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
逻辑函数基本概念:
01.逻辑代数的定义:又叫做布尔代数,用一个L表示,是一个封闭的代数系统。由01.常量0和1,02.逻辑变量集k和03.**三种基本运算“与,或,非”**组成
02.逻辑公理:
03.逻辑变量:用字母表示其值可以变换的量,取值只有0或者1。
04.或运算:决定某一个事件是否发生的多个条件中,只要一个条件或者一个以上成立,事件就会成立。运算符号用“+”或者“v”表示
或运算 | 条件A | 条件B | 结果F |
---|---|---|---|
A+B | 0 | 0 | 0 |
A+B | 1 | 0 | 1 |
A+B | 0 | 1 | 1 |
A+B | 1 | 1 | 1 |
05.与运算:决定一个事件发生的多个条件都成立,这个事件才会发生。运算符号用“^”表示
与运算 | 条件A | 条件B | 结果F |
---|---|---|---|
A^B | 0 | 0 | 0 |
A^B | 1 | 0 | 0 |
A^B | 0 | 1 | 0 |
A^B | 1 | 1 | 1 |
06.非运算:某一个事件的发生取决于条件的否定,只有条件不成立,事件才可以发生。运算符号是在逻辑变量上加一横线或者“┐”。
非运算 | 条件A | 结果F |
---|---|---|
┐ A | 0 | 1 |
┐ A | 1 | 0 |
函数:随着自变量变化的因变量
逻辑函数:跟一般的函数不一样的地方在于:01.跟逻辑变量一样,取值只有0或者1。随着逻辑变量的改变而改变。02.函数跟变量之间的关系由“与,或,非”三种基本运算决定。
电路表示的逻辑函数:
A1,A2,A3,An是逻辑变量,对于每一个确定的逻辑变量A1,A2,A3…An,都有唯一确定的F相对应,这个时候F就是逻辑函数。记为:F=f(A1,A2,A3…An)。
逻辑函数的基本定理和规则:
基本定理:
定理1:
0+1=1 1+1=0 0+0=0 1+0=1
0^0=0 0^1=0 1^0=0 1^1=1
定理2:
A+A=A A^A=A
定理3:
A+(A^B)=A
A^(A+B)=A
定理4:
A+(┐A^B)=A+B
A ^ (┐A+B)=A^B
定理5:
┐(┐A)=A
定理6:
┐(A+B)=┐A^┐B
┐(A^B)=┐A+┐B
定理7:
(A^ ┐ B)+(A^B)=A
(A+B)^(A+┐B)=A
一直到定理7
重要规则:
代入规则:
任意一个存在逻辑变量A的等式,把所有A出现过的位置换成一个相同的逻辑函数F,等式依旧成立。(这不就是黑盒试验吗)
反演规则:
在逻辑函数F中,怎么求┐F这个逻辑函数F的反函数呢?
运算:或运算(v、+)变成与运算(. 、^),与运算变成或运算。
变量:如果直接存在0,1变量,把0变成1,把1变成0。如果是逻辑变量A这种情况,A变成┐A。
运算顺序:先后保持不变。
对偶规则:
对偶式:在逻辑函数F中,如果
01.修改运算,将或运算改成与运算,将与运算变成或运算
02.修改01变量,如果直接存在这种0或者1的变量的话,0改成 1,1改成0
03.保持运算顺序不变
得到F‘逻辑函数,这个F‘函数就叫做逻辑函数F的对偶式。
如果两个函数F和G相等,那么他们的对偶函数F‘和G‘也是相等的。
复合逻辑: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是与或非三种情况。但是实际上,运算有时候会结合起来。通常有“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
与非逻辑:
是通过与和非两种逻辑形成的,用逻辑函数F表示:
性质:
01.只要其中一个逻辑变量取值是0,结果是1
02.只有逻辑变量全部为1的时候,结果是0
或非逻辑:
是由或和非两种逻辑组成的,用逻辑函数F表示为:
性质:
01.只要逻辑变量中存在一个取值为 1,结果取值是0
02.必须全体逻辑变量取值均是0,结果取值是1
与或非逻辑:
是 由与或非三种逻辑组成,逻辑函数F表示为:
性质:
每个与项,都是0的时候,才会是结果取1
异或逻辑:
这个是一种特别的逻辑,现阶段用于奇偶校验。逻辑函数F的表示为:
性质:
01.当A与B取值相同的时候,F的值是0
02.当A与B取值不同(一个是0,一个是1),F的值是1
同或逻辑;
这个也是一个特殊的逻辑,用逻辑函数F表示:
性质;
01.A与B取值相同,结果是1
02.A与B取值相反,结果是0
逻辑函数的表达式的形式和变换:
