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处是“围城”——读钱钟书《围城》有感

    《围城》是素有“民国段子手”之称的钱钟书一生中写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他用幽默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残酷的人生围城。

      故事从“海归”主人公方鸿渐刚从法国留学归来就碰上抗日战争爆发在即,在战乱的年代里遇见了四位完全不相同的女子。其中有与鲍小姐一夜风流的激情,有与苏文纨的暧昧下的相互吸引,当然也有遇见梦中情人唐晓芙时怦然心动的纯爱,最后还是回归与孙柔嘉平淡普通的谈婚论嫁。

      在爱情上,方鸿渐兜兜转转,犹犹豫豫,半推半就,为情所困,也为情所累过。在事业上,方鸿渐同样不知何去何从。归国后,他在银行、学校、报社之间颠沛辗转,浑浑噩噩,没有目标,也没有追求。求职过程中,他总是受惠于人,银行工作是已故未婚妻的父亲帮忙寻的,学校和报社工作都是他命中的贵人赵辛楣介绍。就像赵辛楣对方鸿渐的评价:“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其实,钱钟书塑造的方鸿渐这个人物,读者总能在其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他善良、随和、情感细腻,特别有女人缘。但也有致命的弱点,软弱、无能,庸庸碌碌没志气。

      在三闾大学期间,方鸿渐因为性格加之能力原因,最终处处受限,受人排挤,校长高松年怕他抖漏其与汪太太的不正常关系,韩学愈担心他曝光其学历造假,李梅亭怕他跟别人说起他途径夜店与妓女纠缠不清,刘东方气恨方鸿渐没有与他妹妹订婚,陆子潇追求的孙柔嘉喜欢方鸿渐……总之,方鸿渐已然成为众矢之的。每个人都有心里的“小九九”,都恨不得千方百计把方鸿渐撵走。赵辛楣这盏“明灯”走了,方鸿渐的智商和情商都下线,可怜他还妄想着拒绝聘书的各种场景,可悲可叹。这样的性格特点注定了他的悲剧色彩。

      从众生相中也可窥探出钱钟书用笔辛辣讽刺又不失含蓄内敛,特别的一些极具个性的人物描写和场景描绘总是令人拍案叫绝。比如高松年造访汪家,汪太太对高校长言谈举止的不一样表现,让人迷惑不解中,作者神来之笔道:“高校长看汪太太的请自己办她,大有恃宠而骄之意,心颤身热……”一个“办”用得太妙,一语双关,个中深意留给读者去思考。还有对汪处厚道貌岸然伪君子的特写;对方鸿渐父亲旧式家长的迂腐又不失精明的做派;对范懿和孙柔嘉塑料姐妹花,彼此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虚假;就连小人物孙柔嘉乳母李妈偏心袒护,厚此薄彼的做法都形神俱绘。通篇看来,钱钟书只对赵辛楣这个人物给予厚望,他无疑是小说中三观最正的一位,虽然在对汪太太的情感上差点马失前蹄,但他能及时悬崖勒马,远离是非之地,义无反顾的去勇敢追求新的出路,无疑让人欣赏和敬佩。特别是他对方鸿渐总是给予无私的帮助,堪为方鸿渐的人生导师。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多么需要有一位像赵辛楣这样的人生知己,能解自己婚姻、事业、家庭……各方面的困局。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的,从主人公方鸿渐的每一段遭遇、每一段故事揭示的人生困境看到,人生处处是“围城”,只要有追求,有愿望,有欲求,就有局,就存在着永远解不开的结。

      读完小说,我一直在思索,《围城》主要是围什么?除了讲主人公人生际遇的各种困局,重点还是围绕爱情。

      方鸿渐在追求唐晓芙时,人在城外,他多么渴望得到爱情,唐晓芙把他扰乱得做事吃饭睡觉都没心思,一刻都不饶人,简直就是神经病。不过,生这种病有它的快乐。而当方鸿渐与孙柔嘉结婚后,婚姻不存在于幻想中,两人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渐渐归于平淡,他才从自己对孙柔嘉的样子中,得出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就是结婚的资本。这也许跟许多人的婚恋观都有惊人的相似。

      其实,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爱情,但是最后走向婚姻以后都会发现,原来婚姻就像是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而城里的人却又想出来。假如,方鸿渐如愿以偿跟唐晓芙结婚,说不定也没有恋爱中那么美好。婚姻总能暴露出对方之前未显现的缺点。如果,不能在磨合中接纳对方,就只能体会到婚姻围城的痛苦。

      同样,无论是从事哪种工作,我们都会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遇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从而再次陷入两难选择的困境,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往往无法认清自己的内心,为了迎合外界,只能活成别人期待的模样,最终这才是个人心中最牢固、最难冲破的一座围城。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处处是“围城”——读钱钟书《围城》有感)