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著作。对于这本书的名字,相信你一定不会陌生,我们曾经在很多商界,金融界成功人士的书单里都看到过。黑天鹅作者塔勒布曾经夸赞这本书,这是社会思想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堪与国富论和梦的解析相媲美。金融时报也评价说,这是有关人类思维的,最伟大的,最富洞见性的一本书。
阐述人类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好书已经有很多了,为什么他们会特别推崇这样一本讲思维方式的书呢?不聪明的人常常看不见选择,稍有点智慧的人就会意识到,我们这一生中其实面临的是无穷无尽的选择。中国人尤其应该来读读这本书,因为东方社会的文化特征,远远没有西方那么具有强烈的理性,逻辑性和辩论性,很多决策往往都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而就是在这么一念之间,有时候就会让人抱憾终生。
所以说一个人要勇于认识自己,特别是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是怎样产生的,当了解自己的脑袋是如何作出选择的机制,会有利于作出理性的决策。这本书就是一剂理性训练的良药。
这本书的作者,是2002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拥有非常宽泛的学科性积累,具有神经学,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复合的专业背景和数理功底。关于人类自身还有许多未知之谜,对于自己我们了解的其实不多。作者就如思想的拓荒者,他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认识自我提供了重要的支点,对于人类思考和选择的理解所作出的贡献无人能出其右。作为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心理学家,他重塑了认知心理学,理性和因果关系的分析。重新阐释了幸福和财富的关系。
这本书通过展示大脑的工作机制,深层次的剖析成因,科学性强。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来展示大脑的工作机制,能够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完善我们的决策机制。
作者在这本书里面塑造了两个虚拟小人,他们共同存在于人类的大脑内部。分别是运用直觉进行快速思考的快小人和需要付出努力运行更慢的慢小人。他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特征,不同的能力和局限性。
快小人不仅好骗,还容易产生偏见。慢小人具有主动搜寻记忆的功能,复杂计算的功能,比较功能,规划功能和决策功能。慢小人似乎总是处于最高的决策地位,更有能力来抵制快小人的建议。而尽管能够掌握着怀疑和不信任的大权,快小人有时却又很忙,不忙的时候也很懒惰,总会擅离职守。这本书其实就是通过描述快小人和慢小人这两个我们大脑里面虚拟人物之间不稳定的相互关系,以五花八门的科学实验来向我们揭示大脑里面双系统进行判断及做出决策的基本原理。
为了使读者真切的体会到快小人和慢小人这两个主角的特点,作者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指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如何在商场,职场和个人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选择。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技巧来避免那些常常使我们陷入麻烦的思维失误。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入一些各个学科的经典理论来进行论证阐释,比如你肯定听说过的锚定效应,回归平均值,损失厌恶等等。
作者提供的案例也都非常有趣,比如从锚定效应谈商场促销定价的营销策略,从损失厌恶谈职业高尔夫球手为什么打标准杆比他打小鸟杆精准,从可能性与决策权重的关系,来谈买彩票买保险等等决策行为的逻辑。
这本书里面介绍了最经典的七大理论,和它们实际的案例运用。
第一个叫做锚定效应,先给大家来分享一个书里面的案例。有一个幸运轮盘,上面刻有0到100的标记。经过刻意改装之后,指针只能停在十或者65的位置上。作者让一群实验者首先转动幸运轮盘,然后让他们问题,你刚才写下的数字,跟非洲国家战略和联合国所有成员国的百分比的数字相比,是大还是小?你认为联合国中非洲国家所占的比例最有可能是多少?实验结果是那些看到十和65的人给出的平均估值,分别是25%和45%。但实际上这个幸运轮盘转动,根本不可能为任何事情提供有用的信息,即使没有经过改装的轮盘也不可能同样。