或-与表达式:跟上面的与-或表达式差不多,基本项是或项。或项可以是单一的逻辑变量,或者单一的反变量,或者是多个逻辑变量进行或运算组成的项。
或项==和项。或-与表达式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因式分解完成的乘积
最小项(标准与项):01.具有n个变量的函数的与项,包含全部的n变量。 02.每个变量以原变量或者反变量出现一次,就不会在出现了。
最大项:01.具有n个变量的函数的或项,包含全部的n变量。 02.每个变量以原变量或者反变量出现一次,就不会在出现了。
最大项数目:2^n
最大项表示形式:Mi。i的值是下标的,
标准形式:就是单纯由与-或表达式(与项都是最小项)或者是或-与表达式(或项都是最大项)。
3.如何从一般的形式变成标准形式
01.代数转换法:
转换成为与-或表达式:
第一步:将一般形式转换成为与-或表达式
第二步:在那些不是最小项 的与项中,反复使用X=X(Y+┐Y),将这些不是最小项的与项转换成为最小项
转换成为或-与表达式:
第一步:将一般形式转换成为或-与表达式
第二步:在那些不是最大项 的或项中,反复使用
公理7X=(X+Y)^(X+┐Y),把那些不是最大项的项转换成为最大项。
02.真值表转换法:
与-或表达式转换成最小项:
标准是找到k组组合值是1
或-与表达式转换成为最大项:
找到k组组合值是0
逻辑函数的化简(与 -或表达式,或-与表达式的化简):
化简逻辑函数,是为了实现电路的更简化设计。化简的起点是:与-或表达式 或-与表达式 这两种。
化简的方法:01.代数化简法,利用逻辑代数中的公理和定理,规则化简逻辑函数
02.卡若图的化简法 03.列表化简法
01.代数化简法:
主要看与-或表达式化简,什么是最简表达式?
为什么要这样呢?
与-或表达式的化简:
01.并项法:利用定理7中(A^ ┐ B)+(A^B)=A,将两个与项合并成一个与项
02.吸收法:利用定理3中的A+AB=A,吸收一个与项。
03.消去法:利用定理4的A+(┐A^B)=A+B,消去与项的一个逻辑变量
04.配项法:利用公理4和公理5中的A^1=A A+(┐A)=1
02.卡洛图化简法
什么是卡洛图?
逻辑设计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化简工具图(平面方格图 )。其中每一个方格代表的是一个最小项。例子:两个逻辑变量的卡洛图。
三个逻辑变量的卡洛图:
四个逻辑变量的卡洛图:
从三个开始,AB的顺序是00,01,11,10。为什么不是00,01,10,11呢?这个是因为在卡洛图中,每个相邻的项都是相邻最小项(只有一个逻辑变量不同,其他的都是相同的最小项叫做相邻最小项)。
由n个逻辑变量组成的一个最小项,会有n的相邻最小项。怎么在
卡洛图发现最小项的相邻问题呢?
01.几何上(4个逻辑变量)
如图,在m5(0101)的上下左右都是相邻最小项,分别是m1(0001),m4(0100),m13(1101),m7(0111)。这时候是几何意义上的相邻,但也是相邻最小项。
02.相关相邻
例如:m2(0010)的相邻最小项是什么?此时有几何上的m3(0011)和m6(0110),但是还缺少两个相邻的最小项。此时,把卡洛图卷起来,前后,左右卷,那么会有m0和m10出现几何意义上的相邻。
如图:
03.重叠相邻,这个出现在五个以上的逻辑变量卡洛图中。
例如:五个逻辑变量的卡洛图
m3(00011),存在5个相邻最小项。图片几何相邻是m1(00001),m7(00111),m2(00010)。还有两个,使用左右卷,得到m11(01011),还少一个,这个时候,把两个图片进行重叠,发现m19(10011)。五个逻辑变量重叠只会出现一个相邻最小项。
逻辑函数怎么在卡洛图中进行表示?
先将一般的与-或表达式转换成标准的与-或表达式
标准的与-或表达式在卡洛图中进行表示:
01.在卡洛图中,把出现的与项,在卡洛图中标识1,其余剩下的标识0
卡洛图上进行与-或表达式的化简:
化简的理由是定理7。相邻最小项的性质最重要的是两个相邻最小项是可以合并的。而卡洛图可以直观清晰的反映出相邻最小项。所以利用几何相邻,相关相邻,重叠相邻找出相邻最小项(可以化简的圈到一起,形成卡洛圈)。
其他定义:
蕴涵项:在与-或表达式中每一个与项就是一个蕴涵式。在卡罗图中,任何一个1方格都是蕴含项。
质蕴涵项:简称为质项,所说的是与-或表达式中的这个蕴涵项,不是其他蕴含项的子集。在卡洛图中就是单个的圈1,没有被其他的大圈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