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知不足


《2016年中国随笔年选》收录的两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关注,一篇是作家余华的《不爱音乐的作家不是好作家》,另一篇是浙江省绍兴县稽山中学教师蔡朝阳写的《我只是不想再浪费生命》

余华是中国最享誉世界的作家,他写的《活着》大家并不陌生,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中国的经典之作。

蔡朝阳人称“麻辣语文教师”,曾在杂志上撰文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硬伤”进行批。所著《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获新京报2012年度好书。

阅读余华《不爱音乐的作家不是好作家》的文章,我被其对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中描述“轻”的力量冲击到了。

余华在听《第七交响曲》中著名的侵略插部中这样描述:

当侵略者的脚步在小鼓中重复压迫我的内心时,音乐在恐怖和反抗、绝望和战争中越来越深重,我不知道乐曲将怎样结束这个力量无穷的音乐插部,而肖斯塔科维奇却让一个尖锐的抒情小调结束了,也就是小段的抒情有能力覆盖任何巨大的旋律和激昂的节奏。其实文学的叙述也是如此,在跌宕恢弘的篇章后面,短暂和安详的叙述将会出现更加有力的震撼。

出于对交响乐的喜爱,我极认同余华的观点,从而更加领悟,他用零度介入的方式展现《活着》悲剧美的叙事立场,和用温情的情感基调在小说中的巧妙运用,把重复发生的死亡逐步嵌入生活,放大“苦难”的深度,采用强烈的反差,进而产生悲壮的命运感。

原来我们都可以领悟到: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可以在各种艺术方式中汲取营养和灵感,进而生动地体现生活,高质量的输出作品。同时我们还可以在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积累的素材下完成作品的创作。

就如《活着》的创作背景是余华在经历了多次运动给他带来的不幸,和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的境遇下,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中传达的与他相似的命运时,依然毫无怨言的对待这个世界的情况下,他被深深打动后写下的《活着》。 

蔡朝阳《我只是不想再浪费生命了》中没有对《活着》超然物外的文章主题给予赞许,而是提出自己的观点:

认为《活着》本身就不是好小说,关键在于,这个小说里没有超越性的追求,肉体的生存成为唯一的向度,完全合乎“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俗语,并且纳闷,如果放弃对生命意义的寻求,如果不是为了追求对自我限度的进一步超越,那么,你活着,活100岁跟活30岁有什么区别呢? 

由于对小说缺乏太多的追索精神,我固步自封的在小说推介中了解小说、理解内容,跟着别人的引导和剖析来阅读作品,置身于别人的诠释中领悟小说中所表达的主题,这样必然不能深入探讨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精髓。而蔡朝阳反其道而行的表达自己观点的另一视角,也教会我可以用另外一个角度来给读者新鲜的观点和视角。

如今,再读余华《故事》,我仍然被小说独特的叙事、材料与形式和谐统一的风格所征服,被小说中深重压抑的情感渗透所感染。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觉得余华在《活着》中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这样教科书级别的作品值得初学写作的我反复参详领悟。

而蔡朝阳说《活着》不是一本好小说,只是针对对生命没有超越性价值追求的一种举例论证,而不是说小说写的不好。这又充分说明我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犯了断章取义不深刻阅读的错误。

学习写作真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有成绩的,经过对两篇随笔的小小着眼点的对比,让我明白了在阅读中应该在粗读的时候不要乱下结论,在精读的过程中抓住文章主旨,明白作者意图,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才是真正的阅读,也才能得到提升。

学而知不足,知错而上进,但愿在无戒写作训练营中不断进步成长。

无戒90天写作成长训练营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而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