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语文讲习录摘抄

      在儿子学习文学的辅导班上,看到了老师的书架上有一本《温儒敏语文讲习录》,于是借来拜读。

          温儒敏是北京大学教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部编版)总主编,长期从事语文教育研究。这本书总结了温儒敏教授近年来关于语文教育的新思考,新探索,新见解和新方法,在本书中,温教授从语文课程改革,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语文高考等方面切入,深度刨析中小学语文教育核心问题,为破解诸多语文教育难题寻找途径和方法。

        下面将读到好的适合自己使用的语句段落摘抄如下:

1.(153页)新课改在阅读教学方面有明确的指示,就是让学生有选择,有自由度,扩大阅读空间。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2.凡是喜欢语文,形成阅读习惯的,都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闲书的”,这一部分学生思想一般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没有阅读习惯,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转入大学的学习方式也都比较难,视野窄,思路不大开阔。(154页)

3.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品味。    课标修订也强化了,对于课外阅读的指导,强调在阅读问题上“尊重天性,培养兴趣,提高能力”。(154页)

4.培养阅读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155页)

5.写作能力的提升归根到底是靠语文综合素质,靠积累。              无论什么教学方法,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协作有兴趣,应当想办法营造一种氛围,引起学生动笔的兴趣。多读比多写更能有效的提高写作能力。(158页)

6.作文教学的正路那就是三句话:读写结合,广泛阅读,适当练写。    多读比多写更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159页)

7.语文基本目标的核心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62页)

8.语文课最重要的功夫就是阅读,是书面语言的学习。      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有方法教学,能做到‘一课一得’最好。(164页)

9.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      扩大阅读量,这是改革的方向。(165页)

10.语文课备课的通病:(167--178页)

$对整个语文课程的内容目标缺少通盘的考虑,零敲碎打,备一课算一课,很少去想这一课或这一单元在整个小学或初中语文课程中的位置与功能。(通过这一单元或某一课能让学生具体学会什么,大致达到什么程度。现在教材大都是以人文主题来构建单元,考虑更多的是选文如何符合单元主题,而对语文课程内容目标如何实现,就难于处理。)(备课也是一样,背一个单元或者一课,必须首先了解这一单元或一课在整个年级,学段以及小学或初中课程中的方位,这是备课的前提,是必备条件。)

$老师自己对课文缺少细读和研究,过分依赖别人的现成的课例教案,结果也容易导致在‘教什么’方面的随意和模糊。(教案的选择设计,还是要从学情出发,要充分考虑自己学生的接受能力。再好的教案也只是自己的参考,必须和教师的个性能力结合,才是好的,有效的)

$遍地开花,重点不突出,没有明确教给方法。

$程序太多,学生读的太少。

$滥用多媒体。

11.小学语文中的“诗教”(179---188页)

(1)语文课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也担负着思维训练的任务。

(2)人的生活需求是多方面的,不只是物质需求,还要有很多精神需求。读书,看电影电视等,等于是“精神体操”,给机械的生活添加情趣味道。文学阅读指向审美教育,就有满足精神需求和培养情趣品味这个长远的目标。

(3.)文学阅读可以丰富人的见识和情感世界,这也是素质的主要方面,满足孩子们成长阶段,必需的做梦的需要。

(4)语文课中的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同时也是思维训练,是通过文学教育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训练,是通过文学教育获得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这是很高的要求。诗歌艺术表达以及诗歌的欣赏,很多情况下都是依靠知觉思维,形象思维的,所以,“诗教”毫无疑问就是培养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以及完成审美教育最好的方式之一。

(5)“诗教”是古代的说法,意思是通过学诗,写诗来进行启蒙教育,通过诗歌来教化民众。

(6)小学阶段多读一些古诗词,会加强孩子们对于汉语语言之美的感觉,培养精炼的多义的语言感觉,同时加强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了解,开拓想象力,这对于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打好汉语学习的基础是非常有帮助的。

另外,小学阶段记忆力最好,即使对一些诗词的含义不是很懂,但多读多背诵记得牢,也是为一生的语文素养打好底子。

(7)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教师首先要下的功夫使自己认真阅读,对诗歌的氛围有整体感悟,是相对完整的审美,只有教师自己被诗歌感动了,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动。

