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杨坚打,杨广也打,李世民李治接着打,隋唐为何一定要灭它

翻开隋唐两朝历史,你会发现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隋朝和唐朝仿佛与高句丽(公元七世纪之前,中国东北的辽河以东和朝鲜北部,存在着的一个实力强劲且也是有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较上劲了。隋文帝杨坚打过高句丽,他的继任者隋炀帝杨广接着打,唐朝的太宗皇帝李世民以及他的继任者唐高宗李治也派遣军队攻打高句丽,这几位皇帝,就犹如在跑接力赛一般,一棒接一棒,直到唐高宗时期,将高句丽彻底灭掉为止。

简单说说这几位皇帝攻打高句丽的情况。隋文帝杨坚灭掉陈国之后,对于高句丽这个国家便有了想法,不过中国毕竟是礼仪之邦,没有借口就打其他国家终归有点不是那么名正言顺,隋文帝于是下诏: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简单翻译来说就是你们高句丽就是一个小国,不打你是因为我心存仁慈不想打,嘲讽了一波高句丽。

高句丽的王不爽了,公元598年,高句丽出兵攻打辽西地区,隋文帝当即下令派遣三十万军队,水陆并进攻打高句丽。然而隋军时运不济,陆路之上遭遇了绵延雨季,道路泥泞,粮草运输出现了问题,关键军中还爆发了瘟疫,士兵战斗力大减,等到行军至辽水,已无战斗力;水路之上则遭遇了大风,船只近乎全毁,水路堪称全军覆没。还没打,便损失惨重,没办法只能退军(《资治通鉴》记载:师还,死者什八九)。

隋炀帝继位后,不久便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尤其是第一次征讨高句丽,其规模空前,征兵数量达到了一百一十余万,号称两百万,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然而即使有这么多兵马,隋炀帝还是败了,而且还是惨败,死者不计其数,高句丽取胜之后,还将隋朝士兵的尸体筑成“京观”。

理论上来说,遭遇了如此惨败,损失了如此之多的人,休养生息才是王道,可惜隋炀帝咽不下这口气。之后又策划了第二次东征高句丽,可惜依旧败了,再之后的第三次东征,高句丽王乞降,杨广也不想再继续下去,便借坡下驴。后来全国各地相继爆发了农民起义,穷兵黩武的隋炀帝最终没有灭掉高句丽,反而是隋朝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和诸侯造反给灭亡了。毫无夸张的说,隋朝二世而亡亡于征高句丽之役。

再后来,唐太宗上台,作为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对于隋朝灭亡的前车之鉴可谓是知之甚深,他也时刻约束着自己,因此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然而对于打高句丽这件事上,他和隋炀帝杨广的做法却如出一辙,不灭掉高句丽不甘心。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御驾出征高句丽,尽管此行他有所小胜,但付出的代价同样不小,最终因为天气的原因,被迫班师回朝。后来唐太宗还曾先后两次派遣军队攻打高句丽(未御驾亲征),唐朝都有所胜利,但终究未能灭掉高句丽。

等到唐高宗李治上台后,尽管唐高宗才能不及自己的父亲唐太宗,但是作为踩在巨人肩膀上的他,他的父亲已经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他的运气也比较不错,他继位后,高句丽自身也出了内乱,最终唐高宗李治一举灭掉了高句丽,让隋唐两朝都头疼不已的高句丽终于成了历史。那么为什么,隋唐皇帝一定要灭掉高句丽呢?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很显然,在唐太宗眼里,高句丽已经成为了中原国家的威胁,要知道,中原国家强盛的时候还好说,一旦弱小便会被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所入侵,所以中原国家不允许也不能容忍周边有强盛的国家,否则南北朝历史将会重演,因此对于高句丽的强大,隋唐皇帝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隋文帝杨坚作为乱世中统一天下的皇帝,自然能看出高句丽的威胁,所以他要打高句丽;隋炀帝杨广虽然亡国了,但是从历史来看,他还是算得上是一位有才能的皇帝,高句丽的威胁他同样知道,所以他要继续打高句丽;唐太宗李世民这位雄才大略,卓有远见的皇帝自然也不会放过高句丽,最终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灭掉了高句丽。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句丽杨坚打,杨广也打,李世民李治接着打,隋唐为何一定要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