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应该看看这本成名很早却不大众的《烛烬》

这本书,很多人比较陌生,因为它是近几年才来到中国市场,但它的成名却并不迟缓。它的作者马洛伊·山多尔,在有生之年便享受着人们的尊崇,是匈牙利家喻户晓的一个作者。无论是爱他的还是恨他的人,都不会拒绝他的书。他的作品并不受时代的限制,独立于时间之外,是对人性、情感、生活的深思。这本以1940年为背景的小说,依然能够震撼我们新时代的心。

不得不说作者文字,还有译者的功底,都令我折服。我不忍快看,我翻来覆去的读着同一段话而不会厌倦,我揣摩着作者的心理,却无法透彻的看清全貌。只能说,我收获了许多,却依然觉得未能将其吃透。这是一场文字的盛宴,亦是一种深刻的剖析。

世界中,我们真实存在过的世界里,被细节充盈填满,就像新生的树叶般饱满。然后在时间里渐渐老去凋零,落进回忆。叶肉被时间慢慢腐蚀,只剩脉络。最后或许只剩那中间的一段枯褐,再也看不出它曾经的面貌。过去的世界因失去的细节,变得枯槁,没有轮廓,只剩一段段坚强的记忆还坚挺着。重视细节的人,记忆会越饱满,更具有整体性。若细节没有了,生活便像梦一样被人丢掉。所以,若你翻看这本书,请用一颗细致的心,如此才能看出更多的精彩。

马洛伊·山多尔这场心灵对白,透着人生的睿智,可以说他真正参透了人性最底层的东西。他笔下的主角用四十多年的时间,潜心读书研习,探寻内心。作者塑造出这样一个合适的人,承载他的思想来演说。如果一个普通人这样滔滔不绝,不免让人感觉是刻意而为的牵强,但在这里,我们的主角与这些深思之语毫不违和。

这本书它不需要多么夺眼的故事,虽然他的故事架构设计以及盲点排列也很不错,就这样通篇大段大段一个人的独白就足够精彩。

一个充满历史味道的庄园,一个与世隔绝的老头,一封普通却不寻常的书信,一扇尘封久远被突然打开的门窗,一场精心布局复制从前的晚宴,一位重要的神秘客人,相约在雨夜相见。时隔四十一年零四十三天,他记得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他记得那时房间的摆设以及那时的饭菜。总有一些重要的事情,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永远鲜活的烙印在心尖,如同刻录的光盘,既定的无法更变,融不进其他记忆的纷扰。在这一个特别的夜,停滞在历史轮道中的空间开始有所不同,时间似乎还原到曾经。只为求得一个真相,他要审判他的老朋友,声讨曾经的友谊。

在摇曳的烛光下,烛捻一寸寸消失了,烛泪流淌而下,凝驻定格,等待与那曾经的炽热相碰,在最后时刻会和。蜡烛燃烧着,越来越短。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庄园的主人亨利克,和他的朋友康拉德,这对曾经拥有友谊光辉的老朋友,在分离多年之后,都渐渐靠近人生的终点。他们耐心等待着这一次最后的相见,他知道他会来,他知道他在等,四十一年过去,他们重逢在这段烛火中相谈。

雨驻,天色渐渐清亮,而四十一年前的那个清晨,却郁积在心头久久不散。在黑暗与黎明交界的混沌时刻,在万物初醒还懵懂的早晨,他感到来自身后的死亡气息,一个冰冷的枪口,伴着瑟瑟晨风,如寒气般射向他的心。他等待着,没有回头,就像已经预知死亡般安静的等着。一切都发生了,又似乎没有发生。朋友如期而至参加了晚宴,只是第二天却杳无音信。

