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小愿望

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我也不能免俗。

可惜我所看的书不多,连最基本的四大名著都没有看完。读大学后,也不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干什么,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没有好好珍惜。成家有了孩子后,时间变得格外的宝贵。现在每天5点半起床,写写日记,看看书。因为疫情幼儿园停课了,等会娃醒了就会缠着我陪玩了。

读小学时,没有什么课外读物,那会还不知道小说、四大名著这些东西,所看的内容仅限于课本,那会有同学家庭困难,会有一对一支助,对方寄来了好多读物,非常的羡慕,还记得看到那些崭新的书的场景,仿佛还能闻到油墨的味道。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对书萌发了一种向往和好奇。

我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初中的时候。那是我姐姐借给我的,那会还看郭敬明和韩寒的小说,还有其他的言情小说。可能因为言情小说看多了,那会的言情小说给我的印象是有一方会爱死了另一方,那时候就认为爱情都是这样的,我渴望得到被爱,所以一直希望能遇见一个很爱我的人。就像言情小说里的一样,不管你多坏,爱你的人会一直不离不弃。现在想来很是可笑。那会开始跑去市里借书,那是在一个小巷子里,开的一间店面,摆着几个书架,书架上摆放的是一些老旧的书籍,那是我第一次萌发开一间书店的想法,这样自己拥有一间书店,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可能自己的心理是渴望得到自己得不到的东西。那时候也看三毛,接触的第一本四大名著是《红楼梦》,看到林黛玉死了,哭得稀里哗啦的,也就没有往下看,所以也没有看完

上了高中,可以看的书就比较多了,学校的图书馆常开,不过我看的书还是比较少,不知道要看什么。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看《哈利波特》。现在我侄子侄女也在看。再次看了一遍《红楼梦》还是看到林黛玉死了,就没有继续往下看了。

上了大学,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看书,不过在图书馆借了一堆的书,带回宿舍,从没有动过。倒是借的小说能看一看,受言情小说的荼毒,看完之后不能自拔,不懂那会在向往什么。

出来社会后,图书馆到时去了几次,也是借了几本书,到了时间后,原封不动的还回去。印象比较深的就是看了《藏地密码》大学看过电子书,重温一遍纸质的书。后来也就不借了,开书店也没有想过,因为自己的工资也就那样,不敢想。而且在城市里,借阅很方便,我只希望能住在图书馆附近。

现在就自己买书看,也不想借,因为不能在书上写写画画呀,除了考证的书,会看一些育儿、心理学的书,也是因为家里有了孩子。多了一个孩子多了一份责任,我希望她是在一个充满妈妈的爱的环境下长大的,从小我很缺乏安全感,很缺爱。但我又不知道怎么满足我的孩子,所以我就不停的学呀,看书呀,一直在寻找答案。庆幸的是,我认为我走出来了,不再患得患失,不再寻求另一方的提供给我安全感。先改变自己的依恋关系,主要是靠自己。黄老师也说:“主要是通过自己,增加对现实生活的容忍度,耐受性、客观性,有机会从一点一滴当中逐渐的成长,重新塑造自己,并按照我们的意识,用健康的方式去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叫停自己,进行去反思。”

我认为我做到了,就是因为我有很强的觉知能力,只要我认为不好的,我就会寻求改变。当然了当中也走了很多弯路。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实体书店已经岌岌可危,想在闹市里开一间书店,没有雄厚的资金恐怕很难维持吧。

现在我的愿望是开一间绘本馆,一楼卖文具和书,楼上是绘本室,日常给小朋友上上绘本课,兴趣班课等。每当给我女儿讲故事的时候,看着那一双明亮的、期待的、对知识渴望的小眼睛,母爱的心泛滥无边。我也带着充分的感情色彩,给她讲绘本故事,所以她听的也很投入很入迷,很喜欢我给她讲故事。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给其他小朋友也讲讲故事。上次有一个公益课,我就当了志愿者老师,给小朋友讲故事,过了一把当老师的瘾,反响还不错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一个小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