举一个例子,如果有人问你甘地死的时候,年龄是否大于114岁。这个大的离奇的数字仍然会影响到你的答案,在回答他的死亡年龄的时候,会比没有设定铆钉问题时候要高很多,因为无意识之间你已经把114作为一个参考值。
生活里面的例子就更多了,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起拍价比较高的交易,最后达成的成交价往往比起拍价比较低的交易,最后达成的成交价要显著高出很多。而我们在小商店的讨价还价上,一件标价1000元的衣服,消费者通常就会用1000元来作为基准来进行还价,如果标价200,就会以200元作为基准进行还价,所以你已经明白了打折为什么会被频繁的进行运用。一旦你要考虑某个数字,是否会成为一个估测答案可能性,这个数字就会产生锚定效应,就好比沉入海底的锚一样。
第二个经典理论叫效用层叠。先来讲一个美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件叫做艾拉事件。艾拉是一种化学品,它的作用是喷洒到苹果上来调节苹果的生长周期,并改善它的外观。因为有报道说这种化学品的用量很大,可能会导致得上癌症,恐慌就此引发了。而这些恐慌情绪也促使媒体争相报道。由于苹果产品引起人们的恐慌,导致苹果产业损失巨大。生产商收回了苹果杀虫剂的产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也对这个产品颁布了禁令。而此后的实验证实这种物质致癌的可能性其实是微乎其微的。这显然就是一个小问题所作出的过激反应。而这件事对于公众健康的最终影响却可能是致命的,因为人们吃到的好苹果就越来越少了。
在当今世界将项目重叠发挥到最极致的人可能就是恐怖分子了。比如911事件,恐怖袭击导致的死亡人数与其他死亡原因相比,实际是非常小的。在恐怖活动猖獗的国家,比如以色列,每周的死亡人数也远远不及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多。但是媒体不断重复的可怕画面,却会使每个人都处在崩溃的边缘,这就是效用层叠的基本机制。
效用层叠是集体信念所形成的自我增强过程,经由这个过程所表示的认知,触发一连串的反应。通过在公共话语中增强影响效应,而增强这个感知的合理性。野心家总是力图触发效用层叠来推进他们的计划,而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就很容易受到影响或者受到利用,并且最终做出不太明智的决策。
第三个经典理论叫做回归平均值。作者为我们所提供的案例叫做体育画报的诅咒。体育画报是一本美国知名的体育周刊,拥有千万级别的读者。根据统计,上体育画报这本杂志封面的运动员都会在接下来的赛季中表现欠佳。一般来说人们会认为过度自信,以及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太高所造成的压力会使这些人表现不佳。不过这个诅咒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来解释,那就是能够成为体育画报封面人物的运动员,在前一个赛季一定表现是极为出色的,也许这种出色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运气,而运气是善变的,接下来他就没有那么走运了。
再来举个例子,有一个新闻内容是,抑郁儿童喝了某种功能饮料,他们的情况在三个月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如果抑郁儿童每天都花一段时间倒立,或者是把一只猫抱在怀里20分钟,是不是这些举动也可以让他的病情好转呢?多数读者读了这个新闻,会不由自主的认为,喝功能饮料,抱猫的行为的确使抑郁儿童的病情得到了改善。但这个结论其实没有办法得到证实,原因是抑郁儿童是一个极端群体,他们比大多数其他儿童要压抑得多,即使他们不抱猫也不喝功能饮料,一段时间之后这些抑郁儿童的病情同样会有所缓解。
在投资领域,我们也常常看到很多头一年的基金业绩冠军,往往在第二年就栽了跟头,难道他们也中了业绩排名的诅咒?其实反映的都是一个回归平均值的现象,这种现象与表现质量的随机波动相关。也许数据越极端,有所期待的回归就会越明显。
第四个经典理论叫损失厌恶。让我们先一起走进一个赌局来回答一个经典的问题。当我们用抛硬币的方式来打赌,如果是背面,你会输掉100美元,如果是正面,你会赢得150美元,这个赌局吸引人吗?想参加吗?尽管这个赌局的预期值显然是有利的,因为你做出的盈利铁定比你可能遭受的损失要小。但实际上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去下这个赌注,对于他们来说失去100美元的恐惧,比得到150美元的愿望更强烈。这就是损失厌恶,失去比得到给人的感觉更强烈。因此人们往往就会规避风险,你也可以再追问自己一个问题,就能测算出自己能在多大的程度上来规避损失。这个问题就是要想平衡100美元的可能损失,我需要得到的最少收益是多少呢?对很多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是200美元,也就是损失的两倍。
有几个实验曾经对损失厌恶系数做出过测算,这个系数通常是在1.5到2.5之间,当然这是个平均值。在金融市场中,专业的风险投资者往往更能容忍损失,所以当实验人员要求受试者像商人那样思考的时候,他们对于损失的规避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对于真实的情绪反应也大大减弱。