亨利克在第二天来到康拉德的住处,想要询求一个答案,一个真相。等待他的却只有空荡荡的房间,这是一间他从未涉足的空间,那浓浓的艺术气息,精致唯美的摆设,一架立于中央的钢琴,似乎还在弹奏着音符。这个空间里饱含着康拉德最真的心,而这里却从没有邀请过他,没有一丝他的痕迹。妻子驾车而来,眼中透着熟悉,满含留恋的对房中的一切深深的告别,寒心的谴责着一个逃跑的胆小鬼。

这一刻,他懂了背叛,友情的背叛,爱情的背叛。最好的朋友,最爱的妻子,大家或许对这一幕或许并不陌生,各类小说总爱拿这种令人揪心的关系,恣意煽动人们的情感。但这是一切的真相吗,没有人回答亨利克,也没有人能够回答我们。

自从朋友离开,他再也没有与妻子相见,直至八年之后他妻子去世。也从那一天开始,他再也没有踏足过那个房间,房间里的一切都随着主人的去世被永远的封锁了。

他的生活戛然而止,他的人生被锁在了那一天。我们都有寻求最终答案的强迫症,亨利克面对这样一个无人解释的迷局,同样痴迷的想要寻找的答案。于是他将不断变迁的世界拒绝在外,潜身读书41年,在记忆中不停的播放着曾经发生的一切。于是他明白了,事实不是真相,事实只是真相的一部分。他从那些事实中不仅看到了真相,也得到了比真相这个答案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他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友谊是怎么从最开始的形影不离,到最后的枪口而向,他们友谊原貌,友谊的发展,友谊的裂痕;他意识到与最爱的妻子之间,有着太多未曾想过的问题,他看懂了爱情的实质。他终于明白,他的朋友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朋友,他的妻子也不是自己所想的妻子。

这本书的视角与众不同,书中从来没有抹杀他们的错误,只是对他们的错误给予了另一层深度剖析,虽然他错了,但他的错细细算来,也不是真的错,错不在那个错误本身,而是整个的人性之差。

作者通过亨利克的侃侃而谈,深刻剖析着他们之间的爱与恨。由人到情感,到人生,给了我们一个没有恨,也没有宽恕的结局。

何为友谊。

所谓的亲近关系,不是身外的亲近,而是心灵的亲近,彼此能否得到共鸣。人们最大的渴望,莫过于拥有一份无私的友谊。在作者的笔下,用了大量的文字刻画友谊的境界。爱情有爱,就能有理解、包容,有时还可以用付出来换取,相比于爱情,而友谊则像一件简单的艺术品,有着自己的特别之处。友谊的开始往往并非友谊,就是一种想要亲近的欲望,彼此相互吸引,一切自然而然,由心而发,无所附加,康拉德和亨里克的童年时光便是如此。人们常说的友谊,其实是人们强加给亲密关系的束缚绑藤,他们长大之后,就开始真正参与进友谊的角色,开始面对现实,开始面对的束缚。友谊就像一顶具有魔法的斗篷罩住了他们年轻的生活,所有浓烈的感情,都渐渐成为负担,就像为彼此圈住了一块地。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不越界线,一旦越界,就是难以承担的沉重错误。而圈内的空气如此紧张稀薄,让人难以顺畅呼吸。

友谊的实质。

亨利克和康拉德,他们本就是性情不匹配的两个人,一个是世界的宠儿,拥有想要的一切;一个是生活的贫者,贫穷的只剩孤独的精神。虽然亨利克不吝啬给予,但没有一个拥有正常男人气节的人,能够从容的接受馈赠,康拉德也一样,这种差距横亘在他们的友谊之间。

财富是原罪,贫穷也是原罪。其实所有的不同,所有的差异都是一种罪。两个人的差异越大,他们的关系就越难维系。亲密关系要的就是宽恕,宽恕彼此的不同。富人很容易宽恕穷人,因为他能够通过控制来缩短差距,让目的只剩友谊,纯洁。而穷人却很难宽恕富人,因为无论对方怎么认为,那个梗始终横亘在他的心头。虽然亨利克真心的付出,但贫富之差就像一个带有偏见的滤镜,在康拉德的眼中折射出偏差。

