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探索 || 概说细读深挖,向文本深处漫溯——观余老师《孔乙己》实录有感

余老师:

不知远在湖北武汉的您可还安好?

疫情爆发后多次打听您情况,虽辗转收到“平安”二字,心中却依旧难安!

谢谢小菊约稿,钻进您的实录,我再次被您大象无形的教学艺术折服!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您的课、您的讲座、您的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您是中语界的定海神针,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您用言行一笔一划的书写着“抱朴守拙”!

对您的想念一发不可收拾,就像窗外连绵不绝的雨滴,滴滴答答的敲在窗上,落在心尖。多希望再看到您和蔼淡然的微笑,评课讲课的身姿;多希望再听到您浑厚沉稳的嗓音,诗意巧妙的课堂!

我相信这些愿望定能实现,山河无恙,您定安好!

我们说好的:我们不长大,您就不能老!只盼2020成长学院再见!

您的学生:刘飞

2020年4月

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只有沉潜文本,纵横深挖,才能带领学生向课文深处漫溯。余老师执教的《孔乙己》是我们深挖课文,习得语文知识的典范。

一、横向概说,把握内容

“操千曲而晓其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正如巴金所说:“现在有量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头脑中,虽然我对于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得研究过,但那么多具体得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得文章是怎么回事。”学习语文,概说内容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此,“天空中没有飞鸟,但它却已经飞过。”很多我们读过的书仿佛已经遗忘,其实深植心灵,沉潜意识,不知不觉改变着我们的命运。

余老师课堂第一板块往往是“初读感受”“把握文意”“概说人物”“分析情节”,帮助学生对文本建立整体认识,这篇也不例外。

1.立意:“创作此文,意在描写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2.儿童视角:勾连《我的叔叔于勒》《社戏》《最后一课》;

3.虚实相生,多维描写;

这些语文要素得植入,既夯实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让课堂建立专业壁垒,语文味自此荡漾。

二、纵向比读,专题探究

教材是丰富食材,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好菜,必不是一锅乱炖,而是精挑细选,一课一得,为我所用,集中力量破难点。

余老师本节课重点训练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比读既是一种阅读策略,也是一种思维训练。

高效课堂一定凝绝不通处,给予学生学习支架。教师示例是余老师一贯风格。好的教练不仅告诉学生怎么游,还要下水示范标准动作,寻得规律,拆解步骤,抓住精髓,演示给学生看,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讲析比读前,余老师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雪》《故乡》到《闰土》依次铺陈,以“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南方得雪与北方的雪”、“故乡得从前与现在”、“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为例,娓娓道来。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正向迁移,降低难度,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练习,推动学生拾级而上。

“比读”必反复,必深入。

余老师给足时间,引导学生钻进文本,思考批注,在师生对话中完成表格总结,提炼知识,明晰对比。

【孔乙己的手】

写字的手

读书的手

喝酒的手

数钱的手

被吊打的手

爬走的手

不悱不发,学生在余老师的循循善诱中,运用正确的方法练习,挖掘出“孔乙己的衣着”“孔乙己的脸”“孔乙己的回答”“孔乙己的脸”“孔乙己的辩驳”“孔乙己的下酒菜”众多赏析小专题,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更有同学能在比中发现孔乙己人生巨变时“众人的笑”却不变,鲁迅先生“创作此文,意在描写社会对苦人的凉薄”的主题因比读入木三分。

好课一定常读常新,回味无穷!


谨以此文,向余老师致敬!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业探索 || 概说细读深挖,向文本深处漫溯——观余老师《孔乙己》实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