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是学会放手。
01
最近,一支视频刷爆了朋友圈,感动了无数人。
马路上车流滚滚,一个瘦小的女孩手持盲杖,敲敲打打,摸索着前行。
从家到学校,368米,女孩整整走了15分钟。
同样的路,她走过3650多次,每一次,都有一个女人悄悄跟在身后,用身体为她阻挡车流。
有几次,女孩摸不清方向,站在路口急哭了,打电话向妈妈求助。
女人便跑到更远的地方,接通手机,假装在自家的阳台上,给她指明回家的方向。
有人说,直接带孩子回家不就得了,那么大费周章做什么。
妈妈说:“总有一天,我和她爸爸会离开这个世界,我想让她学会坚强、自信,什么都能自己去克服。”
5年来,陪孩子演戏已经成为妈妈生活的一部分。
女儿路上遇到困难时,妈妈总会在危急时刻与她“偶遇”:“真巧啊,你在这儿干嘛呢。”
女儿放学归来,快到家时,妈妈轻手轻脚提前小跑到楼梯,假装说:“哎呀半天没见你了,你都到这儿啦。”
海蓝博士说过:“做一个为孩子遮风挡雨的父母很容易,但做一个心上插把刀看着孩子受苦的父母非常不容易。”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把爱藏起来,很多时候都是默默旁观,而不是大包大揽。
美国电影《灵魂歌王》中,主人公小查尔斯7岁患了眼疾,有一次他被椅子绊倒狠狠摔在了地上,眼前一片漆黑,他边哭边喊地寻找妈妈:
“妈妈,快来救我!求求你!”
然而,他的妈妈并没有应声前去,而是站在一边眼睁睁看着他把手伸向火炉,被灼伤,而后默默流泪。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查尔斯开创了节奏布鲁斯,年纪轻轻便跻身摇滚名人堂,被列为“100个最伟大的艺人”之一。
有人说,成长是一段孤独的旅程,只有自己跨过黑暗,才能遇见光明。
你可以做孩子的眼睛,但有些路只能Ta自己走。
02
曾经看过一则短片,深受触动。
儿子和父亲关系并不好,因为每当他回到家,父亲都表现得很冷淡,不是低头看报纸就是一句话不说。
儿子心里很失落,觉得爸爸并没有负起作为父亲的责任。
有一天,儿子创业自己设计的服装都卖完了,兴冲冲地和母亲分享这个好消息。
爸爸却在一旁泼冷水:“先去多卖点再来说吧。”
这下,儿子多年的积怨彻底爆发了,他咆哮着向妈妈抱怨道:“我不懂啊!他是故意这么做的,对吧?”
没想到妈妈却告诉他,没错,他就是故意的。
原来,这么多年爸爸一直在暗地里默默关心自己:
他上学,爸爸在车上远远地目送;
他有音乐天赋,爸爸买了一架吉他,托妈妈转交给他;
他创业,开店第一天,爸爸就暗中买下了所有的衣服……
可是,这一切,儿子都被蒙在鼓里。
爱孩子,为什么不直截了当一点,而要躲躲闪闪呢?
看着已然长大,能顶半边天的儿子,爸爸终于和妈妈说出了心声:
“我想让他成为一个坚强的孩子,让他先自己试着做,他才会对自己感到骄傲。你要理解,我们没有办法一辈子跟着他。”
有人说,最高级的爱,是隐秘而不被看见的,于无声处,为孩子计深远。
我们总想着替孩子包办一切,给Ta盖一座密不透风的“爱的城堡”,让Ta远离人间疾苦。
但从未想过,当我们不在了,Ta会怎么样?
香港知名主持人梁继璋在给儿子的信里写道:
“我不会要求你供养我下半辈子,同样的,我也不会供养你的下半辈子。
当你长大到可以独立的时候,我的责任已经完结。
今后无论你坐巴士还是奔驰,吃鱼翅还是粉丝,都要自己负责。”
孩子早晚会离开父母,你可以护他周全一阵子,却无法为他遮风挡雨一辈子。
有远见的父母,都擅长隐身,把长大的权利交给孩子自己,远远地看着他们一步步羽翼渐丰。
03
前几天,我去参加了女儿学校举办的周年庆。
舞台上,一个小女孩在表演诗朗诵,声情并茂,自信大方。
我坐在观众席,在和旁边女士的聊天中,表达了对这个女孩的赞赏之情。
女士笑了笑,没说什么。
当台上的小女孩目光扫视到我们这的时候,女士立即低下了头。
我很奇怪,后来她告诉我:
“其实这是我女儿,她来表演的时候紧张的不行,我就告诉她,人生总有些时刻需要靠自己度过,这是你人生的一道关,不要指望依赖妈妈,妈妈不会去。你看,事实证明,没有父母在身边,孩子自己照样能行。”
这番话点醒了我,原来我们一直低估了孩子的能力。
为人父母,总是对孩子放不下,不管孩子走到哪里,都有一份牵挂。
马克思曾说:“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有时候,父母的“不在场”更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和独立性。
父母之爱,不是凡事越俎代庖地替孩子做,而是学会放手。
有人说,父母之于孩子,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退出的过程,就是将爱隐藏的过程。
《爱和独立》一书中写道:
“我们所能给孩子的,只有两份可以持续长久的遗产:一份是根,另一份是翅膀。”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