他们长大成人,开始独立的面对生活的选择。亨利克有着高贵的军事背景,他带着父亲优秀军人的先天特质,游刃有余的参与着一个上等贵族所有奢靡的生活。康拉德是一个迫于生存而存在于军事生涯中的人,一身戎装之下,深藏着一颗孤独赤诚的艺术心,他一边压抑着自己的音乐热情,一边艰难敷衍着军事友谊,他像一个局外人,躲在自己打造的艺术天地。我们总想将令我们欣喜的世界推荐给我们的朋友,而亨利克的富足带给他一个无法与朋友分享的贵族世界,同样,康拉德也无法令亨利克懂得他的艺术追求。这些性情中难以填平的沟壑,让分享来的那么牵强。

相似的人之间,总有些共同的特质将他们紧密的联系着,而拥有差异的人,只能寻找着刻意而为的关联,并努力呵护着他们。亨利克和康拉德的生活差异背后所有的争论,都暗藏着两股情感,一种是嫉妒,另一种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欲望。或许他们自己也无法弄清,他们是想要反对对方的生活,还是无法按捺自己焦渴的期冀。

友谊的裂痕。

我们对另一个人喜欢与否,与他的先天性特质和后天性特质有关。先天条件之差,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始终摆在初始的位置,无论走得多远,这个距离始终伴随。但人与人之间,又哪来那么多天然相近,在我们所有纠结的情感中,大多数都是在和天然的屏障抗衡。相比而言,后天得到的能力之差则更容易弥合,因为这不是一条无法跨越的河,而是一条可以追赶的路。我们都说,爱好可以培养,兴趣可以培养,后天的沟壑,通过付出的努力,是能够得到缓解的。关系之中原生态差异到底该如何抚平,我不认为仅有的理解、包容能够解决,即便我们艰辛的理解、包容,它们依旧还在。文中的这对友谊就败给了原生态差异,即他们真正适合的身份。

亨利克无疑是天生的军人,他与他的父亲如此相似,从小就在军人的道路上轻松前行。而康拉德显然不是,如果说亨利克的军人风范是显性行为,那么他对艺术的追求便是隐性行为。在那样一个尊崇贵族、狩猎的时代,亨利克和康拉德在世界的位置相差太大,一个活在世人眼中,光彩夺目,一个守在心灵暗夜,深邃敏感。所以当亨利克来到康拉德的住处,看到那深藏的艺术家身份,才会不禁感慨,“你原来是一位艺术家”。

真正隔阂在他们中间的,是理想的追求,而这段友谊的双方并不了解这种追求,而这才是友谊最致命的裂痕。每个人都有追寻自我生活的权利,若将他们本是不同方向的追求捆绑,越是向前走,两颗心会越来越远,直至撕裂。为了友谊改变自己,若是真心的最好,若并非真心,只会像一个小小的毒瘤,越长越大。在他们刻意维护这种关系的时候,就如同编织着友谊的牢笼,渐渐锁进彼此。他们的友谊在贫瘠的土壤中成长,承受着悉心栽培,却终于因为一个女人,滋生了杀心,终于枯萎在未果的阶段。但这件事,并不像我们正常思维所理解的那样,他们的友谊毁于一个女人,或毁于那个枪口。关系的崩塌不是一时、一刻、一件事、一个人,而是不停的累积,最终无力承担,溃于那最后一件事情。亨利克在漫长的摸索中,也渐渐的寻找到了这样一条纵深的关系辩白,为朋友、为友谊、也为自己。

