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野外实习》

五天时间一百二十个小时,可以过得很快,也可以长久停留。行前的课题准备、出行时的满怀期待,还有实地作业的兴奋或失落,都一帧帧或断片或紧连,回顾于照片和记忆里。

本次实习机会,也让我在新体验中收获了新知,心得总结有如下:

一、攻略必不可少,还得明确分工

我们实习不是以的人为单位而是十人左右的小组共同行动,而我有幸作为小组长,带领大家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在期末考前,人员分配公示后,我们的指导老师程老师便主动联系我,给我们一定的课题方向和实习计划。我便建立小组QQ群,把老师交代的事务以文本形式逐条分段列出分享给到群里,并在群里活跃气氛发起讨论确定我们的课题方向。第二天组织小组讨论线下讨论成员分工撰写实验计划,以设立两个副组长的形式将总体任务一分为二、二分为十,再由副组长同意征集,实现每一位成员对点对标完成计划,避免了工作任务不明确、分配不合理等问题的发生。

我竟然用捕虫网捞鱼

二、诱捕工具的使用方法要提前功课

我们是以“大型底栖动物的生存条件和性状”为课题展开研究的,实行第一步便是去捕捉所需的标本。因为课题对象种类繁多,我们的捕捉工具也各种各样,很多都是不曾用过的,在老师第一天分发完工具以后,我们只是搁在一个寝室里放好,对于渔网、底栖生物网等使用方法一概不知,故此,在第二天下网时花费了很多时间研究,用错误方法使用,误导致诱饵的浪费和渔网的破坏,也没能捕捞到研究对象。由此反思,我们做的实验计划过于纸上谈兵,居于理论文字而少实践,并且没能落实到最基础的细节处。以此为鉴,今后对待事务定要谨慎安排处之。

水凉凉,虾多多

三、我们玩了不少,也学了很多。

我们体验了很多,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下河摸虾、灯下捕蛾,园子扑蝶还有周边植物的种属认识。原来很多昆虫的幼虫都属于生活在水里的底栖动物;原来柔软的角石蛾幼虫可以在底栖湍急流水里打密闭石头洞;原来毛毛虫可以同蝴蝶一般美丽。

底栖动物的标本记录和观察、蛾类和蝶类的标本制作、植物学习和标本制作事项,每天的收获都要记下,保留数据。先拍照用“智慧识图”了解特性,识别不出再问博识的老师,我知道了动物种属分的如此精致这么细密;柯老师是一位宝藏老师,他教我们生物知识也嘱咐我们不负青春;蛾子和蝶子的翅膀很脆弱,在用透明纸铺开时小心别破坏了原始的纹路美。

大型捕蛾现场


四、很幸运第十六组的成团,很开心遇见别样的他们。

第十六组是高效工作组,对每一次的出行任务,组员们都积极行动完成;是和谐互助组,组员受伤及时关照,大家吃饭帮忙盛饭;是闲适欢乐组,早早出发早早回家早早吃饭,边走边聊,边捞鱼边玩水。很感谢可以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把班上的某些陌生同学拉得亲近,像好友一般交流学习。

我遇见了好多,好人、美景和趣事。民宿的叔叔阿姨每天晚上总要坐在大门外,等我们回的差不多时再锁上门,他们说学生来了一批一批已经有十几年了。那天下午,晚饭后,我扶着门前红木栏杆,妈妈视频报平安,雨后的天,我亲身看到双层彩虹的云生云起,看见晚霞的粉橘变幻,也在清晨看到周围的山头被云雾缭绕,连接天和地。男孩子们在河里捡到了一把锈迹斑斑的木枪,他们拿起枪杆子做瞄准姿势;在河里有一块心形的石头,两个男孩双手托起,以此立誓留念;毛毛虫走路不是蠕动身体,也可以是撅起屁股一蹦一跳地前行。

五、

此行,见着了自然界的奇妙,增强了发现身边可爱生物的灵敏性,培养了热爱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维护大自然的心性,作为奠基,提高了写好生物学科的兴趣。

我会带着这份感受,多实践多思考,认真汲取学科专业知识,将纸上的理论,用于时间之中去。

双层彩虹的美,自不必说


心形石头
“醉美”毛毛虫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物野外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