(8)古诗词教学不是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必须把自己的体验说出来,而是说老师自己必须先读课文,有感受,不要只是操作性的分析,不能光是分析作者原意,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去舍身处地想象情景,有他们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9)现在就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的语文课搞得很琐碎,很死板,缺少整体审美,跟考试有关,作为一线老师,肯定会受到考试的外部要求的束缚,我们也许很难改变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但可以在自己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把课讲得活一点,美一点,尽可能重视审美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只要有这份心,就会有改变,就会有办法。】(184页)

(10)学习古诗词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的得滚瓜烂熟。诵读可以采取各种方式!但不要都安排做朗读。

(11)古诗词教学和文言文一样,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有过多的解释,也不要有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

(12)小学生学古诗文是比较难的,要求别过高,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可以结合诗词的内容给孩子们介绍一些有趣的背景材料。适当地介绍诗词的背景和相关的故事,是为了引发读诗的兴趣。

(13)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14)童年时期就是激发和培养想象力的黄金时期,小学和中学的文学教育在这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孩子参与戏剧演出,是想象力培养的最好途径。

12.把培养读书兴趣,作为语文教学头等大事。(189---206页)

(1)无论应试教育大环境怎样严峻,每位老师总还是有自己的空间,有改进和完善教学的可能。我们要学会平衡,尽可能利用自己拥有的有限的空间,去改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改一点,就是一点。

(2)对读书有兴趣,喜欢读书,有比较宽的阅读面的学生,他的语文素养会比较高,考试成绩也不会差。

(3)读书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孩童时期,培养读书的兴趣与习惯,这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

(4)改进语文教学的根本办法就是多读书。

(5)语文课最基本的还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培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有了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很自然就可以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等带动起来。

(6)课标中有一句话很精辟,应当汲取:“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样的要求是有现实针对性的。

(7)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这是一门弱指导性的学科,你很难指出一条速效的办法去提高语文素养,它需要长期的熏染,积累习得,这就必须大量读书,没有别的办法。

(8)读书非常重要,读书的过程,读书的积累,读书兴趣和习惯的养成,本身就是语文。

(9)语文老师尽量少点急功近利,少者焦虑,要有强化读书教学的意识,有这方面的自觉,这是语文教学改变病态,转为健康的前提。

(10)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比较阅读等都有技巧方法,需要一一学习。

      默读与浏览都是常见而又实用的读数方法,是基本的阅读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有阅读的速度,也才能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跳读是浏览,快读时必须有的方法之一,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者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那么精彩的章节,这样读起来就很快,也很有兴趣。

猜读也是常用的方法,小学生认字还不多时,要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不能碰到生字生词就查字典,可以根据前后文意猜着那生字生词读下去,只要大致能读,就不要中断,最好一鼓作气读下去,这样才有读书的兴趣,也才读得快,读得多。

$(11)教给默读,跳读,浏览,要有窍门有可操作的办法,你光要求抓住关键词,要求读得快,学生还是不会等于没有讲,这就需要有具体的可以模仿学习的技巧。

    拿浏览来说吧,就要把默读,快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尽量在“一瞥”之间掌握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段落,眼睛最好看文章的中轴线,不要逗留。

    浏览的练习方法:【五个手指并拢,顺着书的字行往下移动,速度要比眼睛的感觉稍快,而且越来越快。这就训练出来了,总之要交给具体的读书方法】

如何阅读一本书?也有方法,可以训练。

      拿起一本书,要教给学生,先要看书名,扉页,提要简介,前言等,再翻一翻目录,或者挑选一两个与主旨联系密切的章节,重点看看,跳着读,读几段,或者几页,最后要比较认真的看看书的结尾部分,往往是对全书提要性的总结,或者还可以看看后记,很快就可以大致了解一本书的大致内容,甚至能判断写得怎么样?,决定是否值得再细读精读,这叫“检视阅读”,或者叫“检索阅读”是迅速读一本书的办法。

如何把精读与略读结合?