扼杀友谊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模样。

亨利克的妻子,克丽丝蒂娜,书中对这个女人的描述并不是太多,但毫无累赘的简单带出,让这个女人的形象还是很饱满的。她是一个特别的人,她有着独立的思想,有着精致的追求,她不是庸俗的人,她不痴迷于地位与财富。在父亲的音乐熏陶中成长,她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保留着一颗艺术之心。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令亨利克一见倾心,让康拉德不惜背叛友谊。她对康拉德的爱,不知是在婚前还是在婚后,毕竟他们的相识早于丈夫。作者隐藏的这些信息,或许会令我们散发无数的想象,但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她在这对友谊中所扮演的角色。

他们三个人的关系问题,与亨利克父母之间的问题如出一辙。亨利克在参透了自己情感的同时,也看清并想透了他的父亲和母亲。他的父亲是一个热衷于狩猎的军人,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个不允许家里出现任何枪支的人,对音乐艺术有着痴迷的爱。彼之所爱,我之所恨。就这样对立着。当康拉德的到来,在那一个夜色里,与母亲共同弹奏钢琴的那一刻,他们便意识到了他们生存的两个完全不同、无法共振的世界。就如他归纳的,他和他的父亲属于一类人,母亲、妻子和康拉德则属于另一类人,双方对峙着,孤独的看着对岸,却无法感受其中的美好,只能孤独的留在自己的世界,静静的做一个无心的观众。

文中有一段,让我对这个女人很有好感,那就是她留下了一本真情日记。在那个公开的领域,她毫不隐晦自己的真实情感,几个词,几句话,或是更多,都深深的剖析着自己的内心,一般人怎会有这样的勇气,毫无隐蔽的坦露自己。对亨利克来说,这个女人真实的让人不想直视。最终,人走情断,那本日记被亨利克精心封装起来,他没有勇气打开,也不想打开,因为他知道他并不是它的主人。就这样,那些真心之语静静的躺在角落,同亨利克一起等待着它的主人——康拉德的到来。当这本日记通过一只苍老的手,想要跳跃至另一只苍老的手时,却遭到了拒绝。于是,翩翩飞落,燃为灰烬。这本日记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已故之人的真相已经随着她的死亡而去,他们不再需要开启。但这却是我的一个心结,我觉得我真心需要看到它的容貌,毕竟我没有主角那么深邃的见识。啊,多么肤浅。

真相与答案。

所有最浓的感情,总会充满一个人的心灵。感情就像灼热的火焰那般,会渐渐枯萎,沉寂为一堆灰烬。人们总说恨比爱绵长,恨就像是喷发的火山,即便烈焰之后归于平静,也有灼热的岩浆流淌在那暂时封锁的黝黑之处。

他们三个的感情曾经也炽热,但在情感破碎之后,他们的内心或许都充满了恨意。亨利克对感情背叛的恨,康拉德沉浸在自责的恨,克丽丝蒂娜对康拉德离开的恨。他们都被套进了一个痛苦的深渊,独自沉沦在各自脚下的深潭。他们过得都不好,一个摒弃世事,封闭自己,一个流落热带,也忘了音乐,一个将自己陷进疾病,八年之后永远的离开了世界。

亨利克等待着康拉德的到来,最初我以为他想从他那里要来真相,人总爱去向另一个人求解真相。其实事实与真相,有时携手而来,有时却是貌合神离,不管什么情况,我们应该尊崇自己的心,若将对方的回答作为一切的真相,我们只会错过更多的真相。有些真相,不需要对方的亲口承认,我们自己就可以探索判定,通过事情的发展,通过事后人们的选择,通过时间,生活自有答案。亨利克便是如此,用他四十一年的时间,在那些行为中寻找答案。离开也好,回来也好,沉默也好,不回答也罢,所有的行为都带着答案。可以说,最初答案对他是重要的,但当他终于探寻到友谊的实质,生活的真谛,答案就不重要了。他要的已经不是真相,而是想让彼此有一个了结。背叛又如何,他们的友谊还在延续,因为他们曾经是朋友,现在是朋友,以后也会是永远的朋友。

