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践行:学会舍弃,建立常规

今天继续跟大家聊《精要主义》这本书,上周分享了从精要思想到精要行动的第一步:正确开启探索之路,我们了解到精要思想的三个核心命题(选择权、甄别力、取舍心)以及面对纷繁复杂的机会和信息,我们该如何区分真正重要有意义的事情,知道了精要的本质“Less is more”

人生如衣柜:图片来自网络

你还记得那个整理衣柜的隐喻吗?如果你已经抽出时间和精力区分出来哪些是值得留下、哪些是想要扔掉的衣服,接下来你会怎么做?能否及时淘汰那些不想要的,是否拥有一套保持衣柜整洁如初的收纳术?

同理,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来说,仅仅找到少数重要有意义的事情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会如何应对和拒绝那些不重要无意义的大多数——积极排除和淘汰它们;并且要让真正重要且有意义的少数做起来毫不费力——就必须建立一套体系来轻松执行

接下来,就想和大家分享精要行动的后两个关键步骤:排除和执行

学会舍弃,摆脱无意义的多数

“任何时候,如果你没有对不重要的事情说No,也就意味着你默认自己对它说了Yes。”

 ————格雷戈·麦吉沃恩

很多情况下,直接扔掉旧衣服不那么容易,更不用提放弃一些工作生活中的机会和选项了。此时,有必要重新澄清你人生的目标和使命,你真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吗?如果不是很清晰,可以尝试这样问自己,“如果我们只能在一件事情上做到出类拔萃,那会是一件什么事?”真正的精要目标,具有以一当千的意义,具体明确又鼓舞人心。当然,目标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探索并叩问内心的意义。

摆脱繁冗,意味着对目标以外的一切事物要敢于说不,要懂得适时止损,要学会精简删除,也要给自己设定边界赢得自由。

排除,摆脱无意义的多数

作者的一句话对我影响很大,“任何时候,如果你没有对不重要的事情说No,也就意味着你默认自己对它说了Yes”,是这样的。一直以来,说“不”对我来说很困难,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答应别人:比如担心如果拒绝他人对方是不是会心理受挫或无助,比如一些重要的项目任务被动安排看到的都是好处和机会、再有就是不知道如何拒绝不会影响关系。

所以,我修炼舍弃的第一课是优雅的说“不”。

书中,作者讲了一个史蒂芬· 柯维拒绝商务合作伙伴的晚餐,与女儿赴约相聚旧金山之夜的故事。柯维就是在践行精要主义的思想,勇敢对当下的非要事勇敢说不。而在那个时刻,当他把与女儿共度欢乐时光当做头等大事的时候,他留下的快乐回忆直到他死后还是令他女儿久久难以忘怀。

作者给出了优雅说“不”的六个原则:

1、把决定和关系分开来

2、优雅地说“ 不” 并不代表必须使用“ No”。

3、关注权衡取舍

4、自我提醒, 每个人都是推销员

5、说“不”需要用人气换尊重。

6、一个 明确的“不”比 一个模糊的“是”更优雅。

其中,第5条原则说“ 不” 需要用人气换尊重特别值得我反思,教会我们这样一种思维,可以用暂时的人气缺失和误解换取他人长期的尊重。最近有一位同事的闭关修炼,勇敢使用番茄钟工作法,对一切没有明确指向结果和目标的邀约勇敢说不,佩服这样的勇气。

的确,时间、精力和资源每使用一次都应该重新证明使用的必要性。

建立常规,让有意义的少数轻松执行

精要主义者设计一种常规,让自己所认定的精要事务沿着默认的路径实现。我们大可不必日日耗费宝贵的精力,安排何事为先,何事为后。但最开始时我们需要稍费些力气,创造一种常规,接下来就只需遵行即可。                                                     ————格雷戈·麦吉沃恩

作者给出了执行阶段的五个要素:缓冲、扫除、进步、心流和专注。在我看来,前面四个要素是技巧方法,最后一个专注是重要心法。

执行:毫不费力

万事开头难,最开始如何建立常规体系,如何逐渐养成默认状态下的一套精要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很重要。这一部分的很多案例和方法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就是自己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

缓冲:比预留时间提前50%,做足充分的准备,情景规划

人们做任何事往往比自己预估的时间花费要多一倍,“规划谬误”就是解释这一现象,作者还列举了一个实验数据,37名学生对自己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估算比实际完成时间多了快10天。

