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心理学视野下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作者:高旭(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注册心理教练及督导)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近年来,《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国家22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家10部委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充分彰显了全国自上而下对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2013年,江西省文明办委托华东交通大学成立江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随后,在各地文明办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市、县(区)也纷纷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辅导站)。短短几年的时间,江西已初步构建省、市、县(区)、学校(社区)四级联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并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活动。越来越多的专兼职人员积极投身到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工作中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遭遇心理困扰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帮助。

正值这项工作蓬勃发展之际,我们先后在全省多地开展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研和座谈交流。除去政策、经费、场所、人员等现实条件的制约外,很多专兼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反馈在专业辅导工作中遇到了困惑和瓶颈,他们这样描述工作中的感受:“青少年遭遇心理危机的比例似乎越来越高,心理咨询辅导的压力越来越大……咨询师努力帮助每一个青少年来访者,却发现当事人的积极改变微乎其微,学校和家庭常常陷入到应对危机的焦虑之中……广大青少年小心翼翼地躲避心理健康教育,内心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变得敏感起来,结果发现了很多‘问题’,却无法自拔……”

从业之初,我竭尽自己的经验智慧和专业力量,希望帮助每一个来访者解决问题,慢慢地,自己的确越来越擅长“评估问题”。但经历多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仔细聆听他们的每一个生命故事后,我有一个深深的感悟:儿童青少年、中小学生,并不像我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那样“问题种种”,孩子们有着用他们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有着被我们眼睛忽略的善良的心、向上的力。我惶恐地发现,我曾自认为能给他们带去福祉的谈话咨询和矫治帮助,有时是对他们正常发展的极大误解、粗暴干涉。虽然我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但我对“儿童心理学”几乎一无所知。因为,迄今为止,所有的“儿童心理学”,都是成人写的,呈现的是成人眼中的儿童——幼稚无知、问题多多、危险重重。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去读他们,请求他们在我的心中写出他们自己的“儿童心理学”,而且要一直写下去。因为我深深感到,我永远不可能真正读懂他们。和他们在一起,我是他们的老师,他们也是我的老师。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大概基于这些缘故,近几年来,我不断反思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中常见方法与理论可能存在的局限与问题,后现代心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引领。当前,后现代心理学在助人工作中的主要应用方向包括叙事疗法、焦点解决、合作对话、反思团队等,他们的理念方法一脉相承,相互补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史占彪教授团队尝试整合这些后现代心理学应用方向,相对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首倡“后现代心理教练”的概念和服务模式。

教练,英文为coach,原意是机舱、客车、四轮马车,可喻为“陪伴一位重要的人物,从他目前所在的地方到他想要去的那个地方”。心理教练就是围绕客户的需求目标(教练目标),通过觉察个体或团体的心理过程(教练基础),借助对人性的尊重、好奇和信任(教练状态),采用倾听、提问、回应、反馈等技术流程(教练技术),作为对话伙伴与客户一起反思与探索(教练意识),激活客户的动力与潜能(教练艺术),进而达成客户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自我成就的效果 (教练效果)。简言之,心理教练是一个由心及理、似教实练、引人入胜、助人成事的过程,是一种反思性思维范式,一种对话性沟通方式,一种启发性管理模式,一种创造性生活方式。

心理教练的隐喻

在学习和实践后现代心理学与心理教练的过程中,我发现工作思路变得开阔和深入很多,辅导过程变得轻松、高效、去中心而有影响力。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尤为深刻:

01 “人”比“事”更重要

人们容易陷入在失败、困境、问题和负面情绪中,老师、家长乃至咨询师有时会把青少年与主流文化和社会期待不一致的表现当作“行为问题”和“头等大事”,试图用各种方法“修理”眼前这个人,以化解“问题”,适应社会。殊不知,人是人,问题是问题,人不是问题,人和问题需要分开,问题需要被外化,人比问题更重要。而且,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故事都有内心的决定,当事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因此,任何时候,都应该优先关注当事人的状态和需求,无条件信任当事人的自我成长能力,像一面镜子一样看见并欣赏当事人身上的优势美德和积极品质,激活内在潜能。把“人”照顾好了,“事”将不是事。

02 “故事”比“概念”更重要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这意味着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甚至完全不同。人们主要依靠语言符号进行互动交流,而语言的传递伴随着信息的缺损。如此说来,人和人之间其实没有真正的理解,一个人不可能完全理解另外一个人。但是,在快节奏的社会经济时代,人们早已习惯用很多抽象的“概念”来表达自己的状态或对他人的理解,开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交流,“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过程中,我们特别需要邀请当事人讲述与“概念”有关的细节和伴随的情感。因为,你理解的“抑郁”和当事人想表达的“抑郁”可能大不相同。只有透过细节的讲述和倾听,把“概念”转化为“故事”,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解,贴近当事人真实的本意而达到共情。

03 “目标”比“原因”更重要

受科学主义思维范式和现代心理学某些理论的影响,我们常常试图通过找出问题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致于当事人和咨询师都习惯于用各种理论模型去分析个人的行为和问题。然而,这世上并非每件事情都有明确单一的因果关系,或者即使找到了原因,最后却发现这个原因无法改变和重塑,比如原生家庭的影响或创伤经历。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过程中,与当事人探讨期待的目标和理想的未来,能够更好地聚焦谈话的方向,明确解决的重点,探索可用的资源,激活改变的动力。此外,探讨目标和意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透过当事人的现状,看到他的初心乃至价值信念,进而发现一个人的问题所在,便是一个人的资源所在,“阳”在“阴”之内,不在“阴”之对。

04 “解决”比“解释”更重要

不同流派对于心理问题的产生有不同的假设,比较集中的观点是因为“冲突”,于是不同流派围绕化解“冲突”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和方法。然而,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轻松获得有关各种心理困扰的多元化解释,而解释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有时候还会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相反,从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生活经验中探讨解决之道,把焦点放在已有的成功解决方法上,并鼓励迁移到类似的情境中,则更能使改变朝着预期的方向发生。任何人都不可能无时不刻地处在问题情境中,总有问题不发生的时候,即所谓的“例外”,而这些例外常常可以作为问题解决的指引。

05我们真的“不知道”

对话的过程是不确定的。实际上,我们真的不知道当事人的真实境遇如何,当事人理想的目标是什么,当事人期待我们为他做什么,当事人可以利用的资源有哪些,等等。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Not-knowing的对话状态,谦虚地请教对方,不要自以为是,不要理所当然,不要习以为常,不要视而不见。在与青少年的对话过程中,我们需要向一个主人邀请客人来家里做客一样,为当事人提供轻松舒适的对话空间,然而一旦当事人开始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时,他便是故事的主人,我们要像一个客人一样,好奇、耐心地倾听主人的故事,不预设立场,不轻易打断,放下成人和专家的角色,保持一种互动、平等的交流。一个想法邀请另一个想法,生成一个新的想法。同时,在对话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交互反馈,不断澄清当事人的目标及其流转变化。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提到:“儿童青少年拥有一套个人专属的内在发展秩序。”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本自具足”的种子,专注、陪伴、信任、等待、看见、欣赏、激发潜能,是帮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最好的土壤、水分和空气。鸡蛋由内而外打破是生命,由外而内打破是食物。谨以此文,和广大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同仁、教育工作者、家长共勉,一起努力契合孩子成长的步伐。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现代心理学视野下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