一个人最终会用他的整个一生,去回答那些比较重要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太过纠结于事情的答案,一个问题的答案没有固定的标准,总会随着我们的年龄阅历而改变。在生命的过程中,即使得到了答案,也只是暂时的,我们只有在行将死亡的那一刻,才最接近标准答案,那就是人生的总结。人之将死,便卸下了所有的包袱与伪装,人心底是渴望还世界一个真相的,所说的话最真,思想也更洞彻。对那时的人来说,事实已经无所谓了,对也好,错也好,一切都变的不那么重要。无关对错,唯有思考。

他在四十多年的等待中,参悟出了真相,这比别人告知的真相更为可贵,亨利克靠思想解脱了自己,也解救了康拉德。书的开头处,有一张被摘掉的画,最开始我以为是他的朋友康拉德,当亨利克重新将其挂上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他的妻子。是的,一通谈话,他放下了友谊,也放下了爱情。

作者思考的深度,的确超越了普通人思考的范畴,就像面对背叛,我们心里往往只剩下恨,但亨利克却对朋友施与同情。的确,如果站在康拉德的角度,那个清晨的森林,那个指向明确的枪口,都是他一生的痛苦。有些错不在错误犯下的那一刻本身,而在之前酝酿的意图,好一个意图才是罪。可见我们的生活中,某一刻的真相又算什么,不过是一件事情的表象,而它的背后有着怎样一条延伸的线,感情沿着它的轨迹款款而来,这就是我们的意图,如何看清它们,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不应轻易的评断一件事情,带着自己的情绪去评说别人做的对与否,如果将我们自己置身于那样一个场景,我们会怎么做,我们不见得比他们做的更好。我不确定我会怎么选择,或许凡事都需要那么一个场景吧,场景的环境,场景里的人,以及场景里的那时的自己。

这本书的背景环境是,在奥匈帝国的陨灭之下,怀念曾经那个繁华的家园——维也纳。维也纳曾经是世界的中心,他们两人生活其中,一个以高等军人的身份享受着他的繁华,一个享受着繁华之外特有的味道,对康拉德来说,我可能一无所有,但不会孤独,还有这座城,在他眼中,这座城是我的一位朋友。

当曾经这样一个值得我们为之生、为之死的世界,灭亡了。曾经那个为国为家的存在突然不在了,家园不见了,曾经我们拥有的一切,所有一切,也随之无影无踪。时过境迁,维也纳还在那里,我还能见到他,但国已不在,城也不是我们的城,我很想能够再次看到,看到曾经的那座城池。对康拉德来说,新的世界与我无关,因为再也找不到曾经那些牵连的脉搏。对亨利克而言,新世界到来,现实中与我无关,但精神上永远有承诺来为之生、为之死。他努力的隔绝着新世界的侵袭,守护心中那赤诚的军心。

关于作者,除了他的作品功绩之外,他的一生也颇为坎坷,本书后记中,做了详细的说明。最令我揪心的便是他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告别这个世界。从中我看的是思想的自由,有足够认知的人,会对自己有所定位,他不想自己的位置变得不可掌控,作者在他不可掌控的时候自杀,亨里克为了掌控自己想要的,将自己封闭,与外界隔离,不让世界的变化侵扰他想留住的那定格的一刻。

本书有着很深的影射,影射着作者的选择与生活态度。

不得不说,作者的思维深度超越常人,通过书籍分享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我们看到了,也从中学到了。当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困惑时,或许我们能够采用他的视觉,去看一个思维之外的世界。

生活让我们成为了某种人,我们坚持着我们的特质是因我们还在那种生活里,换一种生活,曾经的特质便会渐渐被替代,或许一件事情,今天的你选择了如此做,而换了另一天,也许就是另一种选择,一切都是生活的结果。我们想要的改变,往往是从生活开始。

书中凝聚了很多深思,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观念。阅读有时扩展的是我们思想的广度,而思想则是拓展我们的深度。

我在这本书中享受到了深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或许你应该看看这本成名很早却不大众的《烛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