同样,项目和任务也是扩散型的,哪怕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它们也会用完所有分配到的时间。一次课件或报告的准备、旅行出差前的收拾行李……这些事情却难免需要更多的时间,不是有这样那样的意外情况发生,就是任务比预想的更复杂,或是从一开始就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形势。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只好疲于应付,自食其果。写007的文章也是如此,最后一刻提交,质量无法保证,知道但怎样做到,给自己划定提前的deadline,随时记录收集素材,储备文章。

扫除:锁定你的最慢行进者,扫除瓶颈障碍,从小处开始

如果你的“最慢行进者”是追求报告的完美性,你有很多很多的想法能让报告更完善,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你的核心目标是交上初稿。要扫除障碍,你必须考虑“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忘记“这报告必须完美”,允许自己不用对第一稿进行润色。还是拿写文章和出报告这样的任务来说明,知道问题点卡在哪里,就要先疏通这里。

进步:MVP小胜的价值,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一点一滴成长

早动手,小步前进;晚动手,一日千里。“晚而大”意味着要在最后一刻完成全部,通宵加班,把它做完。“早而小”意味着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尽可能早地开始。有了目标或者期限,就问问自己:“ 我此刻能够做的最低可行性准备是什么?”

心流:在重复中,我们掌握了常规,任务就变成了习惯

舒祺老师提到我们每个人都要主动创造价值激活和正向循环的系统。常规的作用力来自于大脑掌控 全局的能力,它不断生长,直至成为 一个完全无意识的过程。这就是技能从无知无能-有知无能-有知有能-无知有能 不断循环进阶的过程,最终练就的状态就是无意识的使用已经学会的自然而然运用的能力。

作者给出释放正确常规的五招:

1、旧触发器检修(调整刺激事件与行为的对应关系)

2、新触发器创造(设计全新触发器刺激,引发常规行为)

3、先啃最难啃的骨头(吃掉青蛙,先攻克最难的事情,但也是拆解后分步骤逐一攻克)

4、建立混合型常规(周期放长,从每天例行到每周或每月)

5、陈规陋习逐个击破(从小处着手,改变1个习惯开启进步之旅)

2019年我给自己在健康领域设定了2个目标,一是睡眠,二是运动。早睡早起目标已经设置了100天行动计划,现在进行到第二个8/100了,每天记录,偶有打破,但11点后晚睡情况明显减少,睡眠习惯养成初见成效,陪娃早睡也基本形成规律。

但运动健身这件事,一直断断续续,非常不规律,属于工作学习一忙或天气身体情绪等因素,就优先舍弃的选项。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自己的常规系统,让执行毫不费力。

2019年元旦前,终于开通了买了半年的健身卡,在不用集中出差的周三、周五下班后开启瑜伽课。Keep和薄荷健康APP已经搁置了快1年了。因此,我尝试给自己设置一套健身的常规:

第一,旧触发器检修:重启KEEP健身这个旧触发器,放置手机桌面醒目位置【已完成】

第二,新触发器创造:健身21天计划,每日完成可视化贴纸上墙鼓励

第三,最难的骨头-腾出时间:每日15分钟左右K1健身运动开启一整天

第四,混合型常规:每周固定训练模块—瑜伽(健身房)、Keep(在家)、慢跑(周末)

第五,逐个击破:【早间(起床阅读前)、晚间(下班后)练习星球打卡】

专注:专心投入当下,切勿多点聚焦,清单排列

作者强调同一时间只专注于一件事情,同时执行多项任务与精要并不冲突,假装自己可以多点聚焦才是精要的大敌。这点有感触,的确有时候太过着急,想要同一时间段完成很多事情,不自觉的就忙东忙西,无法聚焦当下正在做的事情。这时,问问自己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最后,特别喜欢作者的这段话,希望你也如精要主义者一样,细心聆听、静静发光、一砖一瓦地构建起属于自己那重要而有意义的人生大厦!

当别人侃侃而谈时,你在细心聆听;当别人在聚光灯下为名为利你争我斗时,你却甘坐冷板凳,等待发光的那一天;当别人热衷于美化自己的简历、更新招聘网站上的个人档案时,你却正忙于一砖一瓦地构建有意义的事业大厦;当别人喋喋不休地抱怨(吹嘘)自己有多忙时,你却一笑而过,满怀同情,却一点儿也不认同;当别人活在压力和忙乱中时,你却过着一种有效率、极具满足感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要践行:学会舍弃,建立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