打高尔夫球也是如此。标准杆数给好球提供了一个基准点,对于职业高尔夫球员来说,小鸟球就是所得,而超过标准杆数的球就是一种损失,对于球员来说没能达到标准当然是一种损失,但没有击中小鸟球却是一种可以预知的所得,不是损失。所以实验结果却显示球员打击标准球时候,会比打击小鸟球更成功。
第五个理论叫禀赋效应。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教授,他是葡萄酒收藏的爱好者,他非常不愿意卖掉自己收藏的葡萄酒,即使对方出价高达100美元一瓶也不行。但是教授也会从拍卖会上去买葡萄酒。不过呢,无论质量如何,他出价从来不会高过35美元。假如价格在35美元到100美元之间,他就既不买也不卖,这个巨大的价格差,在经济理论上来看是互相矛盾的。人们希望教授能在这个价格区间为某品种来定一个价值,如果在他看来某瓶酒市值50美元的,那么只要出价超过50美元,他就应该会卖掉的,如果这瓶酒本来不是他的,那么他也应该愿意花50美元买下它,这个可以接受的卖价或可以接受的买价应该相同。但事实上,最低的卖价和最高的买价,也就是100美元和三十五美元之间,还是会高出很多。
拥有这件物品似乎会提升它的价值,所以引出了禀赋效应的一个定义,也就是说当个人一旦拥有某个物品,那么他对这个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没有拥有之前要大大的提高。
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割舍自己曾经拥有的东西,通过之前说到的损失厌恶理论也可以解释得通,因为存在损失厌恶所有两者的价值并不相等,也就是说放弃一瓶好酒的痛苦,比得到同一瓶酒所得到的快乐更深刻。
第六个经典理论叫分母忽视。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罐中取球。要求受试者从两个罐子当中选一个,从里面拿球,如果拿到红球就会有奖励。a罐里面有十个球,其中有一个是红球。b罐里面有100个球,其中有八个是红酒,你会选哪个罐子呢?其实你算下来就会发觉选a的胜算是10%至8%,所以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应该不难。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大概有30%到40%的受试者,他的第一选择就是红球数量比较多的那个罐子,而不是胜算率较高的那一个,这就是典型的分母忽视现象。
如果你看到一种说法是能使儿童免受某种疾病侵袭的疫苗有0.001%的风险会导致瘫痪,你就会觉得这个风险其实看上去很小。但现在我们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描述这个风险,在10万名接种疫苗的儿童中,有一个将会终身瘫痪。第二种说法就唤起了某个儿童接种疫苗而终身瘫痪的画面,而另外99999名安全接种疫苗的儿童就被这样完全忽视了。
最后一个理论叫框架效应。我们还是继续来做一个测试,假若某个赌注有10%的概率赢得95美元,有90%的概率损失5美元,你会接受这个赌注吗?假如某个彩票有百分之十的概率赢得100美元,那90%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你愿意花五美元来买这张彩票吗?其实简单计算一下,你会发现这两者的结果是相同的,也就是拿到95美元或者损失五美元。但是实验证明,更多人愿意选择b,因为对于他们来说A中的五美元是一种损失,而b中的五美元是一种成本。
损失能比成本引起更加强烈的负面感觉,我们的偏好不仅受到现实的约束,同样也受到框架的约束,在这里损失的成本就是两种框架。框架效应是指同一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
又比如在200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器官捐献率在各个国家的差异非常大,在奥地利是接近100%,在瑞典有86%,而在德国只有百分之十二。这些巨大的不同其实也是由框架效应所决定的,因为高捐献率的国家是要填决定不捐献的表格,如果他们不这么做的话,就被默认为是自愿的捐献者。而低捐献率的国家是需要填决定捐献的表格,才能够成为捐献者。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有些沮丧地发现不少实验的结果都正好能够戳中你的痛处。本来自认为还算精明理性的你,在生活工作过程中,也有不少被自己大脑里面快小人的出现,导致决策错误的情形。幸好作者也告诉我们,避免快小人出错的方式,从原则上来讲还算简单,也就是要认识到你正处于的认知领域。放缓并要求快小人出来加以强化,加以干预。如果通读了这本书以后,你应该会对自己脑袋里这两个小人的个性相当的熟悉,你能够去预测他们在不同情境下所可能的回应方式,能够提升对容易犯错误的情境的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