        一本书可以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大致了解其轮廓主旨,有个基本印象。第二遍细读,对各章节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第三遍带着问题包括疑问去读,选择重点章节读。当然,不是所有书都需要读三遍,这里指的是比较重要的基本的书。

不同文体需要教给不同的阅读方法,慢慢训练,让学生学会碰到什么数,就很自然能决定采用什么阅读方法。

一堂课下来,有把握得住的干货,读书方法就是干货,当然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学情,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叫法,但论哪种叫法都要让学生有兴趣,学又能把握方法,学会学习,学会读书。

读一本书和读很多书是不一样的,所以海量阅读是培养读书兴趣的好方法,也是提升语文能力的好办法。

鼓励学生读一些不怎么懂的书,特别是经典。

低年级学生多读童话,寓言,故事等想象性的作品,有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

读“闲书”也是一种阅读,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是学生的“语文生活”

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13.让学生多读闲书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要求,就是让学生读书,有自由度,扩大阅读空间,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才有语感,有阅读能力,语文素养也才能得以提高。

(2)放手让学生去读闲书,那就等于把孩子送到浩瀚的书海之中,让它们自由穿梭立“历险”这是引发阅读兴趣的最好办法

(3)老师,家长也要适当关注这些闲书多少也要堵一点,你才能就这些闲书和孩子们对话也才谈得上引导。

(4)精读和略读是两类功能不同的课型,精读就是教读,是示例阅读方法,略读是自读老师指点一二即可,让学生自己读,用精读所学的方法去实践,举一反三。

(5)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只是看课内或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这次课标修订也强化了,对于课外阅读的指导,强调在阅读问题上:尊重天性,培养兴趣,提高能力,这三句话很值得琢磨。

【6】一个人成年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贫穷富贵,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甚至基本上不怎么读书,就很难实现教育,也很难提升素养。

14.读书养性,写作练脑(211---215页)

(1)阅读与写作可以提高素养,使人得到充实宁静。

(2)电脑阅读是碎片化思维,而纸面阅读能让您放慢生活脚步,停止忙乱。

(3)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具体来讲就是阅读中要多停下来思索,跳出课堂,跳出阅读,停下来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每天用3至5句话200至300个字记录下自己发现的问题,想不通的问题,感兴趣的问题,不要在乎写的像不像文章?只要是自己的观点想法就行。

(4)多读会比多写更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多读能有效增加信息量,词汇量,拓宽知识面,增加活跃思维。

(5)我们应该读鲁迅的什么作品呢?

建议小学生读一读《朝花夕拾》,文中充满了抒情和幽默,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是作者回忆童年的文章,语言清新,充满了温暖,是鲁迅最柔软的部分。

初中生可以读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是鲁迅比较喜欢的三篇小说之一,结构清晰,文笔干练。没有故事,没有传奇,看似平淡,但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情冷漠的社会刻画的淋漓尽致。

高中阶段适当读鲁迅的杂文,杂文是鲁迅最独特的文体,比小说影响更大,同时,鲁迅的杂文又是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文化批评,文明批评,杂文不是议论文,也与小说散文不一样,有点四不像是有感而发的个性化文章,鲁迅是带着自己的血肉去看人生,看中国没有一片是空论,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中国人心似的,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百科全书。高中阶段看鲁迅杂文,既能提高写作水平,也能学习到很多知识。

15.语文老师如果不是读书种子,怎么指望学生能好好读书呢?

16.整本书阅读的目标是什么?师长学生静下心来,把一本书读完,是养性培养他们做事有始有终的态度。

17.右手看微信,多读书,在烦躁的大气候中,尽量让自己能心静,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用更多的时间沉下心来,传统的方式读书,重新捡起纸质的书来读读书,可以让你适当超越过量的浮躁的杂乱的信息环境,有定力,有眼光。

18.如果要充电,就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还要注重经典性,多选适合“悦读”又启迪心智的作品,而不能采取网上阅读的那种姿态,只跟随潮流或者完全由着性子来读。

19.阅读的习惯需要培养,阅读经典也需要沉下心来,需要磨性子,是一个漫长的涵养过程。

20.世界这么大,中国这么大,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21.教语文是要有心境的,教师的学养以及人格素养就格外重要,讲学昂,即使教书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精神成长的需要,因此无论多忙,最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哪怕是一块不大的自留地。

22.在忙也要抽出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再乱也应当有一件事能让自己沉下心,来自己的园地,总是可以发现和开的,只要你不甘平庸,不愿意被职业性倦怠所裹挟。

你可能感兴趣的:(温儒敏语文讲习录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