站画面与交响乐的结合,如《全金属外壳》练兵,再如《大开眼戒》中的“深夜舞会”…

4、美苏对话

在太空补给站里的那个“Earthlight Room”中出现了两拨人,一波是美国的、一波是苏联的。

没错,《2001太空漫游》便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苏冷战下的太空计划背景中创作的。对此你不得不佩服库布里克的“前卫”——在大众纷纷还处于对外太空的好奇之中时,导演已经开始反思“探索”背后的危险性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无能性了。难怪当时影片首映,很多影评人都大骂“看不懂!”。

「第二部分:木星任务」

5、宇航员出仓时的“喘息”

动态摄像里有种拍摄方试叫“主观镜头”,顾名思义,主观镜头展现的画面即是电影中某个角色看到的,它能带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角色所感受到的东西。而《2001太空漫游》将这种感官上升到了“听觉”的概念——

电脑 HAL9000 将两个宇航员引出飞船试将其杀死,在宇航员穿上太空服走出机舱到回到机舱脱下太空服之间,我们始终听到宇航员那局促的“喘息声”,注意,这个喘息音效是紧贴着麦克风拾音、没加任何空间混响效果的立体声。

这个音效处理对观众产生了以下几个效果:

a、它把观众带向了主观感受的层面;

b、它对观众造成了“潜意识强加”,植入了危险的概念(有关“潜意识强加”,请参考本人的另一篇文章:电影是怎样对观众进行意识强加的);

c、它让声音参与了故事,而不是传统音效对电影所起的陪衬作用;

d、增强了电影的娱乐性。

我认为这种声音处理与运用对“电影史”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让电影可以发挥的空间更大了。之后的《罗马风情画》、《柏林苍穹下》、《社交网络》、《迷失的高速公路》等众多艺术电影无疑又将“声音蒙太奇”(请允许我把这种声音处理方式自定义成“声音蒙太奇”)上升到了更宽的高度,我想这与《2001太空漫游》的大胆创新是分不开的。

6、终止电脑 HAL9000 的记忆

《2001太空漫游》中只出现了一个真正意义的“反角”,就是那台HAL9000电脑,只可惜,这台电脑没有《异形》里的机器人形状,没有《生化危机》里的主机屏幕,我们最多就能听到个声音,看到几个红色的摄像头。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看看导演库布里克怎么就把个无形的“机器反角”拍的如此有人性,让人流连忘返了——

第二部分结尾处,当死里逃生的宇航员愤怒地奔回主舱,手动消除电脑HAL9000的所有储存记忆从而关闭其系统的这一过程,我们看到,导演再次用到了“音效”+“台词”这两样电影工具——

电脑甚至跟宇航员求饶起来。随着记忆储存盘的一个个拆卸,电脑HAL9000的声音由自信变成了恐惧,由流利变成了迟缓,由清晰变成了浑浊,最后电脑唱的那首Daisy,犹如一个行将就木的人的垂死呻吟。看这整场戏,我的感觉,与其说是宇航员终止了一台电脑运行,倒不如说是他杀了个人,杀了个人类亲手生养出来的人。

「第三部分:木星以及无限苍穹」

7、着陆:从具象到抽象再到具象

人类在无法对自己未知或是超出自己意识范围的事物做出物理描述时,最终只能借助抽象的艺术与哲学悖论了,这也便是《2001太空漫游》的最终处理手法——

幸存的宇航员驾着那个迷你飞行器,试图超越光速以着陆,这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是行不通的,于是便有了以下抽象的画面:

说实话,我第一次在看到这时好像睁着眼睡过去了,那段光流有着极强的催眠作用,而穿插在光流中的几个宇航员的定格表情特写又让我仿佛在催眠中照着镜子看到了自己一般,那种难以名状的视觉感让我永生难忘。在此之前,我从没想到过一部电影的视觉竟有如此大魔力。

最终,宇航员随着飞行器一起着陆在了某所房子里,我们的视觉又由人类难以理解的抽象回到了具象。只不过,这个具象的着陆点是人类永远在现实中达不到的,它只能存在于人类的幻觉中,它属于“另一个空间”!

▲由抽象到具象的转变,导演仅用一个眨眼睛就做到了

8、结尾的镜头对视转换

宇航员坐在飞行器中向外看,再次,那个“喘息声”又在我们耳边开始了,屋子里像是宇宙般的静…接下来的电影处理手法也是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

主观视角没错,而这个主观视角在到电影结束的8分钟内进行了7次的更替,我们把这种视角更替拉出一条线来:

飞行器中的宇航员——站在屋中的宇航员(变老)——镜中的宇航员——饭桌上吃饭的宇航员(更老)——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宇航员——黑石——床上的婴儿——黑石——宇宙——宇宙中的婴儿

所有这些视角的交替导演是通过演员的对视转换完成的的(或者说是镜头的对打)。前者看后者,后者看后后者…像是接力。

对此我们自然不能做出单一的解读,也无法揣测导演的确切意图,但至少我认为这种拍摄手法值得我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a、视角以主观视角起,最终以婴儿看向镜头止。这能说明我们在寻找探索的过程中,最终找到的(或看到的)只是自己吗?

b、会有个未知的力量(具象成那块“黑石”)在指引我们走向衰老、走向死亡、最终回归婴儿重生吗?

c、电影结尾那个婴儿出现在宇宙中,和其他行星齐平,这是在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吗?

▲注:导演将婴儿放在宇宙中与其它星球齐平的位置

当然,看这部电影所诱发我思考的问题可不止这些,其它包括那些在电影中的创意拍摄手法,包括那些细致的构图…可以说的太多太多。这也便是《2001太空漫游》的伟大之处。

它绝对是一部关于人类的史诗电影,正如它的英文原名所示-《2001 Space Odyssey》(2001太空奥德赛)。



与我们一起观看经典电影,阅读经典图书,请关注【星期五文艺】

合作联系:qq:3245234866(星期五文艺)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部五十前年的科幻片,依然是后人不